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开放30年铸就:科学发展理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巨乃岐,卢晓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978750655798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改革开放-成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改革开放30年铸就:科学发展理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1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2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对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5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始终做到“四个坚定不移”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1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1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富民强、社会和谐的成功之路13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7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17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综合19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21
第二章 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南——科学发展观24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24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4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6
3.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8
4.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9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2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32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3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34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6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38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8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9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40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1
第三章 中国发展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43
一、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43
1.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43
2.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5
3.改革开放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保证47
二、改革开放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49
1.改革开放谱写了中华民族新的壮丽史诗49
2.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52
3.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4
三、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56
1.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57
2.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社会主义58
3.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59
第四章 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61
一、小康社会建设奋斗目标的提出与发展61
1.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61
2.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63
3.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64
二、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65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依据和条件65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特点68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内涵71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景展望75
1.关键时期新跨越展现新希望75
2.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77
第五章 经济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2
一、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82
1.正确认识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82
2.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又好又快发展85
3.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又好又快地发展87
二、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9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89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90
3.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91
4.深化财税、金融等制度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92
三、多策并举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93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93
2.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94
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96
4.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97
第六章 政治发展的科学方位——坚定不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99
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99
1.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100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科学内涵及相互联系101
3.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03
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05
1.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106
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07
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108
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9
1.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途径109
2.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111
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3
四、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115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15
2.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116
3.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117
第七章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118
一、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18
1.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119
2.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21
3.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123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24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演变和形成125
2.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129
3.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131
三、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133
1.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133
2.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135
3.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37
第八章 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40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140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40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142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43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45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146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147
1.民主法治147
2.公平正义148
3.诚信友爱148
4.充满活力149
5.安定有序149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5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150
1.正确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151
2.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151
3.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153
4.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154
5.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156
第九章 国防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159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159
1.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含义和意义160
2.富国和强军是构成国家富强的两大基石162
3.实现富国强军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163
二、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165
1.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165
2.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必须永远坚持的根本宗旨167
3.英勇善战是人民军队履行使命的“坚盾利剑”170
三、努力提高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172
1.着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172
2.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本领174
3.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革命精神176
第十章 祖国发展的的共同心愿——推进和平统一大业177
一、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177
1.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178
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祖国的完全统一180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182
二、对台方略与时俱进,和平发展深入人心183
1.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184
2.以真诚、务实态度,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186
3.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187
三、“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思维188
1.寻求政治上的“共同认知”189
2.实现经济上“共同发展”189
3.共筑两岸“命运共同体”190
第十一章 和平发展的国家宣言——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192
一、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和平发展新道路192
1.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193
2.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194
3.走和平发展道路,承延热爱和平的中华传统文明194
4.走和平发展道路,契合现实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95
二、坚持和平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97
1.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197
2.在和平发展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战略200
三、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204
1.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204
2.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208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的伟大工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215
一、新时期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215
1.加强党的建设是党作为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要求218
2.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重大课题221
3.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各种新挑战新考验的紧迫任务221
二、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23
1.加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的思想建设223
2.加强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的组织建设225
3.加强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227
4.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230
三、必须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232
1.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232
2.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34
3.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237
参考文献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