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大钊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大钊传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4997269.jpg)
- 朱成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26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92页
- 主题词:李大钊(1889~1927)-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大钊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量才常以玉为衡1
第一章 出生的家庭与社会环境4
一 出生的家庭4
二 社会环境14
第二章 从科举道路到进入新学堂20
一 科举考试的准备20
二 科举制的末班考生21
三 进入永平府中学堂33
第三章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招生与入学后的思想矛盾39
一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创办与招生39
二 入学后的理想追求与清廷教育方针的矛盾42
三 精神危机与思想家型人物的特征50
第四章 立宪大课堂与现代政治运动的洗礼56
一 立宪思潮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影响56
二 立宪派的政治追求与清廷假立宪的矛盾59
三 速开国会请愿与现代政治运动的洗礼65
四 第四次国会请愿的特殊意义74
第五章 “反满”革命思想80
一 《岁晚寄友》——“反满”思想的实证80
二 “反满”革命思想的产生83
三 “鸡知天明”的觉醒86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树立坚定的民主观90
一 革命潮流的激荡90
二 滦州起义与悼念白雅雨95
三 树立坚定的民主共和观102
第七章 胜利后的“隐忧”与拥护孙、袁109
一 庆幸胜利109
二 “统一政府成立”后的“隐忧”110
三 拥护孙、袁,批驳中岛端117
第八章 第一届国会与《言治》创刊123
一 “缓进派”拥袁与第一届国会124
二 北洋法政学会与《言治》创刊129
三 《言治》月刊拥袁的主要表现130
第九章 政党潮中的超政党观察与探讨135
一 面对政理难题:政党潮135
二 “国赖以昌”政党的先决条件136
三 对中国政党的初步审视与考察144
四 理想的政党观与现实政党状况之间的矛盾151
第十章 民初政争与拥袁160
一 对于建都地点问题之争160
二 对于“张方案”及《临时约法》问题之争165
三 对于“宋案”与“二次革命”问题之争172
四 对于“军民分治”与裁都督问题之争178
五 “南天动乱”——《忆天问军中》187
第十一章 拥袁的背景、原因191
一 袁世凯的乘时191
二 革命党的两难195
三 特殊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心理203
四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袁氏渊源206
第十二章 毕业与抉择208
一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208
二 鄙弃仕途与政坛生活213
三 冲出北洋“樊篱”219
第十三章 东京留学222
一 并非理想的目标222
二 选择早稻田226
三 入学前的准备与业绩228
四 早稻田的入学与退学231
第十四章 走近《甲寅》,结友章士钊234
一 《民立报》时期的精神相通234
二 《独立周报》时期的神交向往240
三 《独立周报》停刊后的困惑249
四 “二次革命”失败与创办《甲寅》250
五 投稿《甲寅》与结友章士钊255
六 章士钊的影响262
第十五章 反袁思想与捍卫民主法治271
一 法治与人治的交锋:宪法与公布权272
二 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焦点——国会275
第十六章 反袁思想与道德批判289
一 道德人心与民族命运289
二 袁世凯的反动腐败与道德人心危机291
三 道德批判与“昌学”救国的选择295
第十七章 反袁思想与首倡群众对抗力299
一 对抗力问题的提出299
二 民主制下的对抗与反对极端主义304
三 首倡群众对抗力315
四 民主法治思想的里程碑317
第十八章 箴陈奋起,揭举新爱国主义321
一 陈独秀关于“爱国”何义的困惑321
二 陈文的轩然大波与李大钊的意义提升324
三 析陈独秀所谓“自觉心”的虚无性326
四 箴陈奋起,揭举新爱国主义330
五 《新青年》创刊:陈独秀的积极回应335
第十九章 反对侵华“二十一条”与促袁抗日338
一 侵华“二十一条”与留日学生的反抗运动338
二 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的两个重要文件339
三 促袁抗日与促袁进行反省和改革341
第二十章 反袁与驳“国情”论347
一 为袁世凯复辟服务的“国情”论348
二 对古德诺“国情”论的批判350
三 特殊的意义与民主法治的教训355
第二十一章 逆贼稽征讨,鹏鸟始张翼359
一 反袁结社:神州学会359
二 策划讨袁赴春申361
三 反袁斗争风暴与《民彝》366
第二十二章 民彝思想(上)——人的学说与对袁世凯的批判370
一 民彝思想的产生371
二 民彝思想——中国化的西方人文主义381
三 民彝思想与对袁世凯“人”的尺度的批判396
第二十三章 民彝思想(下)——人的学说与创建现代国家的政治理论基础414
一 必须“因民彝而少加牖育之功”414
二 必须“杀迷信人治之根性”416
三 必须以“自由”作为“坚固不拔之基”,并“祓除”对“民彝”的“驰骤束缚”418
四 必须正确处理“秩序”与“进步”、“法”与“理”之间的关系435
五 现代爱国主义思想新的里程碑438
第二十四章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上)——《晨钟报》时期441
一 回国后面临的形势441
二 创造青春中华理想的提出448
三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论基础452
四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与青春思想的意义464
五 挫折471
第二十五章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下)——《宪法公言》时期476
一 制宪会议与《宪法公言》476
二 争论的主要问题与李大钊的主张478
三《宪法公言》的结束与1916年制宪的流产489
第二十六章 打破矛盾生活的探索——《甲寅》日刊时期491
一 《甲寅》日刊与《甲寅》精神491
二 面对议会中的矛盾496
三 面对府院之争498
四 面对社会生活中的新旧矛盾511
五 政治上之绝大危机与解决的根本方法519
六 《甲寅》生活的结束524
第二十七章 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斗争(上)——批判梁启超的伪调和主义529
一 “侨寓沪上”的新战斗529
二 调和的本义530
三 批判梁启超的伪调和主义532
四 对“伪调和派”批判的意义535
第二十八章 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斗争(下)——批判段祺瑞、梁启超的伪国家主义544
一 《暴力与政治》的发表544
二 批判梁启超破坏国会的“理论”依据——政治高于法律551
三 批判梁启超“恃强为暴”的政治立场552
四 与打着改良旗号的伪调和派彻底决裂554
第二十九章 《此日》——与时俱进赋征程556
一 《此日》的写作与基本涵义556
二 从“此日”到“与时俱进”的救国新誓言558
三 北上——人生光辉阶段的新征程562
后记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