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947624.jpg)
- 刘福潮,解建仓,罗军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9458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电力工业-工业企业管理-安全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安全管理概述1
1.1 问题提出1
1.2 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2
1.2.1 安全管理的定义2
1.2.2 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2
1.2.3 安全管理的对象3
1.2.4 安全管理的内容及性质4
1.3 安全管理的现代化4
1.3.1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4
1.3.2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5
第2章 事故预防理论8
2.1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8
2.1.1 事故因果连锁模型8
2.1.2 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9
2.1.3 依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预防事故发生10
2.2 海因里希法则11
2.3 事故事件原因模型11
2.4 流行病学模型12
2.5 安全风险管理模型13
2.5.1 萨里模型13
2.5.2 对萨里模型的扩展15
2.6 墨菲定理16
2.7 系统模型17
2.8 轨迹交叉论18
2.9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9
2.9.1 能量在伤害事故发生中的作用20
2.9.2 依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预防事故发生21
2.10 事故综合原因理论22
2.11 人为失误及其预防25
2.11.1 人为失误的定义与分类25
2.11.2 人的心理紧张程度与人为失误26
2.11.3 事故发生前人的心理状态27
2.11.4 人为失误的预防28
2.12 ABC法则32
2.13 安全智能型管理模式34
2.13.1 安全智能型管理概念34
2.13.2 安全风险管理智能型的实现34
第3章 安全管理原理38
3.1 本质安全管理38
3.1.1 以物为中心的本质安全观38
3.1.2 以系统要素交互作用为主的本质安全观39
3.1.3 从事故致因角度来定义本质安全39
3.1.4 实现本质安全的基本方法41
3.2 安全生产的责任管理46
3.2.1 责任扩散47
3.2.2 责任上移48
3.2.3 防止责任分散和责任扩散的具体措施48
3.2.4 安全责任分配办法49
3.3 变化管理54
3.3.1 变化管理的基本思想54
3.3.2 变化的主要内容55
3.3.3 变化管理的方法56
3.4 目标管理58
3.4.1 目标与目标管理58
3.4.2 目标管理的方式62
3.4.3 目标管理的实施66
3.5 和谐管理71
3.5.1 和谐管理的基本概念74
3.5.2 和谐主题75
3.5.3 和则与谐则75
3.5.4 和谐管理的双规则77
3.5.5 和谐机制和运行状态78
3.5.6 和谐管理的应用79
3.6 失败管理82
3.6.1 失败管理的基本思想82
3.6.2 失败学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应用85
第4章 安全分析与诊断89
4.1 事故树分析法89
4.1.1 事故树的概念及分析步骤89
4.1.2 事故树的数学表达93
4.1.3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96
4.1.4 最小径集及其求法98
4.1.5 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99
4.1.6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102
4.1.7 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106
4.1.8 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110
4.1.9 事故树分析实例111
4.2 模糊综合分析法115
4.2.1 综合分析评价的两种指标116
4.2.2 单因素模糊评价117
4.2.3 多因素模糊评价117
4.2.4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119
4.2.5 安全生产管理的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121
4.3 主因素分析法128
4.3.1 因子分析概述128
4.3.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相关概念130
4.3.3 因子分析的基本内容131
4.3.4 因子分析的应用140
4.4 实用系统安全分析147
4.4.1 安全检查表分析149
4.4.2 预先危害险性分析152
4.4.3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155
4.4.4 事件树分析159
4.4.5 事故的因果分析163
4.5 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一种博弈分析164
4.5.1 违章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博弈模型及双方的混合策略166
4.5.2 对博弈双方混合策略的分析167
4.5.2.1 现场工人采取的混合策略分析167
4.5.2.2 安全监督人员混合策略分析169
4.5.3 讨论和结论169
第5章 安全评价172
5.1 安全评价综述172
5.1.1 安全与危险172
5.1.2 安全评价的内容173
5.1.3 安全评价的分类174
5.2 安全评价方法简介176
5.2.1 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176
5.2.2 概率危险性安全评价183
第6章 安全知识管理188
6.1 知识管理188
6.1.1 知识管理的定义188
6.1.2 知识管理的内涵189
6.1.3 知识管理研究进展189
6.2 知识与知识获取190
6.2.1 知识及知识分类190
6.2.2 知识获取的概念和方法191
6.3 安全生产经验类隐性知识的传播与管理193
6.3.1 经验类知识的转移193
6.3.2 经验类隐性知识的传播特点195
6.3.3 经验类知识的“语言”表达196
6.4 知识库及知识库管理系统198
6.4.1 知识库198
6.4.1.1 知识库设计要求198
6.4.1.2 知识库系统结构198
6.4.1.3 知识库总统结构199
6.4.1.4 知识存放模式200
6.4.2 知识库管理系统200
6.4.2.1 知识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200
6.4.2.1 知识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201
6.4.3 知识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201
6.4.3.1 知识获取功能203
6.4.3.2 知识查询功能204
6.4.3.3 知识维护功能205
6.4.3.4 知识检查功能206
第7章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平台总体框架设计208
7.1 总体目标208
7.2 平台设计的原则208
7.3 平台网络体系结构209
7.3.1 平台网络结构209
7.3.2 三层结构分析209
7.4 平台总体架构210
7.5 开发平台212
7.5.1 J2EE平台概述212
7.5.2 J2EE体系结构分析212
7.6 平台设计中的相关技术214
7.6.1 中间件技术214
7.6.1.1 中间件的概念214
7.6.1.2 中间件的优点215
7.6.2 框架技术215
7.6.2.1 框架的概念216
7.6.2.2 框架开发的优点216
7.6.3 工作流技术217
7.6.3.1 工作流定义217
7.6.3.2 工作流相关术语218
7.6.3.3 工作流参考模型219
7.6.3.4 工作流管理系统实施的三个阶段220
7.6.3.5 工作流管理系统分类221
7.6.4 Web Service简介222
7.6.5 数据建模及数据集成223
7.6.5.1 数据建模223
7.6.5.2 数据集成技术方案224
7.7 基于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224
7.7.1 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设计思想224
7.7.2 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框架结构227
7.7.3 AAF框架机理227
第8章 基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平台的应急指挥系统229
8.1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229
8.1.1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概述229
8.1.2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发展现状230
8.1.3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32
8.1.4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业务特点233
8.1.5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234
8.1.6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意义234
8.2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设计234
8.2.1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原则234
8.2.2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功能设计237
8.2.3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功能流程239
8.2.4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总体架构240
8.2.5 业务应用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240
8.3 应急信息管理子系统240
8.3.1 应急信息管理子系统的信息需求243
8.3.2 应急信息管理子系统的服务内容244
8.3.3 应急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能设计245
8.3.4 应急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实现246
8.4 预案管理子系统246
8.4.1 数字预案247
8.4.1.1 数字预案简介247
8.4.1.2 预案分级及实现方式247
8.4.2 预案管理子系统的总体设计250
8.4.2.1 预案管理子系统的设计目标250
8.4.2.2 预案管理子系统的特点250
8.4.2.3 预案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251
8.4.3 预案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实现252
8.5 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子系统252
8.5.1 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子系统的目标252
8.5.2 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子系统功能设计253
8.5.3 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指挥流程分析255
8.5.4 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子系统的功能实现256
8.6 安全信息管理子系统256
8.6.1 安全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建设目标256
8.6.2 安全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能设计257
8.6.2.1 安全信息发布257
8.6.2.2 安全文件管理259
8.6.2.3 安全目标管理260
8.6.2.4 安全监督管理260
8.6.2.5 风险控制计划262
8.6.2.6 安全培训管理262
8.6.2.7 安全专项管理263
8.6.3 安全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实现265
第9章 基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平台的生产专业管理系统266
9.1 电力专业信息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266
9.1.1 计量装置在线图形动态定位分析268
9.1.2 电能计量信息的动态监测分析269
9.1.3 电能计量信息的报表管理分析269
9.1.4 电能计量信息的计量预案管理分析271
9.1.5 电能计量生产管理分析271
9.1.6 电力生产专业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分析271
9.2 计量集成平台的设计实现272
9.2.1 知识图编辑与应用272
9.2.2 组件开发与应用273
9.2.3 电力组件开发标准及方法274
9.2.3.1 电力组件开发概述274
9.2.3.2 电力组件类方法详细介绍275
9.2.3.3 电力输入输出标准279
9.2.3.4 电力组件开发步骤281
9.2.3.5 计量数字化集成平台组件分析282
9.3 计量集成平台各模块具体设计283
9.3.1 接线图编辑284
9.3.2 计量信息状态数据显示287
9.3.2.1 母线平衡原理与实现290
9.3.2.2 线路平衡原理与实现291
9.3.2.3 状态监测原理与实现294
9.3.3 报表生成295
9.3.4 生产管理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