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手机软件平台架构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手机软件平台架构解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9/34958309.jpg)
- 和凌志,郭世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906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携带电话机-应用程序-程序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手机软件平台架构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移动通信技术1
1.1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1
1.1.1 概述1
1.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1
1.1.3 WCDMA与cdma2000的比较2
1.1.4 TD-SCDMA与WCDMA和cdma2000的比较2
1.1.5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3
1.2 3G标准在中国的应用3
1.3 3G带来的增值业务4
1.4 移动应用平台4
第2章 移动终端6
2.1 概述6
2.2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7
2.2.1 HLR的功能7
2.2.2 MSC和VLR的功能8
2.2.3 移动台8
2.3 手机通信协议8
2.4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9
2.5 手机与无线网络9
2.6 手机与SIM卡10
2.7 AT命令10
2.8 手机开机过程10
2.9 手机开机模式11
2.9.1 正常开机11
2.9.2 闹钟开机12
2.9.3 充电开机12
2.10 手机关机过程12
2.11 空闲模式与待机状态12
2.12 手机通话过程的建立13
第3章 USIM卡管理14
3.1 UICC概述14
3.2 SIM卡14
3.3 USIM卡15
3.4 3G环境中USIM卡的应用16
3.5 USAT17
3.6 WCDMA和GSM的空中接口17
3.7 手机和SIM卡的存储空间18
3.8 SIM卡电话本管理18
3.9 SIM卡短信管理19
3.10 SIM卡PC同步的设计与实现19
第4章 手机常用操作系统21
4.1 VxWorks操作系统21
4.2 Linux操作系统22
4.3 Nucleus Plus操作系统23
4.4 Windows CE操作系统23
4.5 PalmOS操作系统24
4.6 手机操作系统的管理24
第5章 手机软件平台设计原则25
5.1 概述25
5.2 可移植性25
5.2.1 软件平台层次化设计26
5.2.2 软件平台的移植26
5.2.3 应用软件移植27
5.3 易维护性28
5.4 开放灵活性29
5.5 安全可靠性29
第6章 手机通用软件平台架构模型31
6.1 概述31
6.2 UI(MMI)层32
6.3 应用层33
6.3.1 概述33
6.3.2 手机软件多语言版本的实现33
6.3.3 手机软件对运营商网络自适应性的实现34
6.4 服务(中间)层35
6.4.1 概述35
6.4.2 GUI设计思想和MVC模式36
6.4.3 视窗(视图-窗口)机制37
6.4.4 窗口Z-Order管理机制38
6.5 适配层(Adpation Layer)39
6.5.1 协议栈适配层39
6.5.2 操作系统适配层41
6.6 设备驱动层41
6.7 硬件平台42
6.7.1 硬件平台概述42
6.7.2 硬件平台组成42
6.7.3 通信模块的功能43
6.7.4 通信模块与基带处理器44
6.8 Camera应用的设计与实现45
6.8.1 Camera UI逻辑设计45
6.8.2 Camera应用层设计45
6.8.3 Camera服务层设计46
6.8.4 Camera硬件设计46
第7章 典型手机软件平台架构解析47
7.1 TI Locosto软件平台47
7.1.1 TI Locosto软件平台概述47
7.1.2 TI BMI应用层架构48
7.1.3 TI BMI软件架构优劣分析50
7.2 Skyworks软件架构50
7.2.1 Skyworks概述50
7.2.2 RTXC实时操作系统51
7.2.3 任务调度51
7.2.4 MMI任务管理52
7.2.5 窗口管理52
7.2.6 Skyworks软件架构优劣分析53
7.3 BREW软件架构53
7.3.1 BREW技术概述53
7.3.2 BREW环境下的软件开发53
7.3.3 BREW软件架构54
7.3.4 BREW模块-接口结构54
7.3.5 BREW的优劣分析55
7.4 基于Linux的QT软件架构55
7.4.1 基于Linux的QT技术55
7.4.2 QT的特点56
7.4.3 QT设计器56
7.4.4 QT软件架构57
7.4.5 Linux智能手机的优劣分析57
7.5 Symbian软件架构58
7.5.1 Symbian操作系统58
7.5.2 客户端/服务器框架58
7.5.3 客户端/服务器框架原理59
7.5.4 客户端/服务器框架的局限性59
75.5 客户端/服务器框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0
7.5.6 如何提高客户端/服务器框架的性能60
7.5.7 Symbian软件架构60
7.5.8 Symbian编程语言62
7.5.9 Symbian智能手机的优劣分析63
7.6 Windows Mobile软件架构64
7.6.1 Windows Mobile技术64
7.6.2 Windows Mobile软件架构64
7.6.3 Windows Mobile的优劣分析67
7.7 手机软件平台选型建议68
第8章 应用程序与资源管理69
8.1 概述69
8.2 应用程序管理器69
8.2.1 应用程序的注册与注销69
8.2.2 应用程序的调度69
8.2.3 应用程序优先级处理70
8.2.4 应用程序优先级示例71
8.3 应用程序安全设计72
8.3.1 概述72
8.3.2 威胁分析72
8.3.3 对策73
8.4 手机资源的管理75
8.4.1 手机资源概述75
8.4.2 资源管理模型75
8.4.3 窗口资源管理76
8.4.4 声音资源管理77
8.4.5 资源冲突处理77
第9章 手机性能评价79
9.1 概述79
9.2 实时性79
9.3 稳定性79
9.4 可维护性80
9.5 易用性80
9.6 功耗80
9.7 环境的适应能力81
9.8 安全性和保密性81
9.9 手机软件常见的缺陷81
9.9.1 死机81
9.9.2 手机开机速度慢82
9.9.3 存储卡读/写速度慢83
9.9.4 视频播放效果差83
9.10 手机功耗问题84
第10章 手机PC模拟器的设计86
10.1 手机软件开发环境86
10.2 手机模拟器86
10.3 PC模拟器的使用87
10.4 模拟器与手机的通信连接87
10.5 手机模拟器的设计思想88
10.6 文件系统的模拟89
10.7 SIM卡和FFS的模拟89
10.8 手机操作系统的模拟89
10.9 手机屏幕的模拟90
10.10 内存的模拟90
10.11 模拟器和真实手机的差异90
第11章 手机软件测试与认证93
11.1 手机测试概述93
11.2 基本功能测试93
11.3 交互测试94
11.4 临界测试94
11.5 压力测试94
11.6 测试用例设计注意事项94
11.7 Bug描述95
11.8 软件测试方法95
11.8.1 白盒测试95
11.8.2 黑盒测试96
11.9 手机测试阶段96
11.9.1 单元测试96
11.9.2 集成测试98
11.9.3 系统测试98
11.9.4 现场测试99
11.10 手机的国际标准认证99
11.10.1 FTA认证99
11.10.2 GCF认证100
11.10.3 电磁兼容(EMC)测试100
第12章 WAP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101
12.1 WAP业务概述101
12.2 WAP与GRPS101
12.3 WAP协议简介101
12.4 WAP2.0结构体系102
12.5 WAP基本模型103
12.6 WAP网络架构103
12.7 WAP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104
12.7.1 Openwave WAP浏览器的特点105
12.7.2 WAP浏览器的移植105
第13章 WAP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108
13.1 移动支付概述108
13.2 移动支付的方式108
13.3 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109
13.4 移动支付中的安全技术110
13.5 WAP传输安全结构110
13.6 WPKI安全结构111
13.7 WAP支付应用协议113
13.8 WPKI安全体系缺陷114
第14章 J2ME软件架构115
14.1 J2ME分类及技术架构115
14.1.1 J2ME应用领域分类115
14.1.2 J2ME技术架构116
14.2 手机Java虚拟机技术分析117
14.2.1 Java虚拟机的生命周期117
14.2.2 Java虚拟机的技术特点118
14.3 手机Java虚拟机典型解决方案119
14.3.1 爱可信(Access)Java虚拟机解决方案119
14.3.2 Aplix Java虚拟机解决方案120
14.3.3 Esmertec Java虚拟机(JVM)解决方案121
14.3.4 振戎融通(ZRRT)Java虚拟机解决方案122
14.4 手机Java虚拟机选型的原则及策略124
14.4.1 Java虚拟机的选型原则124
14.4.2 Java虚拟机选型的技术策略125
14.5 Java手机性能评估方法(JBenchmark)126
14.5.1 JBenchmark评估方法介绍126
14.5.2 JBenchmark评估指标介绍127
第15章 Android软件平台架构与应用开发128
15.1 Android平台概述128
15.2 Android平台技术架构128
15.2.1 Android平台技术特性128
15.2.2 Android平台技术架构129
15.3 Android应用程序构成131
15.3.1 活动(Activity)131
15.3.2 意图(Intent)和意图过滤器(Intent Filter)132
15.3.3 意图接收器(Intent Receiver)132
15.3.4 服务(Service)132
15.3.5 内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133
15.4 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133
15.4.1 任务133
15.4.2 任务亲和力(Affinity)134
15.4.3 启动模式以及启动标记134
15.4.4 进程135
15.4.5 线程135
15.5 Android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136
15.6 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策略137
15.7 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139
15.7.1 Android应用程序剖析140
15.7.2 储存、读取和提供数据141
15.7.3 Android的安全与权限141
15.8 资源管理和国际化146
15.8.1 创建资源146
15.8.2 使用资源147
15.8.3 对于不同的语言和设置支持不同的资源151
15.8.4 Android如何定位最合适的目录152
15.9 Android平台的可选API152
15.10 Android平台的评价153
第16章 iPhone技术架构与应用开发154
16.1 iPhone OS架构154
16.1.1 iPhone概述154
16.1.2 iPhone OS架构154
16.1.3 iPhone OS技术156
16.1.4 iPhone OS框架162
16.2 Objective-C基本语法来自Wi-ki164
16.2.1 Objective-C基本语法概述164
16.2.2 Objective-C:一个C语言的超集164
16.2.3 字符串(String)164
16.2.4 类(Class)165
16.2.5 方法(Methods)166
16.2.6 属性(Properties)167
16.2.7 协议和委托(Protocol and Delegate)168
16.3 iPhone SDK工具介绍169
16.3.1 Xcode工具概述169
16.3.2 应用参考库和Xcode搜索助手172
16.4 iPhone应用开发过程173
16.4.1 iPhone应用开发过程173
16.4.2 iPhone应用的开发174
16.5 iPhone应用开发实例解析174
16.5.1 iPhone应用实例174
16.5.2 创建Xcode工程175
16.5.3 添加视图控制器178
16.5.4 添加一个nib文件182
16.5.5 配置视图185
16.5.6 实现视图控制器190
16.5.7 代码清单192
16.6 iPhone应用开发技术194
16.6.1 iPhone应用程序设计思想194
16.6.2 iPhone应用环境195
16.6.3 iPhone应用技术202
第17章 iTunes应用下载过程205
17.1 创建账户205
17.2 下载应用到PC本地209
17.3 从PC同步到iPhone手机210
17.4 iPhone同步注意事项212
参考文献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