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实验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希庭主编;俞文钊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学实验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前言1
第一编 理论1
第一章 引论1
一、心理学研究的三类基本变量1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程式3
三、心理学研究中主试和被试的关系5
四、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8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9
一、选题19
二、文献综述24
三、形成假设28
四、选择研究类型29
五、对变量进行分类31
六、选择被试33
七、制订研究方案35
八、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7
九、得出结论38
十、撰写科研报告39
第三章 实验设计43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43
二、完全随机化设计50
三、随机化区组设计55
四、多因素实验设计58
第四章 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68
一、准实验设计68
二、非实验设计78
第二编 实验87
第五章 感觉87
1.韦伯定律87
2.视觉绝对阈限90
3.视敏度93
4.暗适应96
5.闪烁融合频率98
6.同时对比100
7.马赫带现象102
8.空间频率分析105
9.颜色混合108
10.浦肯野现象110
11.色对比112
12.主观色114
13.色后象117
14.音高阈限121
15.等响度曲线125
16.听觉掩盖127
17.肤觉两点阈130
18.触觉定位与适应132
19.皮肤上的抑制相关134
20.痛阈与耐痛阈测定136
21.重量的等级量表138
22.重量感觉的指数定律140
23.感觉的相互作用141
第六章 知觉145
24.空虚视野效应145
25.图形识别146
26.显示大小与距离148
27.深度知觉150
28.双象与距离知觉153
29.图形掩盖155
30.听觉定向157
31.立体声效应159
32.图形后效162
33.主观轮廓163
34.麦克洛效应166
35.特征检测器168
36.大小常性170
37.形状常性173
38.颜色常性175
39.视错觉178
40.触知觉180
41.运动深度知觉182
42.时间知觉184
43.似动现象187
44.计算机在感知实验中的应用191
第七章 注意195
45.注意的广度195
46.眼动197
47.双眼竞争199
48.双耳分听202
49.注意的集中204
50.注意的分配206
51.活动任务与注意207
52.注意的起伏210
53.选择注意与优势效应211
54.注意的搜寻功能213
55.注意的抗干扰性216
56.注意的稳定性218
57.?的转移220
第八章 ?224
58.遗觉象224
59.瞬时记忆226
60.短时记忆228
61.机械记忆230
62.意义识记232
63.信号检查法分析再认记忆234
64.图形再认237
65.系列重建239
66.遗忘曲线241
67.材料的组织和记忆244
68.集中学习和分布学习246
69.系列学习中的位置效应247
70.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249
71.记忆中信息提取的再度?251
72.检索线索的作用253
73.条件反射255
74.法律学习258
75.计算机在记忆实验中的应用261
第九章 思维264
76.?取概念的?264
77.概念形成的假设?验模型266
78.思维中词的联想269
79.联想链271
80.思维的敏捷度273
81.思维的深度276
82.概括力279
83.推理的气氛效应281
8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284
85.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287
86.问题解决的孕育效应289
87.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292
88.问题解决的昏眩效应294
89.计算机在思维实验中的应用296
第十章 想象和创造300
90.无意想象300
91.再造想象302
92.心理旋转305
93.创造想象307
94.创造力测验309
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315
95.情绪状态的评定315
96.面部表情的辨认318
97.情绪的心率、血压反应321
98.情绪的呼吸反应323
99.情绪反应的稳定性325
100.情绪的皮肤电反应327
101.颜色的情绪色彩330
102.颜色爱好332
第十二章 意志336
103.自制力336
104.意志努力的程度337
105.观察时的意志调节作用339
106.动机冲突341
107.心理的自我调节343
108.生物反馈344
第十三章 运动技能347
109.简单反应时347
110.选择反应时349
111.信息量与反应速度351
112.技能形成过程的分析354
113.动作的协调与稳定性357
114.追踪运动反应359
115.技能的迁移361
116.操作动作的分析363
117.疲劳的测定366
第十四章 个性369
118.兴趣369
119.自我观念372
120.抱负水平378
121.气质类型381
122.性格特质387
123.学习能力测验392
124.音乐能力测验393
125.个性结构的系统分析396
第十五章 儿童心理发展403
126.新生儿感觉的分化403
127.三岁前婴儿动作的发展404
128.三岁前婴儿言语的发展409
129.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411
130.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413
131.儿童判别左右方位的认识发展415
132.儿童对时间认知的发展417
133.儿童对物体运动认知的发展422
134.儿童记忆的发展427
135.儿童辨认汉字字形能力的发展429
136.儿童数列概念的发展432
137.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435
138.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438
139.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441
140.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445
141.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446
142.青少年的学习兴趣448
143.青少年的学习动机452
144.青少年当前的理想455
第十六章 教育心理459
145.消除定势对学习的消极影响459
146.概念的控制掌握461
147.教学中自觉表象活动的作用464
148.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466
149.数学自学辅导教学468
150.教育中奖励作用的消极方面470
151.学生品德自我评价的倾向472
152.矫正儿童不公正行为的短期训练475
153.学生不适当自我评价的纠正477
154.榜样教育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480
155.优秀教师的心理特征483
第十七章 社会心理486
156.社会知觉486
157.社会定型488
158.从众行为490
159.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分析493
160.期望模型495
161.职工的需要497
162.工作满意度测定500
163.团体内的竞争和合作502
164.团体的人际关系505
165.参照交往圈510
166.领导风格512
167.管理坐标图516
168.目标管理法520
169.集体的心理气氛523
170.领导品质的测定527
附录甲 统计公式531
附录乙 统计表557
英文目录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