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创编及教学训练指导手册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创编及教学训练指导手册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938678.jpg)
- 王玉会,李建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教育出版社
- ISBN:962862585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188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校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创编及教学训练指导手册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学校体育与健身运动第一章 体育的概念与功能3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3
一、社会体育4
二、学校体育4
三、竞技体育5
第二节 体育的功能6
一、体育的生物功能6
二、体育的社会功能7
第二章 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发展10
第一节 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历史发展10
一、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历史发展10
二、第二次创业阶段12
第二节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4
一、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概况14
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内容16
三、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17
第三节 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19
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19
二、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措施21
三、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23
第三章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征与体育28
第一节 青少年的主要生理特点与体育28
一、身体形态28
二、身体机能29
三、身体素质30
四、性成熟30
第二节 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点与体育31
一、自我意识方面31
二、情感方面31
三、意志方面31
四、性格方面32
第四章 学校体育锻炼与健身活动33
第一节 体育锻炼33
一、体育锻炼的作用、特点、原则33
二、体育锻炼的内容35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37
第二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48
一、体育与心理健康48
二、体育教学心理50
三、体育比赛心理53
四、提高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56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58
一、体育锻炼与价值观念、竞争意识和竞争手段58
二、体育锻炼与协作意识、社会角色、个性形成及人际关系?HT?60
三、体育锻炼与现代生活方式66
第五章 现代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68
第一节 体育健身的生理科学基础68
一、人体运动与肌肉工作68
二、运动与氧运输系统69
三、体育锻炼的能量供应70
第二节 课外体育健身的自我评价方法73
一、锻炼前的健康状况的评价73
二、心肺适应能力评价74
三、身体形态评价75
四、肌肉力量与耐力评价76
五、柔韧性评价78
第三节 体育健身与心理健康79
一、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性认识79
二、加强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80
第四节 体质健康与现代生活81
一、健康的定义82
二、健康程度83
三、运动不足病与对策84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与营养85
一、营养膳食的合理性85
二、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86
第二篇 学校健美操教学与创编综述第一章 健美操基本知识91
第一节 健美操概述91
一、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91
二、健美操运动基础知识97
三、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105
第二节 健美操术语108
一、健美操术语的种类108
二、健美操术语的运用114
三、健美操动作术语的记写方法114
第三节 健美操基本动作121
一、健美操基本动作概念及作用121
二、健美操基本动作的主要内容122
三、基本动作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141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142
第二章 健美操与科学锻炼143
第一节 健美操锻炼的生理负荷143
第二节 健美操锻炼的自我监督体系145
一、自我监督145
二、自我监测146
三、疲劳的判断148
第三节 健美操的科学锻炼方法149
一、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149
二、灵活掌握 及时调整149
三、热身运动150
四、放松运动150
第四节 健美操锻炼的营养与卫生151
一、健美操锻炼与营养151
二、健美操锻炼与卫生156
第三章 体操与学校体操教学160
第一节 概论161
一、体操的内容161
二、体操的分类163
三、体操的特点165
四、体操发展简况165
第二节 体操术语169
一、体操术语的发展及创立原则169
二、体操动作名称的基本术语170
三、体操动作名称的构成178
四、体操动作的记写形式181
第三节 体操的保护与帮助183
一、概述183
二、保护与帮助的基本方法183
三、保护与帮助的运用188
四、对保护与帮助者的要求191
第四节 体操动作力学原理192
一、影响人体运动的各种力192
二、力学原理在体操动作中的应用195
第五节 队列队形练习198
一、队列队形练习的概念和基本术语198
二、队列队形练习的分类及内容201
三、队列队形练习的组织与教学229
第六节 基本体操238
一、基本体操的内容239
二、影响动作效果的因素251
三、编排动作的原则和方法252
四、基本体操的组织与教学254
第七节 体操教学原则257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积极性原则257
二、直观性原则259
三、因材施教原则261
四、循序渐进原则262
五、巩固与提高原则263
第八节 体操动作的教学265
一、简论体操动作教学的科学基础265
二、体操动作教学特点266
三、体操单个动作教学过程和教法提示267
第九节 体操教学课的组织与实施271
一、体操教学课的形式与结构272
二、体操教学课的组织与实施274
第十节 体操教学工作的计划与考核281
一、体操教学工作的计划282
二、体操教学工作的考核290
第四章 学校健美操的教学内容及目标292
第一节 学校健美操的教学内容292
一、理论课292
二、技术课292
第二节 学校健美操的教学目标294
第五章 学校健美操的功能、特点及要求295
第一节 学校健美操的功能295
第二节 学校健美操的特点295
第三节 学校健美操的要求296
一、规范296
二、力度296
三、表现力296
四、幅度297
第六章 健美操的创编原则与步骤298
第一节 健美操的创编原则298
一、针对性298
二、科学性299
三、全面性300
四、创新性300
五、动作与音乐的一致性301
第二节 健美操的创编步骤301
一、创编前的准备301
二、制定总体方案301
三、选择音乐、编排动作302
四、练习与调整302
五、撰写文字说明302
第七章 健美操教学方法和手段303
第一节 健美操教学方法303
一、健美操教学方法的作用303
二、健美操课常用的教学方法303
第二节 健美操教学手段312
一、健美操教学手段的作用312
二、健美操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313
三、选择健美操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313
第八章 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314
第一节 能力的概念和构成314
一、能力的概念314
二、健美操教学能力的构成314
第二节 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315
一、培养示范能力315
二、培养讲解能力315
三、培养运用教法的能力316
四、培养观察分析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316
五、培养创编能力317
六、培养组织与裁判能力317
第三篇 健美操创编321
第一章 健美操创编的依据和要素321
第一节 健美操创编的依据321
一、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321
二、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322
三、根据规则要求和国际的发展趋势322
四、根据体育美学的形式美法则322
第二节 健美操创编的要素323
一、动作要素323
二、舞蹈要素324
三、音乐要素324
四、空间要素324
五、时间要素325
第二章 健美操创编的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26
第一节 健美操创编的目的326
一、提高并改善人体在生理上的健康水平326
二、改善人体精神状态327
三、娱乐与表演328
四、竞赛328
第二节 健美操创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29
一、健身性健美操创编的指导思想与技术性原则329
二、竞技性健美操创编的指导思想及技术性原则334
三、表演性健美操的创编341
第三章 健美操的创编过程344
第一节 制定目标与整体构思345
第二节 音乐选择与剪接345
第三节 动作素材的选择与确定346
第四节 建立基本结构347
第五节 组合动作的创编要求347
一、按创编原则组合动作347
二、按成套顺序完成成套动作的组织348
第六节 评价与修改348
第四章 健美操教学组合动作的创编349
第一节 教学组合动作的类型349
一、单一型组合动作349
二、综合型组合动作349
第二节 教学组合动作的编排特点350
一、针对性350
二、重复性350
三、集体性350
四、音乐的节奏鲜明性和完整性351
第五章 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352
第一节 健身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352
一、健身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原则352
二、健身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方法与步骤355
第二节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357
一、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原则358
二、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方法与步骤360
第六章 健美操音乐的创编362
第一节 音乐在健美操中的作用362
一、激发练习者的情绪363
二、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363
三、加强对动作的记忆,对动作美的欣赏363
四、影响动作对身体的作用363
五、对健美操动作的创编具有诱导和激发灵感的作用364
第二节 健美操音乐的特点364
一、音乐节奏鲜明,乐段明显,节拍清晰364
二、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振奋精神的情绪效果365
三、跳跃性节奏的音乐更具感染力365
第三节 健美操音乐的选配366
一、根据音乐选择动作366
二、根据动作制作音乐366
第四节 运用音乐时的注意事项367
第七章 健美操简图的绘制369
第一节 健美操简图的比例关系369
一、人体结构及比例关系369
二、人体比例在简笔画中的运用373
第二节 绘制健美操简图的方法374
一、画面的设计374
二、制作比例格375
三、画图的步骤375
四、基本简笔图的画法376
五、不同类型身体动作图的特点386
第八章 竞技性健美操的创编387
第一节 竞技性健美操的创编基础和原则387
一、竞技性健美操的创编基础387
二、竞技性健美操的创编原则396
第二节 竞技性健美操创编的元素403
一、竞技性健美操创编的动作元素403
二、竞技性健美操创编的音乐元素413
第三节 竞技性健美操音乐的创编420
一、竞技性健美操音乐的创编过程420
二、竞技性健美操音乐的制作过程424
第四节 竞技性健美操动作的创编434
一、竞技性健美操操化动作的创编434
二、竞技性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创编437
第五节 竞技性健美操的创编过程440
一、竞技性健美操的具体创编过程440
二、竞技性健美操创编实例444
第六节 竞技性健美操的创编方法和创编能力的培养457
一、竞技性健美操的创编方法457
二、竞技性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培养462
第七节 竞技性健美操创编示例464
一、三人操创编464
二、混合双人组合创编494
三、男子单人操组合创编521
第九章 健身性健美操的创编545
第一节 健身性健美操的创编依据和原则545
一、健身性健美操的创编依据545
二、健身性健美操的创编原则549
第二节 影响健身性健美操创编的因素560
一、影响健身性健美操创编的主观因素560
二、影响健身性健美操创编的客观因素564
第三节 健身性健美操的创编方法571
一、健身性健美操创编释义571
二、健身性健美操创编方法572
第四节 健身性健美操的创编过程587
一、了解健身性健美操创编的情况587
二、健身性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程序589
第五节 健身性健美操的创编内容596
一、徒手动作练习596
二、器械健身性健美操614
第六节 健身性健美操创编方例637
一、不同目的任务健美操创编637
二、不同年龄健美操创编664
第四篇 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指导第一章 健美操课的组织与准备685
第一节 健美操课的组织685
一、健美操课堂常规685
二、组织练习队形686
三、场地器材的布置686
四、练习的组织形式687
五、队伍的调动687
第二节 健美操课的准备687
一、课前准备的意义和形式687
二、课前准备的内容与要求688
第二章 上好健美操课的条件与应注意的问题691
第一节 上好健美操课的条件691
一、教师应具备的条件691
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692
三、场地、装备是上好健美操课的保证693
第二节 健美操课中应注意的问题694
一、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和灵活性694
二、要善于寓教于乐694
三、台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695
四、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696
第三章 健美操的体能训练698
第一节 体能训练的概念698
一、体能698
二、体能训练的意义698
三、体能训练的内容699
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科学方法699
一、力量素质训练方法699
二、速度素质训练方法704
三、耐力素质训练方法707
四、柔韧素质训练方法709
五、灵敏素质训练方法712
第三节 健美体能训练方案范例715
第四章 健美操的最佳训练动作716
第一节 健美训练动作的分类716
一、基本动作716
二、孤立动作716
第二节 健美训练动作有效程度的分类718
第三节 健美训练的最佳动作722
一、颈部肌群健美动作722
二、肩部肌群健美动作724
三、臂部肌群健美动作728
四、胸部肌群健美动作739
五、腹部肌群健美动作741
六、腰背部肌群健美动作744
七、腿部肌群健美动作748
第五章 健美操的最佳训练方法752
第一节 健美运动训练方法概述752
一、健美训练方法的概念752
二、健美训练方法的分类体系752
第二节 适合健美训练的最佳方法753
一、负荷固定训练法754
二、动作优先训练法754
三、动作多变训练法754
四、动作退让训练法755
五、渐增负荷训练法755
六、负荷增减训练法755
七、动作组合训练法756
八、预先疲劳训练法757
九、动作助力训练法758
第三节 确保健美训练方法成功的要素759
一、要明确目的759
二、要系统地进行训练760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761
四、要树立明确的目标762
五、要有决心、信心和耐心762
六、要提高动作的质量763
七、要保证动作的节奏764
八、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764
九、要强化意念765
十、要找准感觉766
十一、要做好准备活动766
十二、要做好整理活动767
十三、要自我检查与医务监护相结合768
第六章 健美操的最佳训练方案770
第一节 健美训练方案的设计原理770
一、科学安排健美训练运动量的意义770
二、健美训练运动量的安排方法771
三、健美训练模式的应用方法772
第二节 健美训练方案的设计与编排774
一、训练部位与训练动作的分配顺序774
二、健美训练方案范例778
三、健美训练项目及运动量分配779
第三节 健美体能训练方案的运用782
一、体能的类别782
二、健美体能训练方案的运用要求784
三、健美体能训练方案范例784
第四节 实施健美训练方案成功的要素786
一、预备因素786
二、操作因素789
三、强化因素793
第七章 不同年龄阶段的健美操教学796
第一节 姿态健美操796
一、姿态健美操的创编依据及锻炼的实效性796
二、姿态健美操796
三、教学方法提示807
第二节 儿童健美操807
一、儿童健美操的创编依据及锻炼的实效性807
二、儿童健美操808
三、教学方法提示822
第三节 少年健美操823
一、现代健身韵律操创编的依据及锻炼的实效性823
二、少年健美操824
三、教学方法提示845
第四节 青年健美操846
一、青年健美操创编的依据及锻炼的实效性846
二、青年健美操846
三、教学方法提示865
第八章 竞技性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866
第一节 竞技性健美操训练的目的与任务866
一、发展专项身体素质866
二、提高专项技术水平867
三、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与智力水平867
四、发展、推动健美操事业868
五、在竞技性健美操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868
第二节 影响竞技性健美操训练的因素869
一、运动员因素869
二、教练员因素869
三、训练的内容与方法869
四、训练的客观条件870
第三节 竞技性健美操训练的特点870
一、训练内容专门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870
二、体能与技术环节的紧密结合871
三、体能与智能的紧密结合872
四、训练系统性与临时性的对立统一873
五、普遍性与针对性的对立统一873
第四节 竞技性健美操训练原则874
一、训练原则的前提条件874
二、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874
三、竞技需要原则875
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875
五、全面发展与针对性训练对立统一原则876
六、系统性原则876
七、小周期原则878
第五节 竞技性健美操的训练内容与方法880
一、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880
二、专项基本技术训练884
三、难度动作训练890
四、过渡与连接动作的训练891
五、集体项目的一致性训练892
六、性格、心理、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894
七、成套动作训练方法895
第六节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系统898
一、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概念898
二、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及作用899
三、竞技体操技术创新特征902
四、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规律904
五、竞技体操技术创新原则909
六、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方法913
第七节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925
一、促进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的动力因素925
二、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模型930
三、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机会933
四、竞技体操高难度动作创新选择与评价936
五、高难动作创新与时间、空间关系941
六、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流943
七、竞技体操技术创新应注意问题948
第八节 竞技体操创新激励951
一、竞技体操创新激励概念与模式952
二、竞技体操创新行为954
三、竞技体操创新动机957
四、竞技体操技术创新目标961
五、竞技体操创新激励机制类型及方法963
第九章 健身操特殊课种的教学与训练970
第一节 瑜伽970
一、瑜伽的起源与发展970
二、瑜伽的特点与功能971
三、瑜伽的基本动作971
四、瑜伽教学提示976
第二节 街舞977
一、街舞的起源与发展977
二、街舞的特点与功能979
三、街舞基本动作981
四、街舞组合动作982
五、街舞教学提示994
第三节 普拉提995
一、普拉提的起源与发展995
二、普拉提的特点与功能996
三、普拉提组合动作997
四、普拉提教学提示1001
第四节 轻器械操1002
一、轻器械操的特点与功能1002
二、轻器械操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动作1004
三、教学要求1006
第五节 有氧搏击操1009
一、有氧搏击操的起源与发展1009
二、有氧搏击操的特点与功能1010
三、有氧搏击操的基本动作1012
四、有氧搏击操的组合动作1014
五、有氧搏击操教学提示1028
第六节 水中健身操1029
一、起源和发展1029
二、特点与功能1029
三、主要内容1030
四、教学工作基本环节1032
五、水中有氧健身操教学注意事项1033
第七节 形体训练1033
一、形体训练概述1033
二、确定形体训练内容的原则1037
三、形体基本素质训练1039
四、基本技能训练1113
五、健美训练1136
六、协调训练1157
七、形体训练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证体系1183
第十章 健美训练的最佳教学方法及训练风险防范1196
第一节 健美训练应遵守的原则1196
一、意识性原则1196
二、竞技需要原则1197
三、应激性原则1197
四、特异性原则1198
五、可逆性原则1198
六、超负荷原则1198
七、个别性原则1198
八、专门性原则1198
九、“报酬递减”原则1201
第二节 健美训练的最佳教学方法1201
一、健美运动教学的特点和规律1201
二、健美运动教学的特殊原则1208
三、健美教学模式与格局1215
四、健美课程教学大纲1218
五、健美运动教学训练应注意的事项1230
第三节 健美训练的疲劳与恢复1239
一、健美训练疲劳1240
二、健美训练超量恢复过程的特点1242
三、没有恢复就没有再训练1243
四、健美训练放松与恢复的方法1246
第四节 健美训练防治伤病与避免风险的措施1251
一、预防健美训练损伤与疾病的重要意义1251
二、健美训练损伤与疾病发生的规律与原因1252
三、常见健美训练损伤1254
四、健美训练损伤的处置方法1259
五、常见健美训练疾病的防治方法1262
六、健美训练损伤的功能恢复1265
七、健美训练损伤的预防措施1271
八、健美安全训练避免风险因素的措施1272
第五篇 艺术体操的创编与教学第一章 艺术体操概述1279
第一节 艺术体操的特点和内容1280
一、艺术体操的特点1280
二、艺术体操的种类1281
三、艺术体操的内容1282
第二节 艺术体操的价值1284
一、增进健康,塑造健美体形1285
二、促进灵敏、协调素质的发展1285
三、实施美育教育,提高鉴赏能力1285
四、发展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创造能力1286
五、培养练习者的个性,完善心理,增强合作意识1286
第三节 艺术体操的发展概况1287
一、艺术体操的起源1287
二、艺术体操的发展1288
三、中国艺术体操的发展1289
第二章 艺术体操动作术语1291
第一节 动作的基本术语1291
一、动作方向的术语1291
二、说明动作之间相互关系的术语1295
三、艺术体操徒手动作的基本术语1296
四、艺术体操器械动作的基本术语1298
第二节 艺术体操术语的运用1300
一、完整动作术语的结构1300
二、运用术语时应注意的问题1301
三、艺术体操动作的记写要求1301
四、艺术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1302
第三章 艺术体操一般动作的技术原理1305
第一节 艺术体操身体动作的技术原理1305
一、身体动作的运动形式1305
二、各类身体动作的技术分析1306
第二节 艺术体操轻器械动作的技术原理1318
一、艺术体操轻器械动作的技术特点1318
二、各类轻器械动作的技术分析1319
第四章 艺术体操编排依据与编排要素1331
第一节 艺术体操的编排依据1331
一、依据不同的目的任务创编1331
二、根据不同的练习者创编1332
三、根据场地条件创编1333
四、根据不同器械的特点创编1333
五、根据美学的形式美法则创编1334
第二节 艺术体操的编排要素1335
一、动作要素1335
二、音乐要素1335
三、空间要素1336
四、时间要素1336
第五章 艺术体操教学动作的编排1337
第一节 艺术体操教学组合动作的类型1337
一、单一型组合1337
二、综合型组合1338
第二节 艺术体操教学组合动作的编排特点1338
一、针对性1338
二、重复性和对称性1338
三、集体性1339
四、音乐节奏的鲜明性和完整性1339
第三节 艺术体操教学组合动作的编排步骤1339
一、设计框架1339
二、选择音乐1340
三、编排动作1340
四、修饰加工1340
第六章 艺术体操教学1341
第一节 艺术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1341
一、艺术体操教学内容1341
二、艺术体操实践课的教学任务1344
第二节 体育教学原则与方法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运用1346
一、教学原则1346
二、艺术体操动作的教学方法1349
三、动作技能形成各阶段的教学特点1356
第六篇 艺术体操创编教学训练示例第一章 艺术体操基本动作教学训练示例1361
第一节 艺术体操徒手练习1361
一、基本姿态1361
二、基本的身体动作1367
第二节 艺术体操器械练习1417
一、球操1418
二、棒操1437
三、绳操1447
四、圈操1456
五、小旗操1474
六、纱巾操1482
第二章 艺术体操各种组合、成套编排与动作编排及教学训练示例1491
第一节 徒手动作组合、成套练习1491
一、直臂位置组合1491
二、摆动、绕环组合1492
三、柔软步组合1493
四、定尖步组合1494
五、弹簧步组合1495
六、变换步组合1496
七、华尔兹组合1497
八、波尔卡组合1498
九、波浪操1500
十、各种形体训练组合1503
第二节 持器械组合、成套练习示例1529
一、球操组合1529
二、纱巾操组台1532
三、带操组合1534
四、绳操组合、成套练习1545
五、圈操组合、成套练习1549
第三章 少年儿童艺术体操成套动作创编与教学训练示例1552
第一节 少儿徒手操1552
第二节 少儿球燥1562
第三节 少儿绳操1572
第四节 少儿圈操1587
第五节 少儿旗操1597
第六节 少儿椅子操1609
第七节 少儿垫上练习1620
第四章 青年艺术体操成套动作创编与教学训练示例1631
第一节 青年热身操1631
第二节 青年舞步组合1648
一、综合舞步组合1648
二、华尔兹舞步组合1661
第三节 青年姿态波浪操1666
第四节 青年持械操1676
一、青年球操1676
二、青年绳操1688
三、青年圈操1703
第四节 青年扇操1718
五、青年纱巾操1733
六、青年棒操1745
七、青年带操1760
第五节 青年扶把练习1772
第六节 青年垫上练习1784
第七节 青年现代健身操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