图书介绍
六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六书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5019013.jpg)
- 孙中运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54721018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71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六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论“六书”之转注1
序&张玉金2
上篇 揭开汉字“六书”中的千古之谜5
一、转注字与“六书”5
二、转注字的例字6
三、转注字的界说8
四、“转注”的真谛9
(一)方言殊异转语注声10
(二)古今音变转语注声11
五、变例转注字13
(一)为使读音更准确加注声旁的变例13
(二)异读字加注声的变例转注字14
(三)形旁声旁都能表义的转注字15
六、外民族创造的转注汉字16
(一)板塘苗文中的转注字16
(二)壮文的转注字17
(三)越南的字喃中的转注字17
七、转注字分类21
(一)省形转注字21
(二)变形转注字22
(三)变声转注字23
(四)异读转注字24
(五)同声转注字25
八、转注字和形声字的区别26
(一)形旁的功能不一样26
(二)声旁的功能不一样27
(三)分化的原因不一样27
九、转注字字汇29
下篇 众说纷纭的转注字59
一、瞎子摸象的一千八百年59
(一)形转说59
(二)部首说61
(三)形声即转注说63
(四)“三同”说64
(五)声转说66
(六)音韵转注说67
(七)一字多义说69
(八)义转注形说71
(九)“同义连用”说73
(十)词义对立说75
(十一)会意加声说76
(十二)“语音定义”说78
(十三)字形变易说84
(十四)“借字还本归源”说89
(十五)“六技之一”说92
(十六)“换声、加形”说97
二、一条歧途两个误区106
(十七)戴段的“互训说”(第一个误区)107
(十八)“汇文字之通”说112
(十九)朱骏声的引申说(第二个误区)115
(二十)“写词法”说120
后记126
论“六书”之假借127
前言128
第一部分 假借字的原原本本131
一、假借字是“六书”之一131
二、假借字是“本无其字”的借声表义131
三、假借字是本字、本义和引申义133
四、否定副词假借字133
五、疑问代词的假借字138
六、方位名词的假借字141
七、假借字的特点143
八、假借字在汉字中的地位与作用145
九、假借也是造字,是创造新字147
十、假借字与被借字是同形字151
十一、假借字以外的同形字179
第二部分 假借字的是是非非184
一、许慎对假借字的功过184
二、朱骏声假借字的剖析192
三、孙经世之假借说202
四、梁东汉的假借观209
五、陆宗达的假借观211
六、姜亮夫的假借观219
第三部分 假借字和通假字的区别清清楚楚225
一、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区别225
二、关于通假字和假借字的是非226
三、通假字是不正常的用字现象236
四、《说文》中的“苗”与“猫”的是非问题244
五、晨义的“蚤”是假借字不是通假字252
六、意旨的“旨”是假借字255
七、评段玉裁对“不毛之地”的误解260
八、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对比265
论“六书”之象形315
一、象形字的特点316
二、象形字的分类317
(一)绘形象形字317
(二)通象象形字354
(三)依托象形字356
(四)借形象形字358
(五)想象象形字361
三、象形字的分化363
(一)中、艸、芔、茻的分化363
(二)?、?、?分化364
(三)冖、?、冃的分化365
(四)戊、戉、戌、戚的分化365
(五)亨、享、烹的分化366
(六)庚和康是分化字367
(七)“寅”、“演”是分化字368
(八)?、星、参、晶的分化369
(九)“毋”是“母”字的分化字370
四、象形字的同化371
(一)易、赐、益的古文字同化混流371
(二)“月”旁和“肉”旁的同化373
(三)冃(mao)字同化为“月”(yue)374
(四)“冃”mao同化为“日”(ri)375
(五)“舟”字同化为“月”376
(六)“舌”的同化字377
五、象形字字汇377
后记416
论“六书”之指事419
一、对指事字界说的理解420
二、指事字的例字420
(一)以“大”为载体的指事字421
(二)以“口”为载体的指事字422
(三)以“木”为载体的指事字424
(四)以“刀”为载体的指事字426
(五)以“一”为载体的指事字427
(六)以“手(?)”为载体的指事字429
(七)以“勹”为载体的指事字431
(八)以“?”为载体的指事字432
三、评王筠的“指事”观433
(一)所谓的“正例指事字”433
(二)“以会意定指事”的指事字439
(三)“即意即事”的指事字443
(四)“兼意兼声兼形”指事字443
(五)“所从之意而少增之以指事”的指事字444
(六)“省象形字以指事者”的变例指事字444
(七)“形不可象变而为指事者”的指事字444
(八)“借象形为指事”的变例指事字446
(九)“借象形为指事而兼意者”的指事字447
(十)王筠指事字的概念分析研究447
四、评朱骏声的指事字450
(一)“指事”共34字450
(二)朱骏声的“象形兼指事”454
(三)“会意兼指事”458
(四)“形声字兼指事”462
(五)朱骏声的“指事字”知多少?463
五、评段玉裁的指事观464
(一)对“乙、丁、戊、己”的分析464
(二)对“子、丑、寅、卯”字形的分析465
(三)对“一、二、三、四”的分析465
(四)段玉裁的指事观的形成原因466
(五)段玉裁对公认的指事字的认识467
六、评唐兰废掉指事字的观点468
(一)改“六书”为“三书”的理由468
(二)“三书”和“指事字”的关系470
(三)唐兰的“三书”和转注字472
(四)唐兰的“三书”和“假借字”474
七、正确理解“指事”的概念475
(一)“指事”概念的内涵475
(二)象形字和指事字的相混476
(三)“指事字”中的相兼的“兼”字是赘瘤476
(四)试谈重建指事字的界说479
(五)重建指事字的界说480
后记482
论“六书”之会意483
一、会意字的界说和例字484
(一)武484
(二)信485
二、会意字的分类486
(一)并文合义或并物合义的会意字486
(二)同体会意字512
(三)否定语词会意字523
(四)突出重点部位会意字525
(五)释义会意字527
(六)合音会意字529
三、会意字分化531
(一)立、位531
(二)吏、事、史古文为一字531
(三)饗、鄉、卿三字是从甲骨文?分化出来的532
(四)章分化为违、围、衞533
(五)隻和获是分化字533
(六)或、惑、域國分化字534
(七)義分化出的“羲”字534
(八)名甲骨文作?形,金文作?形535
四、各家对会意字误解536
(一)许慎对会意字误析536
(二)王筠的会意字误析537
(三)段玉裁对会意字误析543
(四)评朱骏声的会意字的观点546
五、文字游戏中的会意字549
(一)对联的趣联和会意字549
(二)字谜中的会意字551
后记554
论“六书”之形声555
导言556
一、形声字的界说及其含义558
二、形声字的分类559
(一)加形定义形声字560
(二)加声别义形声字564
(三)定类标声形声字565
(四)换声同源形声字566
(五)换声简化形声字567
(六)换形异体形声字568
三、形声字的声旁分类570
(一)变声声旁570
(二)异读声旁589
(三)变形声旁594
(四)省声声旁596
(五)同声声旁598
四、形声字形旁分类598
(一)从形旁的作用上分类598
(二)从形旁的变化上分类601
(三)形旁的多样性与约定性602
五、关于表义声旁603
(一)汉字初文本字加形旁的形声字有表义声旁603
(二)假借字分化的形声字表义声旁605
(三)异体字的表义声旁606
(四)区分词性的表义声旁607
(五)简化字的表义声旁607
(六)表义声旁的几种观点608
(七)表义声旁的特点和界说610
六、关于“亦声”问题611
(一)分类标声的形声字的“亦声”611
(二)加形定义的形声字的“亦声”612
七、关于见母和来母谐声的问题613
(一)省声说613
(二)复辅音说614
(三)变声说615
八、形声字析形寻源616
(一)假借寻源617
(二)简化寻源618
(三)讹化寻源619
九、形声字声旁源流622
后记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