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分析 理论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分析 理论与政策
  • 张一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3865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分析 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3

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

第二节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5

一、萨伊定律5

二、货币数量论6

三、实质利率理论7

四、工资和价格的灵活性8

五、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9

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演变12

一、凯恩斯革命12

二、现代货币主义14

三、供给学派14

四、理性预期学派15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简介16

第一节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6

一、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6

二、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7

三、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8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19

一、国民生产总值19

二、支出法20

三、收入法22

四、生产法24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重要等式25

一、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25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26

三、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27

四、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8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29

一、现行国民收入核算不反映总产出29

二、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映福利状况29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31

第一节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模型32

一、均衡国民收入32

二、消费、储蓄和投资函数33

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37

一、投资——储蓄等式法37

二、总需求——总供给方法41

三、数学模型法44

第三节 政府与国民收入的决定46

一、政府的收支行为46

二、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固定税制47

三、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变动税制53

第四章 产品——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58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59

一、投资需求与利率59

二、IS曲线的推导61

第二节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74

一、货币的含义74

二、货币需求75

三、货币供给82

四、LM曲线的导出83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IS—LM模型93

一、IS—LM模型93

二、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96

三、挤出效应和凯恩斯陷阱97

第四节 价格调整和总需求曲线101

一、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101

二、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101

三、总需求曲线的导出102

第五章 产品——货币市场均衡模型中的政策105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乘数理论105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105

二、线性模型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乘数106

三、非线性模型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乘数108

四、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结构效应110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确定性111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力112

一、财政政策的效力112

二、货币政策的效力115

三、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118

四、古典情况119

五、中间区域122

六、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123

七、政策效力与价格水平126

第六章 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128

第一节 劳动市场均衡128

一、劳动力需求函数128

二、劳动力供给函数132

三、适应性预期方法136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137

五、失业概念及失业种类138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141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141

二、生产函数141

三、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143

四、调整过程的重要性144

五、完全货币幻觉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146

六、一般短期模型的总供给曲线148

七、完全预期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150

八、总供给曲线斜率的代数分析151

九、短期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153

十、货币工资刚性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154

十一、价格水平粘性时的总供给曲线158

十二、总供给曲线的五个阶段160

第三节 产品、货币和劳动力三个市场同时均衡模型161

一、古典主义模型161

二、简单萧条模型165

三、完全货币幻觉模型168

四、一般短期模型173

五、完全预期模型177

六、完全预期模型中的凯恩斯陷阱180

第七章 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政策181

第一节 一般短期模型中的政策效应181

一、一般短期模型中的财政政策效应182

二、一般短期模型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83

三、一般均衡模型中的收入政策效应183

第二节 一般均衡模型中的政策乘数187

一、价格调整对政策效果的影响187

二、政策购买支出乘数189

三、税率乘数195

四、货币政策乘数200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204

一、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204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206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208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213

五、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225

第八章 消费函数理论233

第一节 凯恩斯的绝对消费函数理论及其局限性233

一、凯恩斯的绝对消费函数理论234

二、凯恩斯绝对消费函数理论的局限性236

第二节 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说240

一、最优消费模型240

二、生命周期假说245

三、持久收入假说248

四、相对收入假说253

五、理性预期情况下的前向预期消费函数理论255

六、财富效应与消费函数257

第三节 影响消费支出的其它因素264

一、利率与消费264

二、消费信贷条件与消费265

三、耐用消费品存量与消费265

四、货币幻觉与消费266

五、收入分配、偏好和价格水平预期266

第九章 投资需求理论268

第一节 投资决策法则的理论基础268

一、企业的长期收入最大化269

二、长期效用最大化270

三、投资决定的现值法则的导出272

四、投资的边际效率法则273

五、两种投资决策标准的比较273

六、投资决策的标准与资金的供求275

七、净现值法则和边际效率法则的联系277

第二节 厂商固定投资的决定278

一、新古典投资理论278

二、投资的加速数原理281

三、投资的内部资金理论287

四、投资的q的理论288

五、对固定投资理论的评价289

第三节 住宅投资与存货投资291

一、住宅投资的决定291

二、厂商的存货投资决定293

第四节 投资函数理论的总结:投资,利率与收入296

一、投资函数的完整形式296

二、投资需求中的滞后298

三、IS曲线的变化299

四、等投资曲线和财政政策299

五、投资函数理论的政策含义302

第十章 货币需求理论304

第一节 货币的交易性需求理论的发展304

一、货币交易性需求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再认识304

二、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306

第二节 最优预防性余额需求模型311

一、预防性余额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311

二、最优预防性余额的决定模型313

第三节 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315

一、回归期望模型的贡献与不足315

二、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315

三、资产组合理论的几何分析318

第四节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323

一、个人的货币需求函数324

二、厂商名义货币需求函数的特点325

三、货币流通速度326

第五节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327

一、“货币失踪”之谜327

二、对“货币失踪”之谜的解释328

第十一章 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政策330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330

一、货币含义的变化330

二、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331

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333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344

一、美国的银行体系344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346

三、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351

四、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352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353

一、中介目标的必要性及其条件353

二、中介目标与收入的波动354

三、中介目标的选择356

第四节 货币供给与利率358

一、货币供给函数的变化358

二、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与货币市场均衡360

三、LM曲线的变动361

四、对货币主义的一个批评363

第十二章 开放部门与宏观经济学364

第一节 经常帐户与宏观经济均衡364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364

二、进出口与资本流动的决定367

三、开放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均衡368

四、开放条件下的产品——货币市场均衡369

第二节 资本帐户和宏观经济均衡375

一、国际收支平衡方程375

二、BP曲线的移动378

三、IS—LM—BP模型380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度和经济稳定382

一、汇率制度382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外生价格384

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稳定化政策385

四、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内生价格389

五、存在政策冲突时的国际收支调整措施393

六、盈余的封存或冲销394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度与经济稳定395

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均衡的特点395

二、J—曲线现象397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政策397

四、资本完全流动时的稳定化政策400

五、价格调整与长期均衡402

六、汇率和利率的关系404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407

第一节 通货膨胀407

一、通货膨胀的效应407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413

第二节 菲力浦斯曲线418

一、原始的菲力浦斯曲线418

二、附加预期的菲力浦斯曲线420

三、关于菲力浦斯曲线的争论423

第三节 通货膨胀、就业和产出的动态调整过程425

一、动态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425

二、动态调整:货币扩张426

三、动态调整:财政扩张429

四、滞涨的原因430

第四节 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对策432

一、短期菲力浦斯曲线的政策含义432

二、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对策434

三、降低失业率的政策442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导论446

第一节 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447

一、经济增长的类型447

二、供给均衡与充分就业增长447

三、需求均衡与充分就业增长449

四、充分就业预算差额452

五、经济增长与需求管理政策452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中的存量调整效应457

一、预算差额的货币融资效应457

二、预算差额的债券融资效应464

三、政府的预算差额与国际收支469

四、经济充分存量调整的总结472

第十五章 均衡经济增长理论474

第一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475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定475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476

三、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477

四、自然增长率478

五、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批评479

第二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80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480

二、均衡的资本—劳动比率482

三、储蓄率的作用485

四、均衡时的投资和消费486

五、收入份额487

六、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新古典模型488

七、最优增长与黄金积累率491

八、新古典模型中的多重均衡493

第三节 变动储蓄率下的经济增长模型494

一、古典储蓄函数下的经济增长模型494

二、新剑桥储蓄函数下的经济增长模型497

三、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与经济增长模型498

结束语:宏观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501

主要参考文献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