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面-车辆系统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贝克(M.G.Bekker)著;《地面—车辆系统导论》翻译组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4460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73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面-车辆系统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面1
第一章 测量地面值的技术和仪表1
一般背景1
在均匀和不均匀土壤中用的贝氏仪3
细粒土壤用的圆锥穿入仪12
空投圆锥穿入仪14
圆锥指数和贝氏值15
土壤湿度17
土壤密度19
泥浆的粘度19
冰的强度20
植被的强度21
地面障碍和不平度22
第二章 垂直应力-应变关系的评定29
载荷-沉陷曲线的几何学29
穿入试验提供的资料和误差37
仪表和土壤局部的随机不均匀性的影响40
曲线拟合和内插的影响47
平板形状的影响62
平板的临界尺寸和最小载荷67
土壤变形速率和动力加载的影响68
土壤普遍不均匀性和成层性的影响75
第三章 水平应力-应变关系的评定99
载荷-剪切曲线的几何学99
剪切试验提供的资料103
仪器类型的影响104
剪切板形状和尺寸的影响106
土壤表面结构和成层性的影响113
变形速率的影响116
曲线拟合和内插的影响117
第四章 土壤在水平和垂直载荷下的复合载荷-变形关系122
滑动沉陷和水平变形122
滑动沉陷和垂直载荷126
车辙深度128
垂直载荷和沉陷129
第五章 反复加载和沉陷129
水平载荷和沉陷134
反复加载中的不均匀性和土壤成层性137
第六章 地表几何学139
地表几何和车辆失效模式139
地面不平度、离散值和连续值141
障碍轮廓、间隙失效模式和倾复失效模式141
顶起失效的障碍条件144
栽头失效的障碍条件150
地面不平度的广义谐波分析158
不可越过的障碍和迂道的统计学167
障碍间的自由路径和车辆的超出量177
地表不平度的近-微观特征对越野行驶的影响178
第七章 地面物理值和几何值的分布和变化180
土壤物理值和湿度180
土壤物理值的时间性变化190
土壤物理值和地面状态规范197
土壤物理值的空间性变化200
土壤物理值组的结构207
土壤强度随深度的变化212
地表障碍的形态学213
地表障碍的几何学和地形学评定223
坡度的评定231
地表的功率谱密度235
植被障碍245
第八章 地面值的取样和分类250
地面取样目的、范围和一般方法250
地表几何值取样253
土壤物理值取样266
地表的分类271
地面值的像片判读275
土壤的可行驶性和分类282
绘制地面值地图297
越野行驶地理学303
符号表310
参考文献312
任务的涵义329
第一章 车辆的任务及构型329
第二篇 车辆329
货运规范331
功用规范334
车辆-土壤工作机械组合的功用规范338
车辆运用的空间和时间规范346
任务的限制351
车辆的构型356
车辆构型诸要素间的关系359
被牵引的刚性轮、运动阻力及沉陷372
第二章 土壤-车辆关系的基本模型372
被牵引的充气轮胎的充气压力、压实阻力及沉陷376
驱动轮:挂钩牵引力,运动阻力和沉陷382
轮子的推土阻力387
串联轮,重复通过390
重复通过中的滑动沉陷396
当前土壤-轮子研究的趋势397
土壤-轮子关系中的输入误差405
轮子模型,误差评定中的因次分析409
在泥泞的及被淹没的地面上的轮子414
履带、运动阻力、挂钩牵引力、沉陷、滑动415
步行机构424
水中及陆地上的螺旋驱动429
第三章 车辆动态特性模型434
转换函数、牛顿和拉格朗日方程434
乘坐舒适性和货物安全性441
方向控制和稳定性451
列车式车辆的动力性能461
设计参数和车辆动力学470
越障动力学和能量消耗474
车辆动力学中的人的因素481
第四章 车辆性能模型486
车辆内部损失及车辆部件效率486
加速及制动496
越障静力学;台阶及壕沟501
越障几何学;车辆的坡度-高度函数512
越障几何学中的比例效应521
越过障碍的概率525
车辆的坡度-高度性能的分类及效率527
转弯时车辆超出量529
功率、速率、燃料消耗及行动范围537
挂钩牵引力/重量比值,滑动及沉陷545
水陆两用车辆性能模型550
性能的综合指标552
第五章 根据给定的任务及环境选择车辆构型561
地面-车辆系统分析561
车辆形式、尺寸、重量、功率的确定564
按平均载荷估计燃料消耗和活动范围575
重量、载重量和运输效率的细致考查579
轻捷性的评定582
用综合指标确定性能和效用586
成本计算、可靠性及维保性588
初步最佳化和确定部件设计592
构型选择过程的次序597
收集现代技术水平的方程和输入数据599
计算机程序601
评定统计模型608
第六章 车辆或部件构型的评定619
设想与发明的探讨619
鉴定显著特征、效益及问题范围620
历史分析623
任务和环境的鉴定626
选择备选方案628
运用及成本-效果分析631
自动车辆技术前景一般预测644
第七章 地面-车辆系统评定的进行644
越野行驶前景的一般预测651
研究规划、目的和步骤655
组织与管理663
运动性试验和满足用户的要求668
设备和费用676
研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685
符号表692
参考文献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