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颅脑疾病X刀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颅脑疾病X刀治疗学
  • 杨开军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629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颅脑疾病X刀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放射生物学理论1

第一节 正常组织的增殖动力学和放射反应1

一、细胞增殖周期1

二、细胞增殖周期的放射敏感性1

三、正常组织的增殖动力学2

四、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影响2

五、正常组织分次照射的放射敏感性4

第二节 肿瘤生长和增殖动力学7

一、肿瘤生长的分期7

二、肿瘤的克隆源性细胞9

三、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9

四、肿瘤细胞群动力学9

第三节 肿瘤对放射线的反应9

一、肿瘤对放射线的反应9

二、肿瘤细胞群10

三、照射后的血管损伤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10

四、分次照射和肿瘤11

五、肿瘤的临床情况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11

六、照射后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恢复与生长12

第四节 现代放射生物学模型12

一、经典放射生物学模型12

二、现代放射生物学模型13

第二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理论15

第一节 临床放射生物学基本概念15

一、放射线的生物效应15

二、细胞存活曲线15

三、组织及肿瘤放射效应17

四、LET和相对生物效应18

五、治疗比19

六、放射效应预测19

第二节 分次照射组织的反应20

一、亚致死损伤的修复20

二、再增殖22

三、肿瘤内细胞增殖周期的再分布24

四、分次照射时的再氧合24

第三节 生物物理修饰效应25

一、影响剂量率效应的因素26

二、剂量率效应的临床应用29

第四节 时间、剂量、分次的修饰29

一、超分次治疗30

二、加速治疗31

三、加速超分次32

第五节 时间、剂量、分次数学模型32

一、名义标准剂量32

二、线性—二次模式33

第六节 高LET照射修饰效应35

一、传能线密度35

二、相对生物效应35

三、LET与RBE的关系36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放射反应37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放射的敏感性37

一、神经元37

二、胶质细胞38

三、血管和血脑屏障38

第二节 大脑对辐射的反应39

一、大脑的放射耐受性和放射性脑损害39

二、病理变化40

三、照射后的生物化学变化41

四、中枢神经系统辐射反应的临床分期41

五、神经心理变化43

六、联合治疗所致的弥漫性白质损害/脑白质病。44

第三节 脊髓的放射反应44

第四节 影响神经组织辐射反应的各种因素46

一、物理因素46

二、生物学因素47

三、展望48

第四章 现代放射肿瘤学的研究进展52

第一节 放射与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52

一、辐射与细胞周期52

二、放射诱导与基因表达和信息通路的变化53

三、信息传递的变化53

四、肿瘤微环境效应54

第二节 程序化死亡与肿瘤的放射治疗54

一、程序化细胞死亡概念的提出54

二、PCD的形态学特征55

三、PCD的生化特性56

四、细胞凋亡的启动与早期信号57

五、基因与程序化死亡调控58

六、研究PCD的方法60

七、PCD与肿瘤放射治疗61

第五章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概况与发展历史67

第一节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历史67

一、γ刀的发展67

二、X刀的发展68

第二节 X刀放射外科70

一、直线加速器技术70

二、X刀放射外科的特殊要求72

第三节 γ刀放射外科76

一、γ刀的构成77

二、靶区的立体定位78

三、计算机辅助等剂量计划系统80

四、治疗的精确度80

五、质量保证80

六、放射外科计划系统81

七、临床适应证81

第四节 重荷电粒子放射外科82

一、荷电离子线的物理特性82

二、线束截面剂量分布的描述83

三、Bragg峰方法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84

四、应用射线平台区的立体放射治疗85

五、新进展与未来方向86

第六章 放射物理学基础90

第一节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90

一、光子与物质作用的四种过程90

二、三种吸收的相对重要性92

三、指数吸收定律93

第二节 射线的质与量93

一、高能X射线能量的确定94

二、临床上常用的量94

三、X刀剂量学中常用术语95

第三节 放射源的物理特性及应用方法97

一、放射线的种类97

二、电子感应加速器98

三、电子直线加速器100

四、电子回旋加速器105

五、性能比较106

第七章 X刀治疗相关的神经影像学108

第一节 计算机X射线体层摄影108

一、CT的原理108

二、CT图像的分析109

三、X刀治疗定位的CT扫描111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术113

一、MRI的成像原理113

二、MRI成像机的组成114

三、磁共振造影增强扫描115

四、X刀治疗定位的MRI扫描115

第三节 脑血管造影术116

一、脑血管造影的方法117

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17

三、X刀治疗定位的脑血管造影118

第八章 X刀治疗物理数据测量与质量控制121

第一节 X刀物理数据测量方法121

一、剂量仪介绍121

二、吸收剂量测量124

三、组织最大剂量比(TMR)130

第二节 X刀治疗质量控制133

一、准直器的精度133

二、直线加速器旋转的精度对X刀治疗的影响134

三、治疗床的旋转精度对X刀治疗的影响134

四、Winston-Lutz检验135

五、人体不均匀头模的验证136

六、治疗计划物理数据的验证137

第三节 X刀治疗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138

一、X刀治疗系统的基本配置138

二、X刀治疗系统的安装调试139

三、X刀治疗中加速器常见故障的处理140

第四节 X刀治疗的实施141

一、X刀治疗实施的内容要求141

二、X刀实施的总体步骤141

三、实施方法142

四、X刀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144

第九章 X刀治疗相关的定向系统146

第一节 普通立体定位术146

一、普通立体定位术的基础概念146

二、FY85Ⅱ型大型定向仪147

三、普通定位术的Leksell定向仪148

第二节 CT立体定位术149

一、坐标转换方法149

二、靶点的立体定位150

第三节 MRI立体定位术150

一、消除定位器中的含磁性部件151

二、参考标志物151

三、MRI靶点的定位152

第四节 BRW定位系统153

一、定位系统的硬件部分153

二、BRW血管造影定位架154

三、BRWCT定位架154

四、BRW头环CT床头适配器155

第五节 用于分次X刀治疗的无创定位架156

一、无创、可重复头架156

二、分次X刀治疗的应用现状157

三、分次X刀治疗的优势158

第十章 放射外科的治疗计划与治疗步骤159

第一节 X刀治疗计划的制定与优化159

一、计算机屏幕上常见术语的解释159

二、X刀治疗计划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各功能键的解释160

三、多个等中心点的设置161

四、照射弧的调整162

五、治疗计划的优化原则163

第二节 X刀治疗的基本步骤164

一、安装头架164

二、采集影像学资料165

三、勾画病灶及相邻脑重要结构165

四、制定X刀治疗计划166

五、校验机器等中心点,核查直线加速器工作状态166

六、治疗病人166

第十一章 颅内肿瘤及其常规放射治疗174

第一节 颅内肿瘤概论174

一、颅内肿瘤分类174

二、病理175

三、临床表现175

四、诊断176

五、治疗176

第二节 颅内肿瘤的常规放射治疗177

一、放射物理概论177

二、放射生物学概念178

三、临床应用179

第三节 提高放射治疗疗效的途径181

一、高LET射线181

二、时间剂量分割182

三、加热放疗183

四、化学放疗184

五、氧效应的应用185

第十二章 脑血管畸形的X刀治疗187

第一节 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概述187

一、脑血管畸形的发生机理和分类187

二、AVM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188

三、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189

四、脑动静脉畸形的常规治疗方法192

第二节 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92

一、实验及病理生理学研究193

二、X刀治疗AVM适应证的选择193

三、影像采集方法和靶区的确定193

四、治疗计划的设计194

五、治疗结果的随访195

第三节 X刀治疗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196

第四节 选择X刀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优势及评估198

一、X刀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优势198

二、X刀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限制及问题199

第十三章 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203

第一节 脑转移瘤的临床特征203

一、发病情况203

二、临床症状204

三、诊断检查204

第二节 脑转移瘤的常规治疗204

第三节 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技术205

一、适应证205

二、治疗计划206

第四节 放射外科疗效评价206

第五节 放射外科治疗的并发症209

一、急性并发症209

二、亚急性并发症210

三、慢性并发症210

第十四章 脑胶质瘤的X刀治疗212

第一节 脑胶质瘤的临床概述212

一、发病率212

二、临床表现213

三、诊断214

四、脑胶质瘤常规的治疗方法214

第二节 脑胶质瘤X 刀治疗的适应证和相对禁忌证216

一、适应证216

二、相对禁忌证216

第三节 治疗计划设计原则216

一、治疗靶体积的确定216

二、剂量与靶体积的关系217

三、X刀治疗计划设计要点218

第四节 治疗效果评价及随访218

一、X刀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临床评价218

二、胶质瘤X刀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220

三、功能成像检查220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221

一、X刀治疗脑胶质瘤的常见并发症221

二、并发症的防治222

第六节 脑胶质瘤X刀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关系222

一、X刀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关系223

二、X刀治疗与普通放射治疗的关系223

三、X刀治疗与化学治疗的关系223

四、X刀治疗与放射增敏剂224

第七节 脑胶质瘤治疗的进展224

一、单克隆抗体技术治疗胶质瘤224

二、转基因治疗225

三、其他新方法225

第十五章 垂体腺瘤的X刀治疗227

第一节 垂体腺瘤总论227

一、解剖生理227

二、发病率和分类228

三、临床表现228

四、垂体瘤的诊断229

五、垂体瘤的常规治疗229

第二节 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30

一、X刀治疗垂体瘤的适应证230

二、X刀治疗垂体瘤的禁忌证230

第三节 X刀治疗垂体腺瘤计划设计231

一、肿瘤靶体积和毗邻重要结构的确定231

二、放射敏感性和剂量耐受232

三、X刀治疗垂体腺瘤治疗计划设计要点233

四、质量控制234

第四节 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评价及随访235

一、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评价235

二、随访236

第五节 X刀治疗垂体腺瘤相关问题探讨236

一、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定位问题236

二、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剂量梯度问题237

三、垂体腺瘤X刀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关系237

四、X刀治疗与内分泌功能调节237

第六节 垂体腺瘤X刀治疗的研究展望237

第十六章 颅底肿瘤的X刀治疗239

第一节 颅底肿瘤的解剖与外科治疗239

第二节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240

第三节 听神经瘤的治疗242

一、γ刀治疗的疗效242

二、X刀治疗的疗效244

三、治疗学探讨245

第四节 颅底脑膜瘤的治疗246

一、放射外科治疗的效果246

二、治疗学探讨247

第五节 其他颅底肿瘤的治疗248

第六节 脑干及颅神经的放射耐受性248

第十七章 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放射外科治疗252

第一节 帕金森病的放射外科治疗252

第二节 疼痛的放射外科治疗254

第三节 强追症和焦虑症的放射外科治疗255

第四节 癫痫的放射外科治疗256

第十八章 儿童颅内疾病的X刀治疗260

第一节 儿童颅内肿瘤的发病概要261

第二节 儿童颅内肿瘤的放射治疗261

一、儿童颅内肿瘤的放疗适应证261

二、儿童颅内肿瘤放疗剂量选择262

第三节 儿童颅内疾病的X刀治疗262

一、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的X刀治疗262

二、儿童颅内肿瘤的X刀治疗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