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与施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与施工](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816307.jpg)
- 陶学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0781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与施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发展简史1
第二节 我国无粘结后张混凝土的发展3
第二章 无粘结预应力梁板性能5
第一节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受弯特性5
第二节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性能7
一、模型板的设计及试验14
第三节 无结粘部分预应力带状布束九柱四板荷载试验14
二、试验结果及分析16
第三章 受弯设计中的基本问题24
第一节 预应力度及裂缝控制要求24
一、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FIP)实用设计建议24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规定25
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的建议26
四、《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27
第二节 无粘结预应力筋摩擦损失28
一、概述28
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摩擦损失30
第三节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无粘结筋的极限应力31
一、概述31
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受弯性能综述34
三、无粘结筋应力设计值计算公式36
第四章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39
第一节 概述39
第二节 常用截面形式39
一、截面的弹性应力分析42
第三节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分析42
二、裂缝截面的应力分析44
三、截面抗弯效率46
第四节 裂缝宽度计算47
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的裂缝计算公式48
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计算50
三、用名义拉应力控制裂缝的方法52
四、裂缝宽度的限制53
第五节 刚度计算55
一、影响刚度的主要因素55
二、刚度计算公式56
第六节 设计步骤63
第七节 构造规定65
第五章 预应力连续结构的设计计算原理67
第一节 概述67
第二节 预应力连续梁的弹性分析68
一、预应力筋为直线配筋68
二、预应力筋为曲线配筋70
三、线性变换和吻合束72
一、曲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74
第三节 预应力引起的等效荷载74
二、折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75
三、常用预应力筋线形及等效荷载75
第四节 荷载平衡法77
一、荷载平衡法的原理77
二、荷载平衡法设计步骤79
第五节 荷载平衡法在超静定结构中的应用80
一、应用举例80
二、应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84
三、荷载平衡法的局限性86
第六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88
第一节 概述88
一、应用简况88
二、材料89
三、结构选型89
第二节 设计原则及设计过程90
一、设计原则90
二、设计步骤91
三、预应力筋用量估算93
第三节 结构设计与计算94
一、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94
二、预应力筋的锚固损失98
三、次弯矩及其计算101
第四节 构造设计和张拉顺序106
一、无粘结筋的并束铺置106
二、锚固区构造设计107
三、锚固区受力及配筋计算110
四、开洞梁洞口构造112
五、张拉顺序的影响113
第七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设计116
第一节 概述116
一、无粘结预应力楼盖体系116
二、板厚度的选择117
三、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119
四、防腐保护120
第二节 平板分析和设计方法121
一、等代框架法121
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123
第三节 平板受弯设计126
一、抗裂验算及裂缝控制126
二、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置127
三、平均预压应力128
四、受弯承载力计算129
五、双向板挠度计算129
六、双向板挠度简化计算方法131
七、边板和角板的构造配筋132
一、无粘结筋对抵抗冲切荷载的有利影响133
第四节 冲切设计计算133
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34
三、锚栓抗冲切配筋138
四、型钢剪力架设计方法140
五、配筋冲切加强措施的限制条件145
第五节 井式梁板结构设计145
一、概述145
二、井式梁板结构布置146
三、井式梁板结构设计149
四、构造措施150
第六节 支撑结构影响和减小约束措施151
一、平面框架用于分析约束作用151
二、减小约束的措施153
第八章 抗震设计和计算155
第一节 概述155
第二节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特点156
第三节 等代框架中楼板计算宽度取值157
第四节 强柱弱梁延性抗弯框架的形成158
第五节 板柱节点不平衡弯矩的传递159
第六节 地震区的应用162
第九章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165
第一节 无粘结筋的制作及质量要求165
第二节 锚具系统及性能要求167
一、概述167
二、单根无粘结筋锚具系统168
三、单根无粘结筋群锚系统171
四、性能要求173
五、锚具效率系数计算174
六、质量检验176
第三节 张拉设备177
第四节 预应力筋下料和编束178
一、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计算178
二、预应力筋下料和编束180
第五节 无粘结筋的铺放及浇筑混凝土181
一、无粘结筋的铺放181
二、浇筑楼板混凝土183
第六节 开洞处理183
一、张拉控制应力185
第七节 施加预应力185
二、张拉伸长值计算186
三、锚固时预应力筋的内缩量187
四、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187
五、曲线筋一端张拉工艺188
六、分批张拉的影响189
七、允许偏差191
第八节 对锚固区的保护191
第一节 高层建筑196
第十章 工程应用实例196
第二节 多层建筑198
第三节 框架及门式刚架202
第四节 储仓204
第五节 地面板207
第六节 锚杆209
附录一 9m×9m柱网双向板设计计算210
附录二 18m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设计计算223
附录三 预应力钢材性能238
附录四 某些后张法锚固体系的若干资料240
参考文献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