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洛塔岩溶及其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洛塔岩溶及其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的研究
  • 洛塔岩溶地质研究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新991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洛塔岩溶及其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理地质概述1

第一节 地理1

一、位置、交通1

二、主要地理学数据1

三、地形地势3

四、岩溶水系4

五、气候特征4

第二节 地质概述6

一、地层6

目录12

绪言12

二、碳酸盐岩岩石类型18

三、岩溶化层位27

四、构造形迹30

五、新构造运动46

第二章 岩溶地貌47

第一节 岩溶形态特征47

一、溶沟(槽)47

二、石芽47

三、石林48

四、溶坑、溶缸50

五、漏斗51

六、洼地51

七、盲谷、干谷53

八、峡谷、悬谷53

九、溶丘、丘峰54

十、离峰55

十一、落水洞56

第二节 岩溶地貌类型56

三、垄背洼地57

一、溶丘洼地57

二、丘峰深谷洼地57

四、溶丘深谷58

五、台丘洼地58

六、斜坡沟谷59

七、叠置河谷59

八、低山丘陵60

第三节 第四纪古植物的演变和古气候的变迁60

一、下更新世孢粉组合60

五、全新世孢粉组合62

四、晚更新世晚期孢粉组合62

三、晚更新世早期孢粉组合62

二、中更新世晚期孢粉组合62

第四节 岩溶地貌发育史的探讨63

一、三级岩溶台面的划分64

二、洛塔河谷发育史65

第五节 岩溶地貌发育因素探讨66

一、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加快岩溶地貌景观的塑造与演变具有重要作用66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对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66

三、地质构造对岩溶地貌和岩溶形态的塑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66

四、水流的侵蚀作用对岩溶形态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67

第三章 洞穴68

第一节 洞穴分布特征68

一、洞穴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68

二、洞穴的平面分布特征79

三、洞穴系统的建立80

第二节 洞穴形态80

一、洞体形态分类80

二、洞穴小形态82

第三节 洞穴堆积物84

一、化学沉积物84

二、流水沉积物88

三、重力堆积物90

四、洞穴石膏91

第四节 洞穴气候92

一、洞穴气候分类92

二、典型洞穴气候特征94

三、几点认识96

第五节 洞穴形成演化与利用问题的讨论97

一、洞穴的形成与演化97

二、洞穴资源的利用问题99

二、洞穴形成与发展的构造条件100

一、洞穴形成的主要动力与物质基础100

第六节 对若干控洞因素的认识100

三、崩塌、坍塌在一些洞穴发育中的作用101

四、新构造运动与洞穴成层性103

五、洞穴形成的基本条件103

第四章 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溶蚀性探讨104

第一节 概述104

第二节 岩溶水水化学基本特征106

一、大气降水106

二、沟谷水107

三、洞穴管道水107

四、地下河出口水108

五、土壤层水109

六、岩溶裂隙水109

七、河水110

第三节 水中主要离子的迁移和富集112

一、钙离子的迁移和富集112

二、镁离子的迁移和富集115

三、HCO?的迁移和富集115

一、饱和度116

第四节 饱和度和溶蚀量计算116

四、SO?的迁移和富集116

二、溶蚀量计算117

第五节 水溶蚀性和岩溶发育规律118

一、水中CO2含量来源的讨论118

二、水溶蚀性能与岩溶发育规律120

第五章 岩溶水的赋存与运移特征123

第一节 概述123

第二节 岩溶含水层(组)125

一、岩溶裂隙弱发育的大冶灰岩含水层126

三、溶洞—地下河强烈发育的茅口、栖霞灰岩含水组127

二、溶洞裂隙中等发育的吴家坪灰岩含水层127

第三节 地下河与岩溶泉130

一、地下河的分布特征130

二、地下河系的形成与发育规律142

三、岩溶泉144

第四节 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与运动特征145

一、补给条件与补给方式145

二、径流特征150

三、排泄特征154

四、岩溶水的运动特征156

第二节 岩溶水动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161

一、流量动态161

第六章 岩溶水动态分析161

第一节 概述161

二、水位动态168

三、水质动态168

四、水温动态168

第三节 衰减期流量动态分析169

一、衰减方程169

二、衰减期流量动态分析171

一、块段均衡方程与有效入渗系数178

第二节 均衡分析178

第七章 岩溶水资源评价178

第一节 概述178

二、盆地中、北部均衡方程与蒸发系数180

三、有效入渗系数及蒸发系数计算181

四、均衡分析法的水资源计算184

第三节 相关分析186

一、迴归方程及计算成果186

二、成果分析186

一、具有“直接引水灌溉”意义的开采资源188

二、流量衰减分析188

第四节 衰减分析188

三、相关分析法的总水资源计算188

三、排泄量(Ⅴ)、平均流量(?)的计算及成果分析189

第五节 水质评价191

一、水化学基本特征191

二、水质评价191

第六节 小结194

第八章 溶洼成库的工程地质条件195

第一节 溶洼的渗漏条件分析195

一、溶洼水文地质类型及成库渗漏条件195

二、主要渗漏途径分析197

一、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98

第二节 白家坳溶洼水库198

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渗漏条件初步分析199

三、结语203

第三节 小型溶洼水库204

一、八仙洞溶洼水库群204

二、其它小型溶洼水库207

第九章 岩溶水的开发利用215

第一节 农田水利现状及需水情况215

一、农田水利现状215

一、蓄引并举,蓄、引、提相结合217

二、农田需水量计算217

第二节 岩溶水的开发利用途径217

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综合利用218

三、农田灌溉与水力发电相结合218

第三节 岩溶水的开发利用规划218

第四节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建议229

第十章 结论232

后记236

主要参考文献237

英文摘要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