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产力经济学基本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产力经济学基本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991940.jpg)
- 张庆华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0577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产力经济学基本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1
一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5
二 生产力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5
三 生产力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7
第二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方法12
一 生产力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12
二 生产力经济学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17
三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0
第一章 生产力的因素24
第一节 生产力的实体性因素24
一 劳动者24
二 劳动资料31
三 劳动对象36
第二节 生产力的非实体性因素43
一 经济信息43
二 经济管理47
三 科学技术49
四 教育54
第二章 生产力的形成58
第一节 生产力因素相互结合的必要性58
一 生产力诸因素只有结合才能成为生产力58
二 生产力因素只有在微观和宏观范围内相结合才能形成社会生产力61
第二节 生产力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生产力体系62
一 生产力因素相互结合的必备条件62
二 生产力体系的形成70
第三章 生产力的运行75
第一节 生产力运行的动力75
一 社会需要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75
二 生产力因素之间的矛盾77
三 生产力系统内部的矛盾79
第二节 生产力运行的条件80
一 生产力与自然环境81
二 生产力与经济环境84
三 生产力与社会环境86
第四章 生产力的结构90
第一节 生产力结构及其合理化90
一 生产力结构及其分类90
二 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原则92
三 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途径94
第二节 产业结构97
一 产业结构及其分类97
二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发展趋势100
第三节 技术结构104
一 技术结构及其指标体系104
二 技术结构的合理化和发展趋势106
第四节 基础结构110
一 基础结构及其分类110
二 基础结构的合理化和发展趋势112
第五章 生产力的规模116
第一节 生产力规模及其优化116
一 生产力规模及其分类116
二 生产力规模的优化121
第二节 企业生产力规模及其发展趋势127
一 企业生产力规模的优化127
二 企业生产力规模的发展趋势135
第六章 生产力的时序142
第一节 生产力时序及其意义142
一 生产力时序及其制约因素142
二 生产力时序与经济效益144
第二节 生产力形成过程和运行过程的时间序列146
一 生产力形成过程的时间序列146
二 生产力运行过程的时间序列150
三 生产力时间序列中的“准时”153
第三节 生产力因素的更新155
一 生产力因素更新的必要性155
二 生产力因素更新的时间序列156
第七章 生产力的布局159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及其意义159
一 生产力布局及其层次159
二 生产力布局的制约因素162
三 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意义165
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原则和发展趋势167
一 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基本原则167
二 生产力布局的发展趋势174
第八章 生产力的整体运动181
第一节 生产力运动的整体能力181
一 生产力的整体性和整体功能181
二 生产力运动中的能力转化和继承186
三 在均衡和协调中实现最优整体能力190
第二节 生产力整体运动的规律195
一 生产力是多种规律相互作用的合力195
二 生产力基本规律198
三 生产力规律同其它规律的关系201
第九章 生产力发展战略205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战略概述205
一 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205
二 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207
三 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211
四 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意义214
第二节 新技术革命挑战下的我国生产力发展战略216
一 我国生产力的现状和发展条件216
二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特点和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218
三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战略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