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摄影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摄影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994380.jpg)
- 廖敏华著 著
- 出版社: 五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摄影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摄影发展史1
1.1 照相术的源流1
1.2 尼布司照相术的前奏2
1.3 照相术的诞生2
1.4 世界最早的人像摄影照相馆及瞬间照相4
1.5 塔波纸照相术7
1.6 照相机的发明8
1.7 John Herschel的重要发明9
1.8 以玻璃为照相感光材料的片基10
1.9 湿板照相术的发明11
1.10 珂锣酊干板14
1.11 珂锣酊乳剂法16
1.12 白明胶干板的发明与进展17
1.13 显影液的改进19
1.14 Metol与Hydroquinon的简史22
1.15 感光软片24
1.16 软片专用相机的开发25
1.17.1 银盐阳图法26
1.17.2 重铬酸盐印相纸26
1.17.3 铁盐印相法27
1.17.4 偶氮印相法28
1.18 感光色素的发明及其发展29
1.19 明光(减感)显影法的发明34
1.20 感度测定36
1.21 Eastman kodak公司的发展年史42
〔注〕45
第二章 底片及露光的控制50
2.1 底片的构造(黑白负片)50
2.2 曲线的斜率52
2.3 露光54
2.4 光之变化与特性曲线之关系57
2.5 珈玛值61
2.6 反差67
2.7 反差指数67
2.8 柯达TRI—X Pan专业底片68
2.9 互换律失效72
2.10 分段试验72
第三章 光73
3.1 光的特性73
3.2 电磁光谱74
3.3 反射76
3.4 选择性的反射78
3.5 选择性的透射78
3.6 光量的计算78
3.7 光线80
3.8 折射作用84
3.9 焦距88
3.10 影像的形成89
3.11 镜头的数学公式92
第四章 镜头的收差93
4.1 球面收差93
4.2 色收差94
4.3 慧星收差96
4.4 非点收差96
4.5 畸变收差97
4.6 像面弯曲99
4.7 画像晕映99
4.8 镜头收差之修正100
4.9 收差与光圈之关系105
4.10 反射105
4.11 镜头的涂布106
4.12 眩耀及假影106
4.13 绕射107
第五章 照相机的种类109
5.1 概说109
5.2 测距器110
5.3 双眼反射式照相机111
5.4 单眼反射式照相机112
5.5 摄角与标准镜头115
5.6 焦点指示器115
5.7 对焦辅助器116
第六章 照相机之调整与应用121
6.1 概说121
6.2 快门速度起源于希腊阶梯游戏123
6.3 f—值125
6.4 露光值128
6.5 EV值之计算法129
6.6 镜头的摄角与焦距130
6.7 景深133
6.8 景深指示刻度表135
6.9 实际景深的考虑136
6.10 焦点深度140
6.11 光圈与景深140
第七章 放大率与特殊镜头144
7.1 概说144
7.2 特殊镜头145
7.3 特写镜头147
7.4 近接摄影149
7.5 露光修正152
7.6 望远镜头与长焦点镜头153
7.7 望远加倍镜154
7.8 广角镜头155
第八章 透视157
8.1 概说157
8.2 视线之误差158
8.3 不同焦距镜头的透视158
8.4 远景控制镜头162
第九章 测光164
9.1 平方反比定律164
9.2 光圈数值的效力165
9.3 底片平面之照明167
9.4 晕映画像168
9.5 耀光与幻影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办法169
9.6 临界角171
9.7 测光系统之感光器材料172
9.8 各种感光材料之比较173
9.9 测光表174
9.10 景物的平均亮度176
9.11 底片的感度177
9.12 曝光指示179
9.13 曝光方程式的系数181
9.14 负片感度的等级182
9.15 安全系数184
9.16 入射光与反射光的测光比较185
9.17 测光表的使用法186
第十章 快门装置187
10.1 快门种类187
10.2 焦点面快门188
10.3 动体与画像的变形191
10.4 幕速与幕隙的关系193
10.5 镜头快门与焦点面快门之比较194
10.6 快门性能的要求195
10.7 快门与闪光灯的同步作用196
10.8 焦点面快门与电子闪光灯196
10.9 同步接点与闪光灯泡的曝光198
10.10 曝光系数199
10.11 镜头快门之效率200
10.12 焦点面快门之效率202
10.13 人工光的曝光205
10.14 反射板206
10.15 曝光系数之应用206
10.16 电子闪光灯208
第十一章 色彩视觉210
11.1 色彩接收过程210
11.2 光谱色211
11.3 物体色211
11.4 非天谱色的视觉213
11.5 夜间视觉214
11.6 大气层对阳光的影响215
11.7 发光体的色彩215
11.8 色温度216
11.9 色彩的合成218
第十二章 滤色镜224
12.1 波格尔定律224
12.2 中性滤色镜224
12.3 滤色镜依使用目的上的分类225
12.4 材质上的分类226
12.5 滤色镜的曝光倍数226
12.6 黑白滤色镜的应用227
12.7 黄色系滤色镜228
12.8 黄绿色系滤色镜228
12.9 橙色系滤色镜228
12.10 赤色系滤色镜228
12.11 青色系滤色镜(B)229
12.12 偏光滤色镜229
12.13 色彩的加色法与减色法231
12.14 反转过程232
第十三章 彩色摄影236
13.1 概说236
13.2 彩色底片的构造236
13.3 彩色底片的色再现236
13.4 掩色238
13.5 掩色片在色调修正上的应用239
13.6 彩色负片的浓度241
13.7 彩色平衡243
13.8 彩色正片的显影244
13.9 色温度变换用滤色镜246
13.10 彩色底片之发色剂248
13.11 彩色印像(放大)249
13.12 彩色正片251
13.13 正片的曝光252
第十四章 摄影化学252
14.1 概说252
14.2 显影的原理255
14.3 显影液255
14.4 化学性能分析255
14.5 MQ与PQ显影液258
14.6 影响显影的各种因素及结果261
14.7 定影的原理262
14.8 减薄液263
14.9 加厚液270
第十五章 黑白相纸273
15.1 概说273
15.2 若依其感光度分类有下列几种273
15.3 相纸的显影与浓度及构造274
15.4 黑白相纸的感光速度277
15.5 曝光对阶调再现的重要性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