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4920796.jpg)
- 郑有贵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5984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三农”及其问题所在2
二、工农、城乡结构转换的理论模式5
三、“三农”政策演变影响因素与研究主线10
四、“三农”政策的四次重大选择12
五、问题的讨论与结论16
历程研究篇27
第1章 农业社会的“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27
第一节 “三农”问题的历史性与政策目标的选择28
一、“三农”问题的历史性28
二、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29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农”政策目标的选择31
第二节 以土地改革为路径解决“三农”问题32
一、土地改革的抉择32
二、土地改革的政策选择38
三、土地改革的绩效47
四、土地改革对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影响51
第2章 国家工业化战略下“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53
第一节 国家工业化与“三农”政策目标54
一、国家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双重使命54
二、国家工业化战略下“三农”政策目标的选择56
三、农业养育工业政策取向的确立59
第二节 以计划经济为内核的路径探索62
一、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产品统派购的路径改造小农经济63
二、以人民公社的路径解决“三农”问题73
三、以二元户籍管理和就业制度强化二元结构82
四、倡导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应对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85
第三节 政府与农民互动下的政策微调94
一、集体经济、计划经济下的私有经济和集市贸易94
二、农民的探索——包产到户三起三落104
三、城乡二元产业政策与农村五小工业的反反复复110
四、对农民抵触开展意识形态的教育115
第四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119
一、工农业发展失衡119
二、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120
三、农业的两次大波折121
四、“三农”困境125
第3章 向工业化中期迈进时期“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127
第一节 建设现代农业与“三农”政策目标调整128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128
二、“三农”政策目标的调整129
三、农业养育工业政策的重大调整132
第二节 以赋权与放活为内核的路径探索139
一、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重塑农民家庭经济139
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重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154
三、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158
四、探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民就业和人口的非农化163
五、实行政社分设和村民自治,推进民主建设169
六、实施扶贫开发,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177
第三节 结构转换与二元结构的初步破解179
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转换180
二、农业素质的提升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改变182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结构的改善183
第4章 进入工业化中期“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185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与“三农”政策目标调整186
一、统筹城乡发展和重中之重指导思想的确立186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提出188
三、“三农”政策目标的调整193
四、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取向的确立194
第二节 以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转变为内核的路径探索200
一、取消农业税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201
二、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支持207
三、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216
四、壮大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内核的县域经济219
第三节 “三农”发展进程评析228
一、农民的大解放与发展政策的转变229
二、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237
三、农业功能拓展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249
四、全局观下的“三农”问题252
综合研究篇259
第5章 “三农”理论的发展与创新259
第一节 “三农”的基础地位论260
一、农业基础论的丰富和发展260
二、农村和农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264
三、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优先位置266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论269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工业和小城市的构想269
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之路274
三、逐步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277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279
第三节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农业组织化论280
一、对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经营制度的认识281
二、对合作社经济的认识286
三、组织起来与农业“两个飞跃”299
第6章 “三农”重大决策306
第一节 建制与发展的决策313
一、土地改革法的决策313
二、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决策314
三、农业发展纲要的决策318
四、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的决策321
第二节 改革与发展的决策335
一、启动农村改革的决策335
二、赋权与放活的决策340
三、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决策356
第7章 “三农”基本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376
第一节 “三农”基本政策的演变376
一、所有制变迁379
二、经营制度变迁381
三、分配制度变迁382
四、工农业发展关系演变383
第二节 “三农”政策演变的动因387
一、改革前后影响“三农”政策制定因素的比较387
二、“三农”政策制定中的经济动因与意识形态动因389
三、“三农”政策在国家工业化战略及整个经济社会政策中的定位390
四、工农业发展关系演变反映出的一般规律392
第三节 基于60年经验的“三农”政策模型397
一、基本经验和原则397
二、变量及趋势403
第8章 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的前瞻406
第一节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407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408
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411
三、推进劳动过程的机械化418
四、培育和壮大现代产业组织428
五、促进政策组装实施与产业体系协调运行444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49
一、从比较视角探讨新农村建设449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58
第三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461
一、促进农民就业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同推进461
二、促进资金留乡和资本下乡468
三、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474
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483
五、构建起以法律为保障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体系486
主要参考文献493
后记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