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建股份制企业的政策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组建股份制企业的政策与实务
  • 金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55545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英语-口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组建股份制企业的政策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股份制企业的起源与发展1

一、股份制的沿革1

(一)股份制的萌芽和产生2

(二)股份公司的形成和普及5

(三)股份公司的发展和变化7

二、国外股份公司的历史和现状11

(一)法国的股份公司11

(二)联邦德国的股份公司16

(三)美国的股份公司23

(四)日本的股份公司37

三、世界著名的证券交易所45

(一)纽约证券交易所46

(二)东京证券交易所48

(三)伦敦证券交易所50

(四)巴黎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苏黎世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52

四、旧中国股份公司的回顾55

(一)旧中国股份公司掠影56

(二)旧中国证券市场一瞥58

五、如何评价股份制——马克思、恩格斯如是说62

(一)股份公司有利于资本集中63

(二)股份公司实现了两权分离64

(三)股份公司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65

(四)股份制度的发展趋势:消灭私有制65

第二章 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再现67

一、拉开股份制序幕67

(一)中华大地上的第一张股票67

(二)第一家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68

(三)中国人民久违了的股票市场正在兴起69

二、中国股份制再现的经济基础7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股份制71

(二)社会化大生产呼唤股份制71

(三)我国工业所有制合理配置呼唤股份制72

(四)庞大的社会资金呼唤股份制74

三、我国股份制的特点75

(一)我国股份制企业所有制基础的多元性76

(二)我国股份制企业利益结构的复杂性76

(三)我国股份制企业试点目标的多层次性77

(四)我国股份制企业组织结构的非单一性77

(五)我国股份制企业分配方式的兼容性78

(六)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划分特点78

四、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的途径80

(一)内部集资股份制企业80

(三)由若干企业共同发起组建股份制企业81

(二)通过企业合并建立新的股份制企业81

(四)通过向社会法人定向招股和社会公开招股建立股份制企业82

(五)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股改制或组建股份制企业82

(六)企业相互参股或交换股票,形成紧密型的股份制企业集团83

(七)与外资合营,建立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83

(八)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种股票),建立有境外法人或自然人参与的股份制企业83

五、全面认识我国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现实意义84

(一)有利于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84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形成、发育85

(三)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落实85

(四)有利于国有资产单一产权制度的改革86

(五)有利于国有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87

(六)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89

(七)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资金91

(八)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92

(九)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93

第三章 股份制企业的类型95

一、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95

(一)公司的概念96

(二)公司的法律特征96

二、无限责任公司98

(一)无限责任公司的性质98

(二)无限责任公司的股份特征99

(三)股东的无限清偿责任99

(四)建立在人际信用基础上的“人合公司”100

三、有限责任公司101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定101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本101

(一)两合公司的二元性质102

四、两合公司102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分配和股东责任102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102

(二)两合公司的基本规定104

(三)股份两合公司104

五、股份有限公司105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征105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功能108

六、股份制企业集团111

(一)股份制企业集团的涵义111

(二)股份制企业集团的结合形式112

(三)股份制企业集团的基本特点113

(四)加入企业集团的途径114

七、母公司、子公司、总公司、分公司和控股公司115

(一)母子公司115

(三)控股公司117

(二)总分公司117

八、股份合作制118

(一)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特点118

(二)股份合作制的持股人与股份119

九、产业型、金融型股份公司120

(一)股份公司多角化经营趋势120

(二)股份公司由产业型向金融型融合122

(三)我国金融型股份制企业的发展122

十、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123

(一)编制股票价格指数的基本依据123

(二)股票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124

(三)研究股票价格指数应注意的问题125

(四)世界上有影响的几种股票价格指数126

(一)发起人资格132

一、公司发起人132

第四章 股份公司的组建与操作程序132

(二)设立方式与注册资本133

(三)发起人协议内容136

(四)发起人责任138

二、申请文件与有关资料的准备139

(一)设立公司的申请书139

(二)设立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43

(三)股份公司章程151

(四)招股说明书164

(五)资产评估报告和资产评估确认通知书170

(六)承销协议书174

(七)项目批准书177

三、设立公司的法定程序177

(一)办理设立公司申请手续177

(二)办理公司筹建登记手续180

(三)发行股票筹集资金181

(四)召集创立会议183

(五)申请登记注册184

第五章 组建股份制企业的产权界定和企业资产评估186

一、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的意义及基本原则186

(一)股份制企业组建中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的意义186

(二)企业资产评估的作用189

(三)企业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191

二、企业资产评估的内容192

(一)固定资产评估的内容193

(二)流动资产评估的内容194

(三)无形资产评估的内容196

三、企业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98

(一)企业固定资产评估的方法198

(二)企业流动资产评估的方法201

(三)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201

四、企业资产评估的机构205

(一)资产评估的机构205

(二)资产评估的人员206

五、资产评估的实际操作程序207

(一)申报立项207

(三)评定估算209

(二)资产清查209

(四)报告资产评估的结果213

(五)验证确认214

六、资产评估报告的实例215

第六章 股东、股权与股权结构221

一、股东221

(一)股东的资格221

(二)股东的权利与义务222

(三)股东与债权人的区别224

(二)股权的含义与种类225

(一)对“股票”含义的理解225

二、股票与股权225

(三)普通股权与优先股权226

(四)A股与B股228

(五)其他股权230

三、股权结构230

(一)我国股权结构的特征231

(二)普通股权结构设置233

(三)特别股权结构设置235

四、组建股份制企业中的股权配置与调整236

(一)股权配置的原则236

(三)股权配置的方法239

(四)股权配置中的难点240

(五)股权调整243

五、股权转让244

(一)转让范围和方式244

(二)股东配股转让246

(三)向第三者配股转让248

(四)增资重置股权249

第七章 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组建与操作252

一、股份合作制的经济特征及适用性252

(一)股份合作制的经济特征253

(二)股份合作制的适用范围与具体形式255

二、股份合作制的组建原则与操作程序262

(一)股份合作制的组建原则262

(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申办程序与审批权限263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界定271

(四)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权结构272

(五)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分配程序274

(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管理体制276

三、股份合作制的发展趋势与前景279

(一)城乡合作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279

(二)集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280

第八章 股份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282

一、股份公司内部管理体制概述282

(一)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282

(二)社会主义股份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284

(一)股东大会的职能287

(二)股东大会类别287

(二)股权配置的方式287

二、股东大会287

(三)股东会议的召集289

(四)股东会议的决议291

三、董事会和董事293

(一)董事会的职能293

(二)初始董事会294

(三)董事会的构成295

(四)董事会的人数296

(五)董事会的决议297

(六)董事会的召开297

(七)董事长298

(八)董事299

(九)董事会内部工作机构301

四、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303

(一)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关系303

(二)总经理的职权304

(三)总经理人选305

五、监事会306

(一)监事会的意义306

(二)监事会的组成306

(三)监事会的职权307

六、党的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308

(一)党组织308

(二)职工代表大会309

(三)工会310

第九章 股份制企业的宏观管理31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家与股份制企业的关系312

(一)国家与股份制企业的基本关系313

(二)企业股份制在宏观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15

(一)国家对股份制企业试点的规划和指导317

二、组建股份制企业过程中的宏观管理317

(二)股份制企业组建中的宏观管理320

(三)国有土地资产的宏观管理322

(四)股票市场发展中的宏观管理324

三、国家对股份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宏观调控326

(一)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326

(二)宏观经济计划的管理328

(三)股票发行与流通的管理329

(四)法律与法规管理331

四、中国股份制企业走向海外332

(一)大陆企业到香港上市333

(二)公司法、证券法及对投资者的保障336

(三)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会计和财务制度337

(四)金融国际化,运行规则统一化339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