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403669.jpg)
- 万崇华,许传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7689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247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了解科研——科研概况3
第1章 科学研究概况3
1.1 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3
1.1.1 古代自然科学3
1.1.2 前期近代自然科学4
1.1.3 19世纪自然科学6
1.1.4 现代自然科学7
1.1.5 医学科研的发展8
1.2 科学研究的基本含义与组成要素9
1.2.1 科学研究的基本含义9
1.2.2 科学研究的组成要素10
1.3 科研的任务、特征与分类11
1.3.1 科研的作用和任务11
1.3.2 科研的主要特征11
1.3.3 科研的分类12
1.4 科研的价值与意义13
1.4.1 科研的意义13
1.4.2 科研与社会进步14
第2章 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16
2.1 方法论16
2.1.1 方法论的含义16
2.1.2 方法论的层次17
2.2 科学发现的模式18
2.2.1 归纳18
2.2.2 演绎18
2.2.3 归纳与演绎的比较19
2.2.4 科学环20
2.3 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21
2.3.1 常见的研究方式21
2.3.2 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22
2.4 研究方法的选择及示例24
2.4.1 示例一:适合调查研究的问题24
2.4.2 示例二:适合实地研究的议题25
第3章 科研的基本过程26
3.1 科学研究的基础用语26
3.1.1 研究问题26
3.1.2 概念28
3.1.3 变量29
3.1.4 操作化31
3.1.5 命题34
3.1.6 假设34
3.1.7 理论37
3.2 科研的阶段与过程40
3.2.1 科研的主要阶段40
3.2.2 科研过程的具体步骤41
3.3 案例展示43
3.3.1 案例一43
3.3.2 案例二44
第4章 科研中的道德与伦理46
4.1 科研道德与规范46
4.1.1 科研道德与规范的含义46
4.1.2 科研道德的基本准则46
4.1.3 科研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规范47
4.2 科研中的伦理问题48
4.2.1 科研伦理48
4.2.2 伦理规约51
4.2.3 案例展示53
第二篇 获取科研——科研选题与申报59
第5章 科研选题59
5.1 选题的意义59
5.1.1 决定研究的方向60
5.1.2 体现研究者的水平60
5.1.3 制约研究的过程61
5.1.4 影响研究的质量61
5.2 选题的标准62
5.2.1 重要性62
5.2.2 创新性62
5.2.3 可行性63
5.3 研究问题的来源64
5.3.1 现实社会生活65
5.3.2 个人经历66
5.3.3 相关文献66
5.3.4 实例分析68
5.4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69
5.4.1 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69
5.4.2 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70
第6章 课题申报73
6.1 课题申报的途径与渠道73
6.1.1 国家级课题73
6.1.2 省部级课题80
6.1.3 市厅级课题85
6.1.4 横向课题86
6.2 课题申请书的撰写87
6.2.1 主要构成部分87
6.2.2 申请书撰写88
6.3 课题申请经验90
6.4 实例选编91
6.4.1 实例一: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91
6.4.2 实例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93
第三篇 实施科研——科研设计与实施99
第7章 实验研究概述99
7.1 实验研究的概念与特征99
7.2 实验研究分类99
7.3 实验设计概述101
7.3.1 实验设计的定义101
7.3.2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101
7.3.3 实验设计的要素102
7.3.4 实验设计的原则103
7.3.5 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105
7.3.6 实验设计的分类106
7.4 实例分析107
7.4.1 实例一107
7.4.2 实例二107
第8章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110
8.1 完全随机设计110
8.1.1 完全随机设计的定义110
8.1.2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110
8.1.3 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缺点113
8.2 配对设计114
8.2.1 配对设计的定义114
8.2.2 配对设计的方法114
8.2.3 配对设计的优缺点115
8.3 配伍组设计115
8.3.1 配伍组设计的定义115
8.3.2 配伍组设计的方法115
8.3.3 配伍组设计的优缺点117
8.4 交叉设计117
8.4.1 交叉设计的定义117
8.4.2 交叉设计的方法117
8.4.3 交叉设计的优缺点118
8.5 析因设计118
8.5.1 析因设计的定义118
8.5.2 析因设计的方法119
8.5.3 析因设计的优缺点121
8.6 其他实验设计简介121
8.6.1 拉丁方设计121
8.6.2 重复测量设计121
8.6.3 正交设计122
8.6.4 裂区实验设计122
8.7 实验设计中的样本含量估计123
8.7.1 影响样本含量的要素123
8.7.2 样本含量估计的方法123
第9章 调查研究概述129
9.1 调查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29
9.1.1 调查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29
9.1.2 调查研究的功能与作用129
9.1.3 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131
9.2 调查研究的类型133
9.2.1 应用性调查研究与理论性调查研究134
9.2.2 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135
9.2.3 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139
9.2.4 民意测验和市场调查141
9.2.5 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143
9.2.6 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144
9.3 调查设计的要素与步骤145
9.3.1 调查设计的要素145
9.3.2 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149
第10章 抽样方法155
10.1 抽样的概念与程序155
10.1.1 抽样的概念155
10.1.2 抽样的类型155
10.1.3 抽样的程序156
10.2 概率抽样方法156
10.2.1 概率抽样的设计要点156
10.2.2 简单随机抽样157
10.2.3 系统抽样157
10.2.4 分层抽样158
10.2.5 整群抽样159
10.2.6 多阶段抽样159
10.2.7 PPS抽样161
10.2.8 户内抽样162
10.3 非概率抽样方法162
10.3.1 偶遇抽样162
10.3.2 判断抽样162
10.3.3 定额抽样163
10.3.4 雪球抽样163
10.4 样本含量与抽样误差164
10.4.1 影响样本含量确定的因素164
10.4.2 抽样误差164
10.4.3 样本含量估计164
第11章 问卷设计169
11.1 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169
11.1.1 什么是问卷169
11.1.2 问卷的一般结构169
11.2 问卷设计的原则172
11.2.1 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172
11.2.2 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172
11.2.3 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连的各种因素173
11.3 问卷设计的步骤174
11.3.1 探索性工作174
11.3.2 问卷设计初稿174
11.3.3 试用174
11.3.4 修改定稿并印制175
11.4 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175
11.4.1 问题的形式175
11.4.2 答案的设计176
11.4.3 问题语言及提问方式176
11.4.4 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177
11.4.5 问题的数量与顺序178
11.4.6 相倚问题178
11.5 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179
11.5.1 高质量问卷的标准179
11.5.2 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问卷181
第12章 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186
12.1 资料收集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86
12.1.1 自填问卷法187
12.1.2 结构访问法191
12.2 调查的回收率194
12.2.1 回收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94
12.2.2 回收率的意义195
12.2.3 回收率的标准195
12.3 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196
12.3.1 调查员的一般条件196
12.3.2 调查员的特殊条件196
12.3.3 培训调查员的方法197
12.4 调查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198
12.4.1 合理组建调查队伍198
12.4.2 建立监督和管理的办法及规定199
12.4.3 实地抽样的管理和监控199
12.4.4 实地访问的管理和监控199
12.4.5 问卷回收和实地审核的管理与监控199
第四篇 展示科研——成果发表与申报203
第13章 科研资料录入的整理203
13.1 决定录入方式和软件203
13.1.1 定性资料的录入方式与软件203
13.1.2 定量资料的录入方式与软件205
13.2 人工录入的注意事项208
13.3 数据清理209
13.3.1 数据清理原理209
13.3.2 数据清理的步骤210
13.3.3 数据清理的方法210
13.4 缺失值的处理211
13.4.1 数据缺失产生的原因211
13.4.2 数据缺失的类型212
13.4.3 数据缺失的处理方法212
第14章 科研数据分析方法概述216
14.1 科研数据分析的步骤216
14.1.1 科研数据描述216
14.1.2 统计推断216
14.1.3 统计结果的解释217
14.2 计量资料的描述与推断218
14.2.1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18
14.2.2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20
14.3 计数资料的描述与推断224
14.3.1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224
14.3.2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225
14.4 等级资料的描述与推断229
14.4.1 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检验(Wilcoxon配对法)229
14.4.2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230
14.4.3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231
14.4.4 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Nemenyi法)232
14.5 数据处理中常见错误232
14.5.1 资料类型判断错误232
14.5.2 数理统计条件不符234
14.5.3 实验设计类型的误判235
第15章 科研论文的撰写241
15.1 科研论文的题材及特点242
15.1.1 科研论文的选题242
15.1.2 科研论文的类型242
15.1.3 科研论文的结构244
15.2 科研论文写作的步骤247
15.2.1 确定研究选题与问题247
15.2.2 阅读文献247
15.2.3 收集数据和资料248
15.2.4 拟定写作框架和思路249
15.2.5 撰写论文249
15.2.6 修改论文251
15.2.7 完成论文252
15.3 科研论文一般格式及常见问题253
15.3.1 外文文章的格式规定253
15.3.2 中文文章的格式规定257
15.3.3 论文格式的常见问题259
15.4 科研论文的表达方法及其注意事项260
15.4.1 科研论文的用语规范260
15.4.2 科研论文用语的常见错误260
第16章 文献综述的撰写262
16.1 文献综述的含义与作用262
16.1.1 文献综述的含义262
16.1.2 文献综述的特点262
16.1.3 文献综述的作用263
16.2 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与要求264
16.2.1 自然科学文献综述的格式与要求264
16.2.2 社会科学文献综述的格式与要求265
16.3 文献综述的撰写266
16.3.1 文献综述撰写步骤266
16.3.2 文献综述撰写注意事项267
16.4 系统综述268
16.4.1 系统综述的内涵268
16.4.2 系统综述的优缺点269
16.4.3 系统综述的步骤269
16.4.4 结语271
16.5 综述节选271
第17章 科研论文的发表275
17.1 期刊的分类与评价工具275
17.1.1 期刊分类简介275
17.1.2 国内外期刊评价工具介绍276
17.2 科研论文的投稿和发表过程279
17.2.1 科研论文投稿的选择与方式279
17.2.2 科研论文的发表280
第18章 科研成果的申报与应用284
18.1 科研成果概况284
18.1.1 科研成果的概念与特征284
18.1.2 科研成果的类别284
18.2 科研成果的鉴定与登记285
18.2.1 科研成果的结题和验收285
18.2.2 可以组织鉴定的科研成果范围285
18.2.3 不能申请科研成果鉴定的情况286
18.2.4 医学科研成果的鉴定287
18.2.5 医学科研成果的登记288
18.3 科研奖励288
18.3 1科研奖励概况289
18.3.2 国家级五大科学技术奖289
18.3.3 其他科研奖励290
18.4 专利与著作权290
18.4.1 专利291
18.4.2 著作权291
18.4.3 如何获得著作权292
18.5 成果转让293
18.5.1 著作权转让293
18.5.2 知识产权转让294
附录1 随机排列表295
附录2 随机数字表296
附录3 φ值表297
参考文献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