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韦留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091341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1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依据8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18

第一章 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28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8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依据和意义30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36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0

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0

二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4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48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54

一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54

二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57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1

四 生产力标准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67

一 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其重要性67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73

三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78

第三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88

第一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88

一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88

二 革命是解决剥削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90

三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94

第二节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又一次伟大革命98

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98

二 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深刻变革104

三 改革是全面性的社会变革107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10

一 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11

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17

第四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22

第一节 经济体制及其改革122

一 经济体制及其选择122

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25

第二节 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经济理论依据129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129

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132

第三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140

一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140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146

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152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6

第一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156

一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共同发展156

二 深化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61

三 重视发展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173

第二节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178

一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体制178

二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体制184

第三节 改革社会主义分配体制188

一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88

二 建立科学的国民收分配机制191

三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95

四 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几个问题19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2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204

一 经济运行机制204

二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208

第二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14

一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要性214

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17

三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经营方式221

四、完善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223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24

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25

二 加快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30

第四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40

一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240

二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内容和特征242

三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与决策体系244

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49

一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249

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253

三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254

第七章 改革政治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58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258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58

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260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63

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63

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269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71

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272

二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6

三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4

四 深化机构改革 建立公务员制度286

第四节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89

一 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89

二 我国的立法制度和法律体系292

三 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原则293

四 新形势下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295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96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96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302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310

第八章 加强党的建设 发展统一战线31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315

一 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315

二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321

三 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关系3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336

一 依靠广大工农群众336

二 依靠民族团结、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338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341

一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341

二 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345

第九章 坚持对外开放 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35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54

一 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354

二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3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365

一 发展对外贸易365

二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 引进先进技术369

三 加强国际资金往来 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372

四 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377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380

一 经济特区381

二 沿海开放城市384

三 沿海经济开放区386

四 沿江沿边和内陆的开放387

第四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88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388

二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91

三 发挥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392

第十章 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397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意义397

一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397

二 “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依据403

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408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413

一 基本内容413

二 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415

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实施与进程418

一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进程419

二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进程424

三 台湾回归祖国的进程426

后记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