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论丛 第2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世纪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论丛 第2辑](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4974945.jpg)
- 聂进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754302681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1世纪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论丛 第2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六种方法&何松1
比较阅读例谈&张焱煌2
对2000年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几点看法&贾和平3
作文教学要焕发学生生命力&贾楠5
看电视与语文素质的培养&贾楠7
优化课堂结构 面向全体学生&詹伟8
作文创新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余春艳9
古典抒情诗欣赏的“入”与“悟”&曾艳华10
走出心理误区,培养健全心智&符晓文 黄玉兰10
诗歌教学ABC&洪滟12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四个原则&谭峻青13
作文评讲的四个原则&茅汉林14
自读课是发掘学生潜能的最佳园地&马俊15
“情境教学法”运用一例&程长喜16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王月平16
培养作文灵感的三种方法&严莉18
简笔画板书效应初探&陈逢友19
文言文教学方法新探&卢亚琼 傅成钢20
作文发现教学的八种方法&肖磊 肖亚群 高国盛21
用古诗新译法教授古典诗词&武万军23
课内外衔接管见&陈明生24
课内外衔接教学例谈&肖显光25
小学语文课堂教改面面观&李萌27
“实践—认识—创新”作文批改模式简述&胡泽英28
如何增强课堂语言的亲和力&廖春珍 罗华新 王金萍30
要重视和加强阅读教学&吴光华31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简论&邱俭桥31
作文兴波助澜的三种方法&陈传凯33
提高课文阅读效率的思考&陈新奇 祝明富34
教学生学会自己设置问题&徐云云37
提供参与空间 变讲堂为学堂&杨勇38
话题作文教学谈&祖秀39
正确引导学与玩&李成41
导语的作用及设计技巧&余红珍42
思维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张旭43
谈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朗读和背诵&陈幼桂45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个原则&卢丽宽47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种途径&刘泉峰49
作文不仅仅止于作文&刘仁道50
自批、互批、评批作文&王肖锋51
浅谈个性化作文教学&胡亚莉52
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丁国寿53
课堂应该把发问权还给学生&韩胜娟54
扇动语言的翅膀 放飞学生的心灵&曹敬国55
质疑启发式阅读教学&何大革56
深入挖掘课本 减轻学生负担&张会涛57
加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张道开58
“听、说、读、写”作文初探&符晓文59
语文研讨课构建的五个步骤&侯清芬 杜健岳61
作文教学:全程参与与全员提高&楚学群62
在阅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赏鉴&胡义莲63
选材立意求新例说&朱瑞平64
丰富学生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必修课&曾传华 向泽灼65
让学生在读中发展&赵冬芳66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刘维泉67
作文创新教育刍议&杨晓碧 钟科明68
学生制作试卷的尝试&张才能 张必坚69
教学流程的学前、学中与学后&李美华70
中小学生时间观的培养初探&李美华72
借用故事攻难点&贺兴述73
教学中学生演讲才能的培养&贾永强75
教学语言与“启发教育”之浅见&裴娟76
朗读让语文教学活起来&孙云珍78
加强课外阅读 抢占语文教学的制高点&孙云珍79
谈中考作文中思想和材料的准备&何坤爱80
初中语文年级单元流水教学简论&黄决胜81
语文教学模式探微&王珩83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王慧85
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作文评改&柴绍奎86
作画与作文&陶卫华8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刘柏荣89
激发情感 提高素质&胡英姿90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策略&代述明91
语文课堂教学的两项基本功&张春英93
开发农村教育资源 尝试语文教学扶贫&李启秀94
浅谈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李传顺96
作文契机研究初步&王新生98
转变观念 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质&陈才林99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周学武101
浅谈审美和语文教学&江红红102
竞赛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周杰105
打破沉默始见金——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梁五红106
“六快教学法”问路&肖磊 肖亚群 陈君鑫107
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宋胜珍109
品味语言 提高鉴赏能力&胡义镔110
试论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王伯勋111
在“读”中学“说” 培养用词用句能力&耿协凯 耿玉清115
建立教育工作运行新机制&卢卫东116
语文课堂创新教师应更新观念&邹忠全117
主体地位与学习兴趣&华福煌118
明确学科特点 推进素质教育&邓益亮119
浅谈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周兰芳120
张大文教学思想的认识及实践&李昭平121
语文教学向何处延伸&柯大泳122
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龙周金123
提高学生外语素质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马楠124
做好“三导” 实施素质教育&谢以方125
语文教师亟待转变的几个方面&滕静岩127
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写作素质&王青梅129
素质教育应注重崇高理想的教育&韩惠光130
语文素质教育面面观&齐泽文132
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许传红134
也谈素质教育&张敏136
如何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王相宇138
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何国利140
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贺环142
应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黄澄清144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周志水146
语文教育应注重思维培养&杜丽萍148
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郭友铭149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若干原则&奚虹151
科学素质: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杨春香153
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张艳芹154
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语文教学思想的时代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吴曼157
语文素质教育摭谈&卢玉娟 卢跃159
浅议素质教育&赵美泽16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向成全164
试论政治课教学中的“角色转换”与素质教育&李建国165
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邹莉167
心理健康教育四得&徐友军 李彩珍169
高中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薛亮170
作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田健171
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陈少明173
师生冲突形式及化解方略&吕益枝174
润物无声 根茁苗壮&赵晓义176
班主任角色定位新探&余晴霞177
教师批评艺术小议&袁莉红178
谈谈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魏爱莲179
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周雄伟180
“中学生泡网吧之利弊”辩论实录&王阁181
四年考出两状元 班级管理有高招&胡梦斌 刘天海 谢正军186
强化现代意识 做21世纪教育新人&刘传德188
也谈家庭教育&王智勇190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毛晓红192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赫文风193
请看老师的眼睛&何玉云195
师生沟通的原则和技巧&王忠伟196
语文创新教育初探&谢大顺198
课堂创新的五种方法&万国斌199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邰建秀200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三种方法&刘守泽 万毛平201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探究&田芙蓉203
创新教学探微&张旺生204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董现振205
实施诱思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孙登敏206
《项链》的情节划分之我见&贾和平208
《老屋窗口》的悲剧美&苏晶烨210
阿义与“那兄弟”的比较&李举东211
白居易与通俗诗风&王振华212
课文语句新解&柴改梅214
岸上,江上?——《望天门山》立足点试析&黄友福214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活用问题之我见&王乔215
新教材口语交际(体态语)部分教案&贾刚军216
简论语文活动的三种形式&熊新元218
“续貂”知深蕴 改写识文妙&程劲松219
初一语文新教材编写意旨简析&吴为新 冯伟220
初一语文新教材探“新”&程璐222
“表演”能“美轮美奂”吗?&金海蓉223
《变色龙》教学的思想空间&徐云云223
似悲却喜的“杜鹃啼”&齐春 陈碧玉224
《荔枝蜜》品语例说&张俊伟225
《桃花源记》之“外人”辨&卢向琼226
这里的“掩盖”应取哪一个义项&冯先则227
关于《向沙漠进军》一文的说课&吴新228
《斑羚飞渡》说课&谢以方230
对《荷花淀》“自读提示”的质疑&贾和平232
文章表达技巧鉴赏管见&哈康进233
简析对祥林嫂的“眼睛”描写&陈西川234
也谈《为了忘却的记念》的重点和难点&姜梅芹 林荣玲234
我教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感想&宋冰莉236
新教材中母爱主题的教学尝试&宋冰莉238
一类容易被人忽视的错别字&董盛雄239
浅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孙理涛241
课外活动:课堂教学的协奏曲&孙艳玲243
浅谈秦牧散文的语言特色&盛泰245
以情动人 由情取胜——谈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的感情线索&刘柏荣247
《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教案&王智勇249
初中语文新教材变化浅析&彭海兵250
《安塞腰鼓》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林俏253
教育呼唤“人”的回归——我看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新教材&吴乐琴254
也谈《挖荠菜》&陈新云 邹太山256
引入情境 赏景察情——《荷塘月色》语言赏析设计&张金城257
电视节目主持人传播艺术&陈兵 曹莉华 朱明钧260
中国科举制度小考&邹元国262
中草药的识别、加工、炮制与应用&郭赟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