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集句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集句史
  • 宗廷虎,李金苓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92550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修辞学-汉语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集句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一、何谓集句1

二、集句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2

三、集句发展演变脉络4

第二章 春秋至魏晋:集句萌芽期8

一、春秋时期:集句的滥觞8

二、晋代产生集句诗:傅咸《七经诗》9

(一)傅咸集句诗例10

(二)傅咸集句特点13

1.集句对象:经书13

2.集句载体:四言诗13

3.集句方法:全篇均为集句13

第三章 宋代:集句建立、发展期15

一、概况15

(一)宋代集句建立、成熟、发展的三个阶段15

(二)宋代集句成熟与发展的主要标志21

二、集句诗的建立与发展22

(一)集引原作者:以杜甫为经典原作者,以白居易、韩愈为单篇原作者22

(二)集引朝代:集古、集唐、集唐宋、集当代等27

(三)集引专著:《诗经》、《昭明文选》35

(四)出现多种形式的集句专书37

1.集专人诗句的诗史之作:文天祥《文信公集杜诗》37

2.集专代诗句的专书:李?集唐《剪绡集》47

3.集多代诗句的专书: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51

(五)出现专题集句专书、专卷56

1.李?集梅专书《梅花衲》56

2.史铸专题菊花集句诗64

三、出现集句词67

(一)集句作者队伍68

(二)集句词词调68

(三)集引单篇原作者:庄子、杜甫68

(四)集引朝代:集古、集唐、集唐宋、集当代70

(五)集句方法的特点:宽松、灵活多样74

第四章 金、元代:集句继承期81

一、概况81

(一)集句诗的特点81

(二)集句诗作者介绍81

(三)集句的文体形式82

二、集句诗原作者82

(一)经典原作者:杜甫、陶潜82

(二)单篇原作者:王维、李白、苏轼87

三、集句诗集引朝代:集唐、集唐宋88

(一)集唐88

(二)集唐宋89

四、集梅专书:郭豫亨《梅花字字香》91

(一)赞美梅花傲霜雪、洗铅华、脱凡俗的高洁、素雅、刚正品格与“清”且“真”的精神92

(二)常以月、水、雪、霜等意象为映衬,或以桃李为反衬,着意凸显梅花的香味与香品95

(三)采用拟人手法,以仙人、名士比拟梅花,从而表现梅花的闲雅、超俗、淡泊、清高的品德96

第五章 明代:集句发展期99

一、概况99

二、集句诗的继承与变化100

(一)集引原作者100

1.集经典原作者:杜甫、陶潜100

2.集单篇原作者:李白、韩愈104

(二)集引朝代:以集唐为主,并呈多样化态势105

1.集古105

2.集唐105

3.集唐宋108

4.集元代109

5.集当代109

(三)重点集句诗专书、专卷介绍110

1.王思任《律陶》专书110

2.汪廷讷集句专卷:《坐隐先生全集》卷七112

(四)专题集句专书122

1.沈行《集古梅花诗》122

2.童琥《草窗梅花集句》127

三、集句词以继承为主,无明显变化132

(一)集引单篇原作者:李长吉、杜牧133

(二)集引朝代:集古、集唐、集唐宋、集宋134

(三)集句方法:以集引原句为主137

四、新发展:戏曲体出现集句诗与集句曲141

(一)戏剧中的集句诗充当上场诗、下场诗、剧中诗的角色142

1.作为上场诗的集句诗142

2.作为下场诗的集句诗144

3.作为剧中诗的集句诗146

(二)散曲中出现集句曲148

1.集句曲集引文体渠道:诗句与常言148

2.集句方法的发展:出现结尾集句法154

五、新发展:小说体出现集句诗、集句词157

(一)集句诗157

1.集句诗例158

2.集句方法164

(二)集句词167

1.集句词例167

2.集句方法172

第六章 清代:集句繁荣期174

一、概况174

二、集句诗的繁荣175

(一)集引经典原作者与单篇原作者增多175

1.集经典原作者:杜甫、李白、陶潜、苏轼175

2.集单篇原作者:谢灵运、鲍照、王维、孟浩然、高适、元结、韦应物、韩愈、白居易、韩偓、李商隐184

(二)涌现大批集句专书、专卷,视角多样,数量空前189

1.集专人(杜甫、李白、陶潜、苏轼)的专书、专卷189

2.集专题的专书190

3.集唐、集古的专书、专卷190

(三)集句诗数量猛增,撰写千首以上的作者颇多190

(四)重点集句诗专书简介192

1.黄之隽《香屑集》192

2.奕《萃锦吟》201

3.戚学标《集李三百篇》210

(五)专题咏梅集句专书增多218

1.张吴曼《集古梅花诗十九卷》218

2.徐子潜《集唐梅花百咏》226

3.王士禛《渔洋山人集句梅花诗》230

(六)表现技巧的多样创新234

1.集句与顶真格连环体相结合,出现顶真连环体集句诗235

2.集句与顶真联珠格、句中顶真相结合237

3.集句与回文体相结合,出现颠倒集引诗240

4.集句与辘轳体相结合,形成辘轳体集句诗243

三、集句词蓬勃发展247

(一)作者队伍增多247

(二)集句词数量猛增248

(三)词调大幅度增加,长调也增多248

(四)集句词所集单篇原作者增多249

(五)集引朝代仍以集唐为主252

1.集唐出现“集唐诗”、“集唐”、“集唐词”三类252

2.集唐宋256

3.集当代258

(六)出现集句词专书258

1.集唐诗的集句词专书:朱彝尊《蕃锦集》258

2.集宋词专著的集句词专书:江昉《集(山中白云词)》267

(七)集句方法的变化273

四、戏剧体中集句诗、集句曲的变化283

(一)戏剧中集句诗的变化:多充当下场诗283

(二)散曲中集句曲的变化290

1.集句曲的曲调增多290

2.出现集当代传奇为曲的现象293

五、小说体中的集句诗294

(一)集句诗多为集唐的七律、七绝295

(二)出现集句诗酒令297

第七章 近现代:集句在缓行中局部取得进展期301

第一部分 近代:集句的局部进展期302

一、概况302

二、集句诗在缓行中有进展303

(一)集句原作者:以集龚为重点,兼集多位原作者303

1.集龚自珍303

2.集郑所南305

3.集张苍水306

4.集周实307

5.集柳亚子307

(二)“南社”集句诗的特点及贡献308

1.“南社”领导及骨干成员带头互赠集句诗蔚然成风308

2.创造了通过集体联句来撰写集句诗的新模式311

3.开辟了以办刊形式来传播与交流集句成果的新途径314

(三)集句诗专书:曹元忠《凌波榭集李(义山)诗》314

三、集句词逐步萎缩317

(一)集唐317

(二)集宋318

(三)集李义山318

(四)集龚自珍319

第二部分 现当代:集句在缓行中局部有突破320

一、概况321

二、集句诗在缓行中局部取得突破321

(一)集句诗原作者里多样化态势321

1.集元遗山321

2.集王渔洋321

3.集龚自珍322

4.集毛泽东323

(二)集句诗专书323

1.陈禅心集唐专书《抗倭集》323

2.陈禅心集《诗经》专书《十月集》及集唐专书《沧桑集》330

3.台湾教授王伟侠集杜专书《海上吟》336

(三)集句形式多样化340

1.涌现通过集苏曼殊诗句来纪念苏曼殊的多组集句诗340

2.集甲骨文写成的集句诗342

3.王蒙的突破:从单句集句到整联集句346

4.新诗集句诗:宫玺的《物归原主》347

5.网上贴出集句诗350

三、集句词的萎缩354

(一)杂集各家诗句成词354

1.周作人的集句词354

2.黄润苏的集句词355

(二)集专人诗词句成词355

1.刘彦清集李长吉诗句成词356

2.吴梅集郑文焯词句成词356

3.江南集毛泽东诗词句成词357

第八章 结语358

一、集句作品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动因探秘358

(一)集句源远流长,逐步呈现琳琅满目态势358

(二)集句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动因揭秘359

1.尊圣、崇古、崇拜权威的理念根深蒂固359

2.宋代崇尚创新思维的影响360

3.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集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362

二、能动创新特性——集句的灵魂371

(一)分解——选择——重组372

(二)不同诗体、文体的沟通、转换374

三、集句的主要功能377

(一)抒情言志功能377

(二)记述历史功能379

(三)审美功能382

(四)娱乐功能385

附录:专论 咏梅集句专书与我国梅花审美文化388

一、梅花审美文化中不断得到彰显的精神意义对集句的影响389

二、历代咏梅文学繁荣对集句的推动391

三、植梅、艺梅、赏梅风尚对集句的促进392

参考文献395

后记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