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胶东半岛海水入侵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河口海岸生态修复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相然,王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8842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水资源利用-研究-山东省;河口-生态恢复-研究-山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胶东半岛海水入侵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河口海岸生态修复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胶东半岛自然地质环境概况1
一、自然环境概况1
(一)地理区位1
(二)地形地貌1
(三)气候水文2
二、地层3
(一)中太古代地层3
(二)新太古代地层4
(三)古元古代地层4
(四)新元古代地层5
(五)中生代白垩纪地层5
(六)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地层6
三、岩浆活动6
四、大地构造位置与地质构造特征6
(一)大地构造位置6
(二)构造地质特征7
(三)新构造运动8
第二章 胶东半岛海水入侵的发育规律与发育程度评价10
一、海水入侵的演化历史和重点入侵地段发展趋势10
(一)海水入侵的演化历史10
(二)重点入侵地段发展趋势11
二、海水入侵发育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13
(一)海水入侵发育特征13
(二)海水入侵的时空分布规律15
三、海水入侵的成因17
(一)海水入侵成因概述17
(二)典型地区海水入侵原因剖析18
四、海水入侵的危害19
(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19
(二)对工业的影响20
(三)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20
五、海水入侵程度模糊综合评价与灾害危险性评估20
(一)模糊数学相关概念和模糊评价模型21
(二)烟台市域监测井点2011年海水入侵程度模糊评价24
(三)烟台市典型地区2010~2012年海水入侵发育趋势模糊评价30
(四)基于GIS的烟台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评价33
第三章 胶东半岛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环境质量定量评价42
一、胶东半岛的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42
(一)地震与区域地壳稳定性42
(二)地面变形问题43
(三)斜坡环境变异问题47
(四)海洋流体灾害49
(五)水土环境变异问题49
二、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53
(一)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53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53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与指标量化55
三、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过程56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56
(二)评价过程57
(三)评价实例62
四、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统计分析与优化利用63
(一)评价结果统计63
(二)评价结果分析63
(三)地质环境优化利用建议65
第四章 胶东半岛海水入侵地区主要河流及典型河口海岸综合特征66
一、胶东半岛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分析66
(一)青岛市主要河流66
(二)烟台市主要河流67
(三)威海市主要河流68
二、大沽夹河的河口海岸综合特征69
(一)大沽夹河的基本特征69
(二)大沽夹河滨海平原地貌发育过程69
(三)大沽夹河区域水文地质条件70
(四)大沽夹河永福园地下水库下游库区水文地质条件71
(五)大沽夹河滨海平原的海岸变迁73
三、莱州王河下游地区水文地质特征与地下水库建设76
(一)王河下游地区含水层类型及特征76
(二)王河下游地区地下水运动规律77
(三)王河地下水库建设及效益分析79
四、莱州湾地区海岸带地貌特征80
(一)莱州湾概况81
(二)莱州湾地区海岸地貌特征82
(三)莱州湾地貌类型与海水入侵强度和方式84
第五章 胶东半岛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植被发育特征及其生态建设模式87
一、沿海防护林植被发育特征87
(一)沿海防护林经济状况87
(二)植被与植物资源90
(三)植物演替与土地利用现状95
(四)主要植被类型与特征96
二、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常见的植被类型及其特征105
(一)胶东海岸沙生植被的类型与基本特点105
(二)海洋沙生植被的群落类型107
(三)滨海盐碱地区植物资源调查108
(四)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适宜种植植被类型及其发育特征110
三、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生态建设模式114
(一)生态建设模式的选择方法115
(二)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三种混交栽培的生态建设模式117
第六章 胶东半岛农业节水灌溉及高效利用模式127
一、烟台市沿海地区农业节水灌溉与高效用水模式127
(一)龙口市农业节水灌溉与高效用水模式127
(二)蓬莱市农业节水灌溉与高效用水模式139
(三)海阳市农业节水灌溉与高效用水模式141
二、威海市沿海地区农业高效用水管理模式154
(一)农业高效用水管理项目概况155
(二)初始水权的界定及水权转让155
(三)灌溉工程产权的确定156
(四)节水工程管理模式156
(五)运行管理效果157
三、胶东半岛节水农业发展模式与节水经验159
(一)胶东半岛节水农业发展现状159
(二)胶东半岛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160
(三)胶东半岛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经验161
第七章 胶东半岛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模式163
一、胶东半岛水资源开源工程模式163
(一)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南水北调工程163
(二)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库工程166
(三)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农业雨水利用工程176
二、胶东半岛农业节水工程模式177
(一)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类型与特征177
(二)农艺节水技术类型与特征180
(三)农田灌溉信息化系统工程180
三、胶东半岛典型地区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模式182
(一)烟台市主要拦蓄工程183
(二)烟台市主要节流工程184
(三)烟台市主要开源工程185
第八章 胶东半岛海水入侵地区大沽夹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调控187
一、大沽夹河流域区域概况与水文特征187
(一)区域地质概况187
(二)水文特征188
(三)大沽夹河流域河道基本特征189
二、大沽夹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189
(一)大沽夹河水环境调查189
(二)大沽夹河下游地下水超采漏斗192
(三)大沽夹河下游地区的地下水化学场的变化193
三、大沽夹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194
(一)生态健康评价数据来源194
(二)生态健康评价指标195
(三)生态健康评价模型196
(四)生态健康等级标准197
(五)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调查结果197
(六)大沽夹河生态健康评价结果201
四、大沽夹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202
(一)计算方法202
(二)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203
(三)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综合分析204
五、大沽夹河下游河口海岸环境的生态改善与治理205
(一)大沽夹河水资源梯级开发工程205
(二)大沽夹河的防洪工程206
(三)大沽夹河的环境改造与绿化美化工程206
(四)大沽夹河流域的地下水保护体系207
(五)大沽夹河下游地下水库库区水体置换与回灌补源工程213
第九章 胶东半岛海水入侵地区河流入海口生态修复工程222
一、河流湿地修复工程生态学及河流生态修复技术222
(一)河流湿地修复工程生态学原理222
(二)河流湿地修复工程生态修复技术223
二、龙口黄水河入海口生态修复工程——湿地公园建设226
(一)龙口市黄水河湿地公园建设思路227
(二)湿地公园功能分区229
(三)湿地公园用水方案论证232
(四)湿地公园绿化工程237
三、夹河入海口生态修复工程——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237
(一)夹河入海口生态公园的发展与总体布局238
(二)夹河综合整治工程——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240
(三)夹河下游地区海水入侵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综合治理效果248
第十章 胶东半岛海水入侵地区滨岸生态护坡技术257
一、滨岸生态护坡的类型与发展257
(一)生态护坡及其优势257
(二)传统生态护坡的常见类型及其优缺点260
(三)滨岸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261
二、滨岸生态护坡的新材料、新结构及其应用261
(一)生态护坡较为适宜的材料261
(二)土工格室碎石土生态护坡结构262
(三)蜂巢格网生态护坡结构263
(四)三维土工网垫护坡265
(五)以植物为主体结构的生态护坡技术与应用267
(六)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与应用268
(七)生态袋挡墙护坡技术与应用273
三、海水入侵地区滨岸生态护坡植被抗剪性能研究275
(一)根-土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实验275
(二)根-土复合体护坡作用的原理276
(三)研究区概况277
(四)试验方案278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287
(六)试验结论294
四、海水入侵地区滨岸生态护坡的技术方法与修复要点296
(一)滨岸生态护坡的原则与方法296
(二)生态护坡植物群落的选择299
(三)河口海岸生态护坡修复要点301
参考文献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