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
  • 古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978780222990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257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古籍-汇编;养生(中医)-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黄帝内经1

长寿之道 2

一问一答成书《黄帝内经》2

像圣人那样养生能活百岁,像贤人那样养生多长寿 3

生得壮与会养生是长寿的主要原因 5

养生之道 6

好医生“治未病”6

体内正气压不过邪气就会生病 7

怕就医,当心小病成大病 8

《黄帝内经》养生原则和方法 9

体内阴阳要平衡 9

春三月,万物生发养肝气 10

夏三月,祛热除烦静心神 11

秋三月,补水祛燥通肺气 13

冬三月,温补养肾藏阳气 14

动生阳,静生阴,养生需动静结合 15

两千多年前即知道食盐过多损人 17

大喜大悲都伤人 18

神农本草经21

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22

传说中的饮食业始祖 22

东汉之作,托名于神农 23

药物分门别类的第一书 24

药食同源的药物与食物 25

人参是千百年来第一补品 25

传说中起死回生的灵芝仙草 27

枸杞是补肾壮阳的上品 29

益智通神明的龙眼 31

补血养颜用大枣 34

山药可补中益气 36

十药九归,主治妇女病 38

五味子强阴益精 40

补脾益气生津的一味甜药 42

黄连苦口,清热下火 44

柴胡是最早的退烧治感冒药 46

杜仲壮骨防腰腿疼 48

中藏经51

华氏遗著——《中藏经》52

第一个拿手术刀的外科鼻祖 52

虎、鹿、熊、猿、鸟,仿生五禽戏各有功效 53

多疑曹操杀华佗,弟子整理遗作《中藏经》56

《中藏经》中的养生智慧 58

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 58

寒由脚起,热从头散 59

“劳伤”重在调理 61

房事过度最伤阳气 62

伤寒杂病论65

中医之魄、医方之祖 66

医圣张仲景 66

《伤寒杂病论》流芳百世 67

张仲景倡导“治未病,早养生”68

想要有效养生,就得辨证 69

《伤寒杂病论》中的养生智慧 71

养生要顺应天,即顺应大自然 71

饮食中的酸甜苦辣咸要调和 72

季节更替易患病 74

针灸甲乙经75

中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76

针灸鼻祖皇甫谧 76

治病《针灸甲乙经》的成书经过 77

久病成医切身论养生 78

《针灸甲乙经》中的养生智慧 79

思虑过度耗损心神 79

惊恐过度伤肾洒尿湿裤子 81

得意易忘形,乐极易生悲 82

盛怒之下难以自制 83

控制抑郁与忧愁 85

哀莫大于心死 86

劳累过度耗正气 88

马王堆汉墓医书90

现存最早的房事养生秘籍 91

阴阳相交,男女互补 91

《马王堆汉墓医书》中的养生智慧 93

房事养生重在守而不泄 93

以外养滋补内脏 94

睡觉是对身体最大的维护 96

炼气与养精有一定的原则 97

房事养生的技巧 99

重视女子性反应 101

善用“八益”防“七损”102

择时妊娠,重视胎教 103

抱朴子106

道教仙家返璞归真的养生秘籍 107

道家仙翁葛洪 107

炼丹以求长生不老 108

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辟谷”109

《抱朴子》中的养生智慧 111

我命在我不在天 111

凡事需量力而行 112

不饥不渴不要强食 114

食不过饱,饮不过多 115

饭前饭后服药有规律 116

行气以治百病的气功 118

养性延命录121

集古人养生精华的奇书 122

“山中宰相”陶弘景 122

《养性延命录》乃道教养生经典 123

人生的养生之路 125

修身养性得长生 126

饮食不当乃养生之大忌 128

劳逸结合保健康 129

常吞唾液有益身体 131

意念行气治病 132

叩齿能健齿防痛 133

耳聪目明的方法 135

常梳头活血美发 136

养生之干浴法 137

陶弘景养生之导引法 139

千金要方141

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全书 142

药王孙思邈 142

人命贵比千金 143

养生更当谨慎 145

《千金要方》中的养生智慧 146

食疗胜于药疗 146

饮食需有节制 147

细嚼慢咽宜吸收 148

清淡素食保健康 150

饮食需温热适度 151

饭后按摩散步助消化 152

切忌过度饮酒 153

食物搭配利于吸收 155

不要强用药物行房 156

房中补益秘诀 157

孙思邈按摩养生之法 158

诸病源候论162

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 163

太医巢元方 163

第一本重视病因的专著 164

《诸病源候论》中的养生智慧 165

疾病相互传染的原因 165

猪肝为何能治夜盲 167

“夜有所梦”的原因 169

妇科流产之因 170

晕车、晕船之因 171

食疗本草173

中国最早的食疗专著 174

“药王”高徒孟诜 174

鸡鸭鱼肉都是药,瓜果蔬菜治百病 175

《食疗本草》论调料养生 176

盐的养生妙用 176

解毒治癣的醋 178

酒可祛百毒行百药 180

蜜可补五脏除众病 182

葱可防治感冒 185

驱寒止呕的姜 187

蒜可杀虫解毒 190

止咳祛湿的花椒 192

《食疗本草》论肉食养生 195

猪肉的养生功效 195

牛的浑身都是宝 197

羊的全身可养生 201

驴肉可安心消渴 203

兔肉可明目补血 205

鸡肉可滋阴补阳 207

鸭肉可补中益气 209

鲫鱼食之益五脏 210

鲤鱼食之疗水肿 213

《食疗本草》论素食养生 215

莲藕不宜生吃 215

冬瓜可以减肥 217

高蛋白食物大豆 219

滋补的佳品栗子 222

温中健脾的柿子 224

止咳益气的杏 227

收敛止血的石榴 229

除心烦治咳嗽的梨 231

三元参赞延寿书 234

养生杂谈《三元参赞延寿书》235

《三元参赞延寿书》中的养生智慧 235

爱憎伤神,知足常乐 235

五音五色伤人 237

疑惑不已伤血气 239

“五久”损健康 240

晨起养生诸宜 241

阴阳相交乃人之本性 242

论孕后保养 243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245

出自《内经》的养生秘籍 246

“寒凉派”的创始者 246

提出“人主性命”说 247

保养真气,外邪不入 249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养生智慧 250

长寿在于自身调养 250

年少养生保养为主 252

中年养生治疗为主 253

老年养生保命为主 255

耄年养生延年为主 256

儒门事亲258

邪实为病,攻下疗养 259

“攻下派”的创始者 259

“古方不能尽愈今病”260

《儒门事亲》中的养生智慧 262

食补剂者,宜老不宜少 262

大病不宜颠簸 263

初愈更需谨慎 264

伤寒病人之六忌 265

洗眼宜用凉水 266

脾胃论268

“补土派”的创始者 269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270

《脾胃论》中的养生智慧 272

疾病多由脾胃虚弱而起 272

伤饮与伤食 273

脾气虚弱乃身形消瘦之因275

秋季脾胃虚弱的表现 277

春夏秋冬之服药禁忌 278

格致余论281

我国最早的医话专著 282

“滋阴派”的创始者 282

《格致余论》“王道医学”283

奢华时代的养生家 285

《格致余论》中的养生智慧 286

治病必求其本 286

治其病,先观其形色 287

少年人应忌食干硬难消化的食物 289

老人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90

丹溪翁论痛风病 290

服药必守禁忌 291

酒需冷冻而饮 293

“酒糟鼻”的由来 293

孕妇切忌久坐不运动 294

堕胎多因内热而起 295

晚婚晚育保健康 296

切不可纵情色欲 297

遵生八笺299

“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300

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 300

不懂养生知识,就会死于无知 301

饮食之功过两重性 302

《遵生八笺》中的养生智慧 304

粗茶淡饭最养生 304

平淡安稳才养生 305

功名利禄乃过眼云烟 306

常出去走走 308

《遵生八笺》论十二月养生 310

一月养生需顺其自然 310

二月养生需心平气和 311

三月养生宜早起早卧 313

四月养生勿大怒大泄 314

五月养生宜补肾助肺养胃315

六月养生应增咸减甘忌油腻 316

七月养生应敛神静气 317

八月养生需性情安宁 318

九月养生应固精收神 319

十月养生注意温养神气 320

十一月养生宜静养 321

十二月养生勿食大补 322

本草纲目324

妇孺皆知的医药学巨著 325

药圣李时珍 325

跋山涉水成《本草》巨著 326

李时珍的养生思想 328

脑为元神之府 328

滋补脾胃以养元 329

毛发映射了气血的亏盈 331

粥为人间第一补物 332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妙方 333

芝麻小,养颜好 333

菱角的减肥妙用 335

山楂消化肉食有奇效 336

绿豆——天然的解毒丹 338

“起阳草”——韭菜 339

夏日良药车前草 342

妇科良药益母草 344

安胎止血论艾草 346

养生酒妙方 348

养生粥妙方 349

医学心悟350

行医一生的经验之谈 351

自学成才程国彭 351

保生有四要 352

《医学心悟》中的养生智慧 354

论实火虚火 354

当补则补,不当补勿补 355

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357

补药不可乱用 358

看鼻子知疾病 360

看眼睛知疾病 362

辨唇口知疾病 363

咳嗽之辨证论治 364

月经不调探因 365

随息居饮食谱367

详述食物可代药用之典藏 368

温病名医王士雄 368

医食同源重食疗 369

《随息居饮食谱》中的养生智慧 370

桃——生津补血 370

李子——清肝涤热 373

苦瓜——明目清心 374

竹笋——开膈消痰 376

绿豆芽——通便解毒 378

荞麦——益气御寒 379

甲鱼——滋阴清热 380

黑木耳——补气活血 382

萝卜——补脾养血 384

芹菜——祛风清胃 386

豆腐——清热润燥 388

茶叶——清心解渴 390

老老恒言393

关注老年人的养生之作 394

养生家曹庭栋 394

老年人的养生法则 394

《老老恒言》中的养生智慧 396

少寐乃老年大患 396

老人用药需谨慎 398

老人穿戴要厚薄适当 399

要想睡得好,被褥有讲究 400

老人床铺的安置很重要 402

枕头与老人的健康有一定关系 403

老人食粥胜良药 404

适合老年人的导引养生法 405

医林改错407

创新逐瘀活血的养生之道 408

医学实践家王清任 408

气虚致血瘀,血瘀产病机 409

《医林改错》中的养生智慧 411

通窍活血汤 411

血府逐瘀汤 412

补阳还五汤 414

景岳全书416

包罗万象的“全书”417

名医张景岳 417

倡导形神共养,颐养天年 419

《景岳全书》中的养生智慧 421

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 421

眼目疾病方 423

耳病药方 425

面鼻疾病方 426

口舌疾病方 429

齿牙疾病方 430

咽喉疾病方 433

诸毒之解方 436

虫毒治疗方 439

妇人规古方 442

小儿则古方 445

痘疹诠古方 449

外科钤古方 452

杂方 455

附:455

1.重量单位对照表 458

2.古代医家用药剂量对照表 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