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书 中西医结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书 中西医结合
  • 李廷谦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853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中西医结合-医师-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书 中西医结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的定义、基本概念1

一、中西医结合的定义1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2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5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学基础8

第一节 问诊8

一、西医问诊8

二、中医问诊10

第二节 体格检查16

一、视诊16

二、触诊16

三、叩诊17

四、听诊17

五、嗅诊18

第三节 中医望诊18

一、望神18

二、望色19

三、望形态20

四、望局部20

五、望舌22

六、望排出物24

七、望小儿指纹24

第四节 中医闻诊24

一、闻声音24

二、嗅气味25

第五节 切诊25

一、脉诊25

二、按诊29

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要点29

一、严谨、详实的调查研究29

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和医疗技术检查30

三、分析、归纳、确立诊断30

四、用发展的眼光认识疾病30

五、用正确的思路分析疾病30

六、“辨证”诊断31

七、“病”“证”结合31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思路和方法33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的地位和发展33

一、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的地位33

二、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33

第二节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34

一、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34

二、中医传统的“辨病”35

三、病证结合、以病统证35

第三节 掌握临床学习的科学方法36

一、重视临床实践36

二、临床流行病学的运用37

三、结合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38

四、中药的研究和开发39

五、不断学习掌握前沿科学技术39

第五章 中西医结合的成就41

一、中西医结合科研技术队伍茁壮成长,创建了中西医结合学科41

二、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41

三、中西医结合机构建设41

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就42

五、中西医结合科研成就42

六、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和论著43

七、循证医学的引入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44

八、中西医结合医学走向世界影响深远45

第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47

一、认真学习、深入理解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47

二、执行好相关的职业规范47

三、遵纪守法47

四、具有事业心47

五、严格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48

六、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48

七、重视自身的行为对患者的影响48

中篇 内科各论49

第一章 发热49

第一节 短程发热5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50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5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53

第二节 中长程发热55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55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58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61

第二章 胸痹64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64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6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72

第三章 咳嗽75

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75

二、病史与辅助检查75

三、咳嗽的处理76

四、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76

五、中医诊断及辨证论治76

第一节 急性咳嗽79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79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8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85

第二节 慢性咳嗽88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88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9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92

第四章 呼吸困难97

第一节 急性呼吸困难9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98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01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03

第二节 慢性呼吸困难10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07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11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13

第五章 咯血11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17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20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22

第六章 呕吐12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26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30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32

第七章 腹泻136

第一节 急性腹泻13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36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38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39

第二节 慢性腹泻14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4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43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44

第八章 便秘148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48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51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53

第九章 腹痛157

第一节 急性腹痛15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57

二、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64

第二节 慢性腹痛17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70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73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77

第十章 黄疸179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79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8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91

第十一章 纳差19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93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94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195

第十二章 尿频197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97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19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01

第十三章 腰痛(肾石病)20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03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20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07

第十四章 紫癜210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10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21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13

第十五章 头昏215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15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21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20

第十六章 消渴22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23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22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29

第十七章 痹证(关节痛)232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32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23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39

第十八章 头痛24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43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24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48

第十九章 痛经25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5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25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56

下篇 针灸科各论258

第一章 口眼歪斜258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58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26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63

第二章 呃逆26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66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267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69

第三章 半身肢体运动不利27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73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27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78

第四章 肩部疼痛28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81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286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87

第五章 颈项疼痛29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29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29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296

第六章 膝部疼痛301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301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304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306

第七章 胸胁疼痛309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309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312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313

第八章 腰痛316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316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320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321

第九章 尿失禁325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325

二、中医诊断及辨证329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330

第十章 形体肥胖333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333

二、中医诊断与辨证335

三、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订337

附录 常用方剂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