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纳米毒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纳米毒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4917573.jpg)
- 张英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615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06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1025页
- 主题词:纳米材料-应用-毒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纳米毒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纳米毒理学绪论3
第一章 纳米毒理学的学科形成3
1.1 经典毒理学4
1.2 纳米毒理学11
第二章 纳米毒理学相关概念29
2.1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30
2.2 毒理学(toxicology)术语35
2.3 测量和分析技术(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techniques)38
第三章 纳米毒理学原理43
3.1 纳米毒理学的3个主要研究领域44
3.2 纳米毒理学剂量问题46
3.3 描述性毒性实验57
3.4 机制毒理学实验65
3.5 毒性发生过程72
第四章 物质粒子109
4.1 物质的粒子性质110
4.2 科学粒子观150
第五章 基本粒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154
5.1 基本粒子的损伤作用155
5.2 影响辐射生物学的主要因素158
5.3 基本粒子损伤的类型159
5.4 器官组织放射性损伤163
5.5 基本粒子诱发恶性肿瘤167
5.6 电离辐射远后效应170
5.7 纳米粒子对基本粒子源的载体作用175
第六章 化学性粒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179
6.1 化学粒子的危害180
6.2 化学粒子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方式181
6.3 化学性损伤181
第七章 纳米粒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250
7.1 纳米粒子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251
7.2 纳米粒子的分类262
7.3 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264
7.4 纳米粒子损伤的特点265
7.5 纳米病理学266
第八章 纳米毒理学的生物结构基础291
8.1 体内漫游292
8.2 位置导航330
8.3 功能巡航337
8.4 细胞导航349
8.5 体外导航389
中篇 一般纳米毒理学417
第九章 纳米粒子的体内分布417
9.1 大粒子的运动417
9.2 血载纳米粒子的几何性捕获418
9.3 纳米粒子体内分布与侵入途径之间的关系424
第十章 纳米粒子的体内转运442
10.1 粒子自无血液组织或间隙的清除442
10.2 淋巴系统粒子的清除447
10.3 血液中粒子的清除449
第十一章 纳米粒子的细胞吞噬459
11.1 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459
11.2 血载粒子的吞噬463
11.3 吞噬作用的避免和逃离467
第十二章 纳米材料的免疫反应性516
12.1 传统医疗植入材料517
12.2 与植入材料表面的粘附性作用523
12.3 纳米粒子的免疫反应性532
12.4 全身和非特异性炎症549
12.5 过敏和其他敏感性反应551
第十三章 纳米粒子对凝血功能的影响592
13.1 血液凝固概述592
13.2 凝血因子与抗凝血成分593
13.3 凝血途径594
13.4 纳米粒子或纳米表面对凝血过程的影响596
13.5 纳米材料的抗凝血597
13.6 调节控制599
第十四章 纳米粒子的组织增生性反应605
14.1 异物性肉芽肿反应605
14.2 纳米粒子的致突变和致癌作用608
第十五章 纳米粒子的机械性损伤620
15.1 食入纳米粒子的机械性损伤621
15.2 吸入纳米粒子的机械性损伤621
15.3 纳米粒子与人体上皮的相互作用621
15.4 纳米粒子与血管的机械相容性625
15.5 细胞外基质和组织细胞的机械相容性632
15.6 非组织细胞的机械相容性634
15.7 细胞膜和细胞内容物的机械相容性642
15.8 纳米粒子和纳米机器人本身之间的机械相容性651
第十六章 纳米粒子化学性损伤690
16.1 金刚石691
16.2 碳富勒烯和纳米碳管697
16.3 其他形体碳706
16.4 Teflon715
16.5 蓝宝石、红宝石和铝723
16.6 其他医用材料732
16.7 纳米尺度物质与神经系统737
16.8 血管内堵塞的化学740
16.9 纳米排出物和漏出物741
第十七章 纳米粒子的物理性损伤807
17.1 纳米粒子与生物体间的热交换807
17.2 纳米粒子电相容性809
17.3 腐蚀降解效应812
第十八章 纳米粒子的容积性损伤819
18.1 躯体增容819
18.2 血流增容822
18.3 细胞增容824
18.4 技术性增容827
第十九章 纳米粒子其他病理性反应839
19.1 致喷嚏作用839
19.2 致恶心呕吐效应840
19.3 前庭系统840
19.4 更高级的中枢神经系统840
19.5 化学感受区(CTZ)841
19.6 纳米休克841
19.7 纳米热842
下篇 纳米粒子环境毒理学857
第二十章 粒子与大气复合污染857
20.1 大气复合污染中的纳米粒子858
20.2 纳米粒子在大气复合污染中的作用858
20.3 气载纳米粒子的监测860
20.4 粒子表面多相反应863
20.5 颗粒物的健康效应866
20.6 大气复合污染的调控原理869
20.7 城市群大气污染870
第二十一章 气溶胶粒子873
21.1 大气颗粒物组成特征875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878
21.3 颗粒物来源解析887
21.4 我国空气颗粒物中烃类物质来源896
21.5 运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推测大气颗粒物中的PAHs898
21.6 室内颗粒物暴露的来源解析899
21.7 颗粒物与霾900
第二十二章 自由基与颗粒物毒性905
22.1 自由基905
22.2 自由基与颗粒物的致病作用910
22.3 Fenton反应与金属致损伤机制914
第二十三章 粉尘粒子损伤及致病作用929
23.1 粉尘来源930
23.2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930
23.3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931
23.4 肺组织对粉尘的清除机制934
23.5 粉尘致病作用的影响因素934
23.6 粉尘粒子的致病机制936
第二十四章 常见粉尘粒子损伤944
24.1 石英粉尘945
24.2 煤矿粉尘948
24.3 石棉958
第二十五章 其他无机粉尘粒子损伤964
25.1 滑石粉尘粒子965
25.2 水泥粉尘967
25.3 云母粉尘粒子970
25.4 石墨粉尘粒子971
25.5 炭黑粉尘粒子972
25.6 陶瓷粉尘粒子973
25.7 铸造粉尘粒子975
25.8 含铝粉尘粒子976
25.9 电焊烟尘粒子978
25.10 金属粉尘粒子979
25.11 人造矿物纤维982
第二十六章 有机粉尘粒子损伤985
26.1 有机粉尘来源986
26.2 有机粉尘中的生物活性物质987
26.3 有机粉尘对健康的影响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