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球化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球化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878362.jpg)
- (法)阿尔莱格勒(Claude-Jeanallegre),(法)米夏德(G.Michard)著;支霞臣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教80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球化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作为一个化学体系的地球1
1.1.太阳系内的地球1
1.2.时间尺度1
1.3.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总化学成分2
原序6
目录6
1.4.3.硅酸盐7
1.4.5.Fe-Ni合金7
1.4.4.碳的聚合物7
1.4.1.简单分子7
1.4.2.简单固体7
1.4.太阳系的化合物:宇宙矿物7
英译本序(节译)8
1.5.地球的化学组成8
1.5.1.大气圈8
1.5.2.水圈9
1.5.4.岩石圈10
1.5.3.生物圈10
1.6.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12
1.7.作为化学工厂的地球14
第二章 岩石圈的相平衡18
2.1.变质平衡18
2.1.1.变质地体的一般特征18
2.1.1.1.变质岩的共生组合19
2.1.1.2.变质带的存在19
2.1.2.变质相的热力学解释21
2.1.3.变质相图测定21
2.1.4.结论、变质作用的一般特征24
2.2.硅酸盐岩浆的相平衡25
2.2.1.玄武岩和花岗岩25
2.2.2.花岗岩的成因、实验结果、相图研究26
2.2.2.1.钠长石-钙长石体系26
2.2.2.2.石英-钾长石体系28
2.2.2.4.复杂的二元体系30
2.2.2.3.钠长石-钾长石体系30
2.2.2.5.总压力和流体(H2O)压力32
2.2.2.6.三元体系二氧化硅-钠长石-正长石32
2.2.2.7.实验结果和野外观察比较34
2.2.3.玄武岩的成因35
2.2.3.1.玄武岩的演化和分离结晶作用35
2.2.3.2.玄武岩浆的成因37
2.2.3.3.夏威夷和A.D.麦克唐纳模型39
2.2.3.4.里特曼-久野关系40
2.3.岩浆作用或变质作用,它们出现的条件43
第三章 水圈中的化学平衡46
3.1.水圈中的化学反应46
3.1.1.反应的分类46
3.1.2.天然水中的酸-碱反应48
3.1.2.1.主要因素48
3.1.2.2.碳酸盐体系50
3.1.2.3.碱度51
3.1.2.4.几种天然环境的pH值53
3.1.2.5.pH值对元素活动性的影响53
3.1.2.6.结论53
3.1.3.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5
3.1.3.1.天然水中主要的氧化还原对55
3.1.3.2.含气环境55
3.1.3.3.还原环境57
3.1.3.4.地表氧化-还原现象的总图象57
3.1.3.5.氧化-还原状态对元素活动性的影响58
3.1.4.络合物的形成作用59
3.1.4.1.海水中主要离子的缔合作用59
3.1.4.2.微量离子中络合物的形成作用60
3.2.海水中方解石饱和度研究61
3.2.1.海水中的活度系数61
3.2.2.视常数作为S、T、P函数的变化64
3.2.3.海洋“碳酸盐”体系的实验研究64
3.2.4.方解石和文石66
3.2.5.海洋中钙的平衡68
第四章 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异70
导言70
痕量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70
4.1.岩浆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分异作用71
4 .1.1.岩浆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分配模型71
4.1.1.1.分离结晶模型72
4.1.1.2.部分熔融模型73
4.1.1.3.混合作用模型77
4.1.2.分配系数的测定77
4.1.3.自然界K/Rb比值的变异79
4.1.4.稀土元素的分异81
4.1.4.1.科里尔等人所作的图(1963)81
4.1.4.2.铕和铈81
4.1.4.3.基性地球岩浆的成因83
4.1.5.1.使用科里尔等人(1963)的图85
4.1.5.过渡族元素85
4.1.5.2.晶体场理论86
4.2.沉积物中痕量元素的捕集89
4.2.1.许多元素从海水中直接沉淀的不可能性89
4.2.2.缺氧环境中的沉淀作用90
4.2.3.挟带过程91
第五章 元素迁移的不可逆过程94
导言94
5.1.2.活动元素和惰性元素95
5.1.不可逆地球化学过程中元素迁移的估价95
5.1.1.概论95
5.1.3.第二种赫尔杰森方法98
5.2.箱式模型102
5.2.1.居留时间概念102
5.2.2.海洋模型105
5.3.化学扩散-反应偶合108
5.3.1.概论108
5.3.2.圣巴巴拉盆地间隙水中硫酸盐的分布109
5.3.3.扩散作用和分配系数111
5.4.海洋深处锰的沉积113
第六章 轻同位素的分馏作用116
导言116
6.1.关于同位素天然分馏的证据117
6.2.同位素分馏的模型119
6.2.1.平衡分馏作用119
6.2.2.动力分馏作用122
6.2.3.动力分馏作用向平衡分馏作用的转变:同位素交换作用123
6.3.θ和α之间的关系124
6.3.1.开放环境124
6.3.2.封闭环境124
6.4.硅酸盐的O28/O16同位素组成和地质温度计125
6.5.硫化物矿床的S32/S34同位素组成128
6.6.水循环作用和有关的同位素分馏的一些方面130
6.6.1.云和降水的同位素分馏作用130
6.6.2.冰川第四纪气候的同位素记录133
6.6.3.原生水134
6.6.4.热液矿床成因中大气水-岩浆的相互作用135
第七章 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成因同位素的分馏作用138
导言138
7.1.放射性体系演变的普遍方程142
7.1.1.积分条件的评述145
7.1.1.1.封闭体系145
7.1.1.2.只丢失元素而不获得任何元素的体系146
7.1.1.3.恒定地获得物质而不丢失物资的环境146
7.2.函数G(t)和J(t)的求值与钾-氩时间尺度147
7.2.1.G(t)值的测定147
7.2.2.J(t)求值150
7.3.变质作用中锶同位素的再平衡150
7.4.在富含放射成因元素体系中该元素的丢失和锆石的U-Th-Pb年代学155
7.5.地幔的性质和演化161
7.6.花岗岩中(Sr87/Sr86)和(Pb206/Pb204)初始比值的演化与大陆的形成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