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会计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会计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866965.jpg)
- 陈今池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0529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会计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会计的职能和范围3
一、会计的定义3
二、会计的职能和范围5
第二节 会计理论的性质和作用10
一、会计理论的一些基础概念10
二、会计理论的性质和作用16
第三节 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19
一、描述性方法19
二、规范性方法20
三、决策法20
四、社会经济福利法21
一、会计理论的起源24
第一节 会计理论的起源24
第二章 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24
二、意大利记账法所包含的会计理论25
第二节 会计理论发展的停滞时期26
第三节 近代会计理论及其发展因素27
一、工业革命的影响27
二、政府课征所得税的影响29
三、有限责任股份公司的影响29
第四节 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30
一、影响现代会计理论发展变革的几个重要因素31
二、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34
第三章 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45
第一节 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45
一、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45
二、会计理论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49
第二节 会计目标50
一、会计信息的用途52
二、向哪些人提供会计信息53
三、什么是有用的会计信息54
第三节 会计假设55
一、会计主体假设56
二、连续经营假设57
三、会计划拟设58
四、货币计量假设59
第四节 会计概念61
一、经济业务62
二、资产62
三、负债63
四、业主产权64
五、收入65
七、收益66
六、费用66
第五节 会计原则67
一、输入导向会计原则68
二、输出导向会计原则74
第二部分 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理论81
第四章 传统会计的特点和报表结构81
第一节 传统会计的特点81
一、传统会计的主要特点81
二、对传统会计的辩护意见84
三、对传统会计的批评意见86
第二节 传统会计的报表结构88
一、以损益表为中心的报表环接观念90
二、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的报表环接观念91
三、非环接观念92
一、收益的定义95
第一节 损益表95
第五章 主要会计报表95
二、营业收入的确认96
三、费用的确认98
四、营业收益和非营业收益的计列100
五、每股净收益的计算103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104
一、资产的确认和计量105
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110
三、业主产权的确认和计量112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113
一、现金流量表与资金流量表的区别113
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116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119
四、编制现金流量表所依据的基础观念119
一、收益的性质121
第一节 收益的性质和作用121
二、收益的作用122
一、会计收益概念124
第六章 收益的计量124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收益概念124
二、经济收益概念126
第三节 收益的确认和计量129
一、收益的内容129
二、收益的确认134
三、收益的计量135
第七章 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139
第一节 收入的确认139
一、营业收入的性质139
二、营业收入的确认规则142
三、营业收入的确认基准144
一、费用的性质147
第二节 费用的配比147
二、费用的确认规则150
第八章 资产计价155
第一节 资产的性质155
一、资产的定义155
二、资产的性质155
第二节 资产的确认规则158
一、资本确认规则的意义158
二、传统会计的资产确认规则158
第三节 资产的计价160
一、资产计价的目标160
二、资产计价的基准162
一、流动资产的定义176
三、流动资产的分类176
第一节 流动资产的性质和分类176
第九章 流动资产176
二、流动资产的性质177
第二节 存货的计价181
一、存货计价的目标181
二、存货的计价基准182
第三节 存货成本的分配186
一、存货成本分配的目标187
二、存货流转假设和存货成本分配方法188
第十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192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分类192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192
二、固定资产的性质192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192
一、固定资产计价的目标193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计价193
二、固定资产价值的构成内容194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基准197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折旧200
一、折旧的性质200
二、各种折旧方法的评价202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208
一、无形资产的性质和分类208
二、无形资产的计价209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211
第十一章 负债和业主产权213
第一节 负债的性质和计价213
一、负债的性质和分类213
二、负债的确认规则215
三、负债的计价217
第二节 业主产权的性质和计量220
一、业主产权的性质和分类220
二、业主产权的计量225
第三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231
第十二章 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231
第一节 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经济背景231
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231
二、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变动情况233
三、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234
四、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过程237
第二节 物价变动会计的类型237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定义237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类型238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目标241
第三节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241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假设243
三、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概念244
四、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原则247
第四节 物价变动会计的应用情况249
第十三章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253
第一节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和作用253
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253
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作用254
三、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缺点256
第二节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情况257
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257
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258
第三节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259
一、划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260
二、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非货币性项目金额263
三、计算货币性项目所发生的损益265
四、编制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267
第十四章 现时成本会计272
第一节 现时成本会计的特点和作用272
一、现时成本会计的特点272
二、现时成本会计的特点276
三、现时成本会计的缺点277
第二节 现时成本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情况278
一、现时成本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278
二、现时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279
第三节 现时成本会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288
一、现时成本会计的会计程序288
第一节 变现价值会计的特点和作用290
二、现时成本会计的会计方法290
三、现时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294
第十五章 变现价值会计299
一、变现价值会计的特点299
二、变现价值会计的作用301
三、变现价值会计的主要缺点302
第二节 变现价值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情况302
一、会计学家的支持意见303
二、会计学家的批评意见308
第三节 变现价值会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310
一、变现价值会计的会计程序310
二、变现价值会计的会计方法311
第一节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319
一、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319
第十六章 人力资源会计319
第四部分 会计理论的新领域319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情况320
第二节 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和作用323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323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324
第三节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327
一、人力资源会计所依据的经济理论327
二、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333
第四节 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338
一、历史成本法人力资源会计338
二、现时重置成本法人力资源会计340
三、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源会计341
四、价值法人力资源会计341
第十七章 社会责任会计346
第一节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346
一、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346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347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349
第二节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和作用349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351
第三节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352
一、社会责任会计所依据的经济理论352
二、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355
第四节 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357
一、成本效益法358
二、实支成本法359
三、文字叙述法360
第十八章 国际会计362
第一节 国际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362
一、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362
二、会计国际化的社会经济背景364
第二节 国际会计的内容和作用367
二、国际比较会计368
一、国际业务会计368
三、国际标准化会计369
第三节 各国会计制度类型的划分370
一、会计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370
二、会计制度类型的划分376
第四节 各国会计制度的协调和国际标准化379
一、各国会计制度的协调379
二、各国会计制度的国际标准化382
附录387
一、外国著名会计学家387
二、外国会计专业团体395
三、外国重要会计理论文献403
四、缩略词414
五、英汉会计理论词汇表418
六、英文参考书目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