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学二象论 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系统学二象论 理论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5012380.jpg)
- 高隆昌,徐飞,陈绍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9717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系统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学二象论 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全书简读1
0.1全书概览1
0.2概念部分2
0.3理论部分4
0.4方法部分5
0.5应用部分5
第1章 二象论的几个前提:理论准备6
1.1几个近义术语的申述6
1.1.1定义、概念及其比较关系6
1.1.2定义与公理、猜测、假设、前提等概念的关系7
1.1.3实在、实证、存在与论证8
1.1.4谈谈哲学9
1.1.5上述概念下看科学发展的足迹11
1.1.6科学“足迹”给系统学二象论的启示12
1.2元空间猜测14
1.2.1感悟几个疑问14
1.2.2元空间猜测及其性质讨论16
1.3树立完全空间意识19
1.3.1完全空间定义及其解释19
1.3.2需要扭转两个观念19
1.4广义能量观21
1.4.1关于能量概念的扩展21
1.4.2能量的几种基本类型22
1.5逻辑空间论24
1.6对偶初论28
1.6.1概念的引入29
1.6.2对偶的本原探讨30
1.6.3对偶概念的进一步讨论32
1.7大自然观35
1.7.1概念界定35
1.7.2树立大自然观36
第2章 系统学二象论:概念研究38
2.1系统科学到系统学、系统学二象论38
2.1.1系统科学简评38
2.1.2系统学:概念与特征39
2.1.3系统学二象论40
2.2经典系统概念:逐步深入41
2.2.1认识初步42
2.2.2概念的深入43
2.2.3逐步深入的三大定义45
2.3二象系统概念48
2.3.1系统流行概念有待深化48
2.3.2二象系统概念48
2.3.3二象系统概念述评50
2.4二象间性质初探52
2.5二象概念的进一步深入56
2.5.1二象系统新定义及其多层性56
2.5.2复合二象系统60
2.6自我诘问63
2.6.1二象思想古己有之?63
2.6.2关于以虚空间为背景的虚象?64
2.6.3国内外动态及与本理论的不同65
2.6.4为何叫二象论而不叫阴阳论?65
2.6.5二象论与“二元论”等概念的区别66
2.6.6为何不将二象论归于对偶论?66
2.6.7一个概念太广泛会失去意义吗?67
2.6.8二象论是虚的,怎么与科技实践联系?68
2.7附:系统学二象论初探68
2.7.1概念的引入68
2.7.2二象系统的数学描述及其发现71
2.7.3特例及其认识73
第3章 二象系统空间结构研究76
3.1二象系统空间结构概述76
3.1.1二象系统完全空间Ⅰ76
3.1.2二象系统完全空间Ⅱ77
3.2二象系统的数学模型实质78
3.2.1系统二象与模型中三元的对应78
3.2.2系统二象在模型中的表现特征79
3.2.3目标、关系的虚拟性及其区别79
3.2.4参数空间的二象实质81
3.3多层二象系统空间层级差异分析82
3.3.1准备知识82
3.3.2层级间差异特征及其指标体系建立84
3.3.3二象系统层级结构的一种描述85
3.3.4层级间差异性讨论86
3.4简单—复杂—简单87
3.4.1例述从简单到复杂87
3.4.2总体思想:一个三维空间结构89
3.4.3简单—复杂—简单的钟罩线结构90
3.4.4系统钟罩线的时序演进93
3.4.5后议:所谓简单科学94
3.5人体二象论初步94
3.5.1人的整体与局部94
3.5.2人体(实象)的多层二象结构95
3.5.3大脑二象论97
第4章 系统二象间对偶关系研究100
4.1再说对偶100
4.1.1小说中庸100
4.1.2注意到对偶二象的空间实质差异101
4.1.3对偶的极端101
4.2系统二象间对偶关系研究Ⅰ:二象互动论102
4.2.1二象互动的定性认识102
4.2.2二象互动几个数理描述类型104
4.3系统二象间对偶关系研究Ⅱ:柔性论109
4.3.1系统“柔性”及其研究109
4.3.2系统的柔性参数与相位参数110
4.3.3权重比意义下的二象互动:模型及其解111
4.3.4二象对偶分析图111
4.3.5自然量与相对量间的等价性114
4.4二象对偶的极端:危机与应急分析116
4.4.1问题引入:对偶分析任务的框图描述116
4.4.2二象对偶极端情形分析117
4.4.3应急简论119
4.5系统泡沫及其分析初步121
4.5.1系统泡沫的产生机理121
4.5.2泡沫的积累与破灭124
4.5.3泡沫的数学描述与分析125
第5章 系统学二象论初步129
5.1系统能量与功能论129
5.1.1有机系统的基因谱129
5.1.2有机系统的内在动力与能量130
5.1.3系统功能及其潜在功能130
5.2系统发展论131
5.2.1系统的生存周期132
5.2.2系统的发展132
5.2.3综论系统的生存发展134
5.2.4再说自组织137
5.3系统均衡论138
5.3.1小议均衡138
5.3.2均衡点类型及其功能特征139
5.3.3复杂系统的广义均衡140
5.4和谐系统论142
5.4.1概念的引入142
5.4.2和谐系统基本性质143
5.4.3一个应用:和谐世界论145
5.4.4后记147
5.5博弈二象论148
5.5.1博弈二象系统:概念引入148
5.5.2二象矩阵博弈149
5.5.3二象博弈动力系统150
第6章 二象系统方法论研究152
6.1二象思维:一种创新思维法152
6.1.1系统创新思维Ⅰ:战略决策型153
6.1.2系统创新思维Ⅱ:虚象突破法155
6.1.3系统创新思维Ⅲ:实象细分法156
6.1.4系统创新思维Ⅳ:竖向思维法157
6.2二象分析法158
6.2.1二象几何分析法158
6.2.2二象预测法159
第7章 二象论在管理学经济学的应用初步161
7.1管理二象论及其突破性思维161
7.1.1管理悖论及管理者二象论修养161
7.1.2管理学二象对偶论162
7.1.3试论管理科学及其突破169
7.2经济系统二象论178
7.2.1“商品、金融”二象论178
7.2.2“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二象论181
第8章 系统学二象论的社会学应用初步183
8.1东学、西学二象论认识183
8.1.1人类直觉的威力183
8.1.2东学的特征184
8.1.3西学的特征184
8.1.4东、西学的弥合185
8.2中医二象论及中西医二象论186
8.2.1小序186
8.2.2中医学阴阳、五行结构观187
8.2.3二象论之于中医学及其原理解释187
8.2.4中医药的大自然观189
8.2.5中、西医的比较及正确选择190
8.2.6神经类疾病知多少191
8.3教育二象论:复杂性及战略初探192
8.3.1教育与经济二象关系及其发展特征193
8.3.2教育的社会职能二象性193
8.3.3从单个学生的几个统计值看教育的困难性196
8.3.4教育的复杂性197
8.3.5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教育工程总体战略一点思考198
第9章 二象数学:数学中的二象实质200
9.1数量的二象性200
9.2数系的二象性201
9.3空间的二象性202
9.4函数的二象性203
9.5几何点的二象性205
9.6实轴结构的“二象”性207
9.7“二象数学”猜测209
9.8有理数学及有理世界论210
参考文献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