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儿童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400484.jpg)
- 刘国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02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儿童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儿童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2
一、儿童发展与心理发展2
二、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6
(一)遗传与环境6
(二)主动性与被动性9
(三)阶段性与连续性10
(四)领域特殊性与普遍性13
(五)关键期与优先习得领域14
三、儿童发展研究的任务和领域15
四、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与教育的关系18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20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1
(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21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3
(三)皮亚杰理论的影响28
二、对皮亚杰理论的后期修缮29
(一)英海尔德的自然主义发展观29
(二)布鲁纳的表征发展观32
(三)认知发展的第五阶段33
三、信息加工的发展观34
(一)帕斯科尔-莱昂的注意潜能说36
(二)凯斯的信息加工阶段论37
(三)西格勒的策略选择模型39
(四)认知复杂性理论41
(五)卡米洛夫-史密斯的表征重述模型43
(六)鲍尔士关于智力毕生发展的双成分模型45
四、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47
(一)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观48
(二)维果斯基对心理发展过程的论述50
(三)维果斯基对发展与教育的论述51
五、有关言语获得和发展的理论52
(一)强调后天学习的理论53
(二)强调先天遗传素质的理论54
(三)建构语法理论56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理论58
一、精神分析理论59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59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论62
二、行为主义的发展观66
(一)条件反射学说66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68
三、认知发展的观点71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观71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75
(三)社会领域理论77
(四)关于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83
四、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观88
(一)亲社会发展理论90
(二)发展资源理论93
五、生物学的发展观95
(一)习性学的发展观95
(二)发展心理生物学97
六、生态学的发展观98
(一)人类发展的生物生态学模型99
(二)人—环境的整体交互作用模型101
第二章 发展研究的方法103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类型104
一、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104
二、大样本研究范式和小样本研究范式106
三、实验研究设计和相关研究设计109
(一)实验研究设计111
(二)相关研究设计112
第二节 发展研究设计的类型116
一、横断研究117
二、纵向研究118
三、群组序列设计119
四、交叉滞后设计121
五、微观发生设计123
第三节 发展研究的过程124
一、问题提出126
二、制定研究方案127
三、分析数据资料,概括主要结果129
四、深度分析主要结果,回应问题提出130
五、得出结论131
第四节 发展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132
一、行为观察法133
(一)实验观察133
(二)自然观察134
二、心理测量技术135
(一)测验法137
(二)访谈法147
(三)问卷法与社会测量技术152
三、生理测量技术155
(一)传统的方法155
(二)电生理技术157
四、其他方法159
(一)文献研究与元分析159
(二)博弈和计算机模拟160
(三)叙事研究与民族志161
第三章 认知发展研究165
第一节 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66
一、感知动作(绘画)的发展166
二、符号与表征发展174
三、注意的发展179
四、记忆的发展181
第二节 言语发展185
一、言语(语音)的发生186
二、语义的发展与双语188
三、语法的发展191
四、语用和语篇理解192
五、幼儿的自我言语195
第三节 概念获得197
一、空间概念与守恒197
二、时间概念与运动201
三、数概念与运算204
四、类别概念206
五、因果概念与生物概念209
第四节 推理与问题解决212
一、推理的早期发生213
二、逻辑推理的发展216
三、问题解决218
四、创造力221
第五节 智力发展225
一、智力与智力测验226
二、智力的发展与稳定性231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研究235
第一节 社会化与社会认知236
一、社会化236
二、性别化240
三、观点采择与元认知245
四、心理理论250
第二节 情绪发展与气质255
一、情绪的早期发生255
二、情绪能力的发展259
三、气质的稳定性与发展262
第三节 亲子互动与依恋265
一、父母卷入度与教养方式265
二、儿童的依恋行为269
三、亲子互动有关的中介与调节273
第四节 同伴经历与社会适应276
一、同伴交往的发展276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278
三、同伴群体的形成282
第五节 道德与亲社会发展285
一、道德发展286
二、亲社会发展291
第六节 人格发展295
一、自我的发展296
(一)自我认知的发展296
(二)自尊的发展299
(三)自我控制301
二、人格特质的发展303
参考文献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