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公务员依法行政知识读本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公务员依法行政知识读本 下
  • 钟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ISBN:750444273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636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16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公务员依法行政知识读本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关于行政管理和机构改革的目标、地位与作用3

一、改革的目标和意义3

第一篇 邓小平依法行政理论3

第一章 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3

二、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7

三、体制改革有利于选拔人才8

一、建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12

第二节 关于党政关系12

二、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13

三、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要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15

一、权力不宜过分集中17

第三节 关于权力下放17

四、党和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的关系17

二、权力要下放18

三、扩大企业自主权19

四、中央要有权威21

五、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22

二、精简主要是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机关24

一、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24

第四节 关于精兵简政24

三、首先强调要把领导班子的问题解决好27

四、“消肿”后的干部安排29

二、贯彻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31

一、提高效率31

第五节 关于提高效率和克服官僚主义31

一、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35

第六节 关于制度建设35

二、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37

一、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9

第七节 关于改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39

三、编制就是法律39

二、改革不能照搬西方的41

三、胆子要大,步子要稳42

四、改革要坚持下去,这个路子必须走45

第一节 愈是改革开放,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46

第二章 邓小平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46

第二节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50

第三节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55

第四节 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面临新的考验,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59

第五节 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腐朽思想侵蚀64

第六节 增强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克服不正之风69

第七节 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整顿思想作风74

第八节 健全民主生活制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78

第九节 惩治腐败,打击犯罪,绝不能手软82

第一节 执政党的党风和廉政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89

第三章 邓小平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89

第二节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95

第三节 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98

第四节 坚持不懈地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坚决制止和取缔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106

第五节 反对腐败是长期的、经常的斗争,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坚决惩治腐败112

第六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116

第七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做全党的表率127

第八节 党要接受监督,要加强党内监督,要有专门机构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131

第九节 从严治党,严肃纪律,在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140

第十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腐败,我们党和国家有能力逐步克服并最终消除腐败146

一、行政法的概念152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特征152

第二篇 依法行政理论纲要152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152

三、行政法的特征156

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156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157

第二节 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157

三、行政合法性原则158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58

四、行政合理性原则160

一、行政法的地位162

第三节 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162

二、行政法的作用164

一、国外行政法的产生与发展165

第四节 行政法的产生与发展165

二、中国行政法学的产生和发展167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169

第一节 行政法主体概述169

第二章 行政法主体169

三、行政主体的种类170

二、行政法主体的特征170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171

第二节 行政机关171

二、行政机关的种类173

一、授权组织174

第三节 行使行政职能的其他机构174

二、委托组织175

一、公务员的概念176

第四节 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176

三、公务员职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77

二、公务员的分类177

四、国家公务员执行公务的行为178

五、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179

一、行政相对人的界定180

第五节 行政相对人180

二、行政相对人的特征181

四、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182

三、行政相对人的范围182

五、行政相对人的分类183

六、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85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187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187

第三章 行政行为187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188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88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189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189

二、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190

四、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191

三、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191

六、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192

五、应申请的行为和依职权的行为192

八、几种特殊的行政行为193

七、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193

一、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194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194

二、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195

三、合法行政行为的要件196

四、行政行为的现实问题198

一、行政行为的生效199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变化状态199

二、行政行为的撤销200

四、行政行为的无效201

三、行政行为的变更201

五、行政行为的废止202

二、抽象行政行为的形式与种类203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行征203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203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203

四、确定抽象行政行为范围的意义204

三、抽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204

二、行政法规的制定原则205

一、行政法规的概念及种类205

第二节 行政法规的制定205

三、行政法规的名称与制定程序206

五、行政法规的制定技术207

四、行政法规的效力范围、等级和诉讼地位207

一、行政规章的概念208

第三节 行政规章的制定208

二、行政规章的分类209

四、制定行政规章的权限范围210

三、行政规章的效力和效力等级210

五、制定行政规章的程序211

六、对行政规章的监督212

一、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概念213

第四节 行政措施的制定213

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214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类别、性质和形式215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15

第五章 具体行政行为215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215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216

第二节 行政许可216

三、具体行政行为的有效要件216

二、行政许可的范围和标准217

三、行政许可证制度218

四、行政许可程序219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220

第三节 行政处罚220

五、与许可证有关的行政处罚及其救济220

二、行政处罚范围的界定221

三、行政处罚的原则223

四、行政处罚的种类226

五、行政处罚的设定227

六、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228

七、行政处罚的适用230

九、行政处罚执行程序231

八、行政处罚的程序231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与特征232

第四节 行政强制232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233

三、行政即时强制234

五、行政强制执行的条件和程序236

四、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236

一、行政裁决的概念和特征238

第五节 行政裁决238

二、行政裁决与相关制度的区别239

四、行政裁决的主要制度240

三、行政裁决机构240

五、行政裁决的法律救济242

七、行政裁决的效力244

六、行政裁决的程序244

一、行政合同的含义245

第一节 行政合同245

第六章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245

三、行政合同的缔结246

二、行政合同的种类和作用246

四、行政合同的履行247

五、行政合同的意义248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和特征249

第二节 行政指导249

二、行政指导的种类250

三、行政指导的依据和条件251

五、行政指导的意义253

四、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253

二、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程序254

一、行政程序的涵义254

第七章 行政程序法254

第一节 行政程序法概述254

三、行政程序的分类255

四、行政程序法256

二、参与原则258

一、行政公开原则258

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258

四、程序及时原则259

三、公正原则259

一、管理制度和公务协助制度260

第三节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260

五、作出决定原则260

五、听证制度262

四、调查262

二、表明身份262

三、回避制度262

七、阅览卷宗263

六、政府文件向一般公众的公开263

十一、期间制度264

十、保护公民隐私权264

八、说明理由264

九、告知制度264

十二、送达制度265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沿革266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266

第八章 行政复议266

三、行政复议的分类269

二、行政复议的概念269

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与区别270

五、行政复议的目的271

六、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272

七、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274

一、行政复议的肯定范围275

第二节 行政复议范围275

二、行政复议的排除范围277

一、复议申请279

第三节 行政复议申请279

二、复议参加人280

三、行政复议的管辖282

一、受理285

第四节 行政复议管理285

三、对行政复议申请人的保护性规定286

二、行政复议机构286

四、行政复议受理的法律效果287

一、行政复议的决定288

第五节 行政复议决定288

三、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289

二、行政复议决定中的各项具体制度289

六、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290

五、复议决定的形式290

四、行政复议决定作出的期限290

三、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91

二、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复议活动中违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91

第六节 法律责任291

一、行政复议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91

一、行政违法的概念和特征293

第一节 行政违法293

第九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293

二、行政违法的本质294

三、行政违法的构成295

五、行政违法的表现形式296

四、行政违法的分类296

一、行政责任的概念299

第二节 行政责任299

三、行政责任的构成301

二、行政责任的特征301

四、行政责任的确定302

五、行政责任的追究和免除305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306

第三节 行政赔偿306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307

三、行政赔偿关系中的当事人309

四、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赔偿金计算标准311

六、行政赔偿程序312

五、追偿312

二、行政监督的特点314

一、监督行政的概念和特征314

第十章 监督行政314

第一节 监督行政概述314

三、监督主体315

四、监督行政的意义316

三、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的主要方式317

二、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的内容及其地位317

第二节 权力机关的监督317

一、权力机关的监督的含义317

二、检察监督319

一、司法监督的概念和特征319

第三节 司法监督319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特征320

第四节 行政监督320

三、审判监督320

二、一般监督321

三、专门监督32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31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31

第三篇 宪法33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47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点350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350

第二章 宪法学350

二、宪法的分类351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352

四、宪法规范的特点354

五、宪法的产生与发展356

六、宪法的作用360

七、监督宪法的实施363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的根本性质366

第二节 国家性质366

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经济基础370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74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377

第三节 政权组织形式377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380

三、选举制度386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394

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394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97

三、特别行政区制度398

一、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412

第五节 经济制度412

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分配制度418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20

一、一般概述422

第六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22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424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433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本质436

一、国家机构概述438

第七节 国家机构438

五、保护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438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4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444

四、国务院445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449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450

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458

八、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464

二、国旗468

一、国家标志概述468

第八节 国家标志468

三、国徽469

四、国歌470

五、首都47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475

第一章 行政诉讼法学475

第四篇 行政诉讼法475

一、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482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概述482

二、行政诉讼法的任务与作用486

三、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产生与发展489

四、行政诉讼法律关系490

一、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495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495

二、行政诉讼法的一般原则497

三、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502

一、不服行政处罚的行政争议504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504

二、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争议506

三、侵犯经营自主权行政争议508

四、不服行政许可行为的行政争议510

五、拒绝履行行政职责引起的争议512

六、拒绝发放抚恤金行政争议513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行政争议513

八、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与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其他行为514

九、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争议521

十、不服国家行为的行政争议523

十一、不服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争议524

十二、不服内部行政行为的行政争议526

十三、不服行政机关终局裁决行为的行政争议528

十四、不服非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争议531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管辖533

一、管辖概述533

二、级别管辖535

三、地域管辖537

四、裁定管辖539

第六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540

一、行政诉讼当事人541

二、共同诉讼544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545

四、行政诉讼代理人546

第七节 行政诉讼证据和强制措施548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548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551

三、证据保全554

四、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555

五、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构成及其种类557

第八节 行政诉讼的期间与送达559

一、期间559

二、送达561

第九节 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562

一、第一审程序562

二、第二审程序572

三、审判监督程序576

四、行政案件审理程序中的几个问题580

第十节 行政执行程序581

一、行政执行程序概述581

二、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583

三、执行措施584

四、执行的基本步骤586

五、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588

为什么要依法行政?591

什么是行政诉讼?591

第二章 行政诉讼法实用问答591

什么是行政诉讼法?59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如何确定的?594

什么是行政强制措施?605

人民法院如何确定行政诉讼案件的诉讼参加人?606

行政侵权案件中负责赔偿的行政机关暂无能力赔偿的如何处理?618

什么是行政诉讼的证据?618

对于新法规颁布前的行为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618

行政诉讼证据如何分类?620

如何取得行政诉讼证据?623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有什么特别之处?625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和保全?626

什么是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执行?626

外国人能在我国打行政官司吗?629

什么是行政诉讼期间?629

什么是行政诉讼送达?631

如何收取行政诉讼费用?632

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有哪些?635

何为起诉不停止执行?643

如何对起诉审查与受理?645

原告是否可以撤回起诉?649

什么是行政诉讼判决?650

什么是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666

什么是行政诉讼的二审判决?674

什么是裁定与决定?675

什么是涉外行政诉讼?676

第三章 行政诉讼法案例评析678

刘某诉公安局越权扣押财物案678

因复议不认真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680

田某诉县民政局不作为案681

不服公安局裁决请求赔偿上诉案682

王爱民诉公安局违法收容审查请求赔偿案683

“一房两证”引发的行政诉讼案685

乡政府对法院传讯置之不理承担败诉责任687

肖某诉卫生防疫站违法行政案689

陈乃信不服渔政管理站行政处罚上诉案690

行政机关认定事实不明行政行为被撤销案693

工商局依法行政提起上诉案695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条文及释义69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699

第五篇 行政复议法69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释义705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用问答783

什么是行政复议?783

行政复议范围是如何界定的?784

可对哪些行政处罚形式申请行政复议?785

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表现形式有哪些?785

什么是复议机关?786

什么是复议机构?其职责是什么?787

什么是行政复议申请人?788

什么是复议被申请人?789

申请复议应当具备哪些条件?791

何为行政复议受理?792

何为行政复议决定?792

什么是不停止执行原则?793

第三章 行政复议法案例评析794

酒厂因县劳动局适用法律错误而提起行政复议案794

区公安分局通过行政复议纠正不当行政行为795

金苹果歌舞厅不服×市环保局处罚申请复议案795

市公安局复议处罚裁决不当被判限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案797

申请行政复议未果提起行政诉讼案799

县政府滥集资引发行政复议案801

橡胶厂对税务局处罚决定不服申请复议案801

上海某海鲜城不服卫生部行政处罚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案803

10户村民不服土地局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案805

新光酒家不服某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案806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条文及释义81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811

第六篇 国家赔偿法81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释义816

第二章 国家赔偿法实用问答967

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的赔偿原则是什么?967

我国国家赔偿立法的依据是什么?968

什么是国家赔偿法?968

为什么在国家赔偿中国家工作人员造成的损害却由国家赔偿?970

什么是行政赔偿?971

行政损害赔偿的范围是什么?974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赔偿资格请求人的资格是如何确定的?985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如何确定的?986

如何提出行政赔偿请求?991

行政赔偿的方式有哪些?993

行政损害赔偿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998

什么是行政赔偿程序?1003

什么是追偿?1005

什么是行政损害赔偿的效力?1006

行政损害赔偿的适用原则有哪些?1010

什么是刑事赔偿?1011

刑事赔偿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1012

对所有的错误判决国家都负赔偿责任吗?1015

什么是刑事赔偿的复议程序?1017

第三章 国家赔偿法案例评析1018

李××诉工商局职员超职权行政索赔案1018

陈为民夫妇因其子被公安局刑讯逼供致死提请行政赔偿案1019

李某诉某公安局违法传讯其夫致死行政赔偿案1021

区工商局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赔偿损失案1022

某公安分局对扣押物未“妥善保管”赔偿案1024

大江街道办事处越权处罚赔偿案1025

福州市锅炉配件总店诉福州市劳动局侵犯企业自主权请求1027

行政赔偿案1027

江×因再审无罪提请国家赔偿案1030

公安人员执法中违法致人死亡赔偿案1031

江阴商检局疏于职守导致损失被诉行政赔偿案1033

马鼻镇政府违法执政赔偿上诉案1036

再审无罪请求赔偿案1038

无罪错捕、非法扣押财产国家赔偿案1040

某经贸公司诉市中级法院执行查封不当申请司法赔偿案1041

行政强制措施不当被诉侵权赔偿案1043

胡某就被违法收容行政赔偿上诉案104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049

第七篇 行政处罚法1049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条文及释义104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1056

第二章 行政处罚法实用问答1193

什么是行政处罚?1193

行政处罚的特征是什么?1194

行政处罚法定原则是什么?1194

什么叫行政处罚法?1195

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1196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处罚?1197

行政处罚与刑罚有什么区别?1197

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外,还有哪些规定可以设定行政处罚?1198

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通知能否设定行政处罚?1200

政党的文件能否设定行政处罚?1200

社会团体的内部文件或章程能否设定行政处罚?1200

劳动教养是否属于行政处罚?1200

什么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1200

为什么要对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进行规范?行政处罚法是如何规定的?1201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是什么关系?1201

什么叫行政处罚主体?1201

哪些行政机关不享有行政处罚权?1202

哪些行政机关有权对行政处罚权加以调整?1203

什么是授权组织?1203

受委托组织应遵循哪些规则?1204

受委托组织应符合哪些条件?1204

什么是行政处罚的管辖,管辖的原则是什么?1204

什么是受委托组织?1204

什么是地域管辖?1206

什么是级别管辖?1207

什么是职权管辖?1209

行政处罚还规定哪些管辖?1209

行政处罚中为何不需要以不动产所在地来确定管辖?1210

在违法行为地难以查明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管辖机关?1211

什么是行政处罚的适用?行政处罚法对适用原则有哪些规定?1211

行政处罚的适用规则有哪些?1212

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处罚法为何规定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以两次以上罚款?1217

何为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行政处罚程序的意义是什么?1220

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1224

什么是一般处罚程序?1227

什么是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1232

行政机关处理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如何进行调查取证?1235

什么是检查措施?行政机关在调查时如何采取检查措施?1237

什么是回避制度?1240

什么是听证程序?1240

行政机关应如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244

什么是行政强制措施?1247

什么是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1248

什么是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1253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措施有哪些?1256

什么是行政处罚监督其意义何在?1259

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是什么?1261

什么是行政处罚救济?1264

第三章 行政处罚法案例评析1267

某公司不服银行限期停业及罚款处罚案1267

因超越时效不服海关行政处罚上诉案1269

县卫生防疫站轻率处理行政处罚案1271

因不服行政处罚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1273

不服某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处罚案1274

某公司不服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案1275

不服税务局及县畜牧水产技术站行政处罚案1278

不服工商局行政处罚案1280

不服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行政处罚案1282

法院依法撤销行政处罚超越职权案1284

不服技术监督局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1285

不服税务稽查队处罚决定请求行政复议案1287

某公司不服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1289

刘某不服某海关行政处罚案1291

李某不服边防工作站没收及处罚案1292

不服动物园的行政处罚提起行政诉讼1294

章某某不服某省某县公路运输管理所行政处罚案1296

赵某某不服水利局水利管理处罚案1298

因在行洪道上栽种树木而受处罚案1300

电力公司热电厂不服水利水保局水政管理行政处罚案1301

某化工厂不服某市环保局行政处罚决定案1303

某公司不服某海关行政处罚决定案1305

某公司不服专利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1307

不服派出所行政处罚案1308

何某不服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查扣其随身携带外币的行政处罚决定案1309

不服县公安局行政处罚案1311

因擅自截水而受处罚案1312

电缆厂被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1314

农机肇事被扣押而扣车期间损失不应赔偿案1316

不服渔政管理站行政处罚案1316

某服装拉链制品厂不服某海关行政处罚案1319

第一章 行政监察学132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325

第八篇 行政监察法1325

第二节 行政监察概论1330

一、行政监察的基本涵义和特征1330

二、行政监察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331

第三节 中国监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333

一、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333

三、学习和研究行政监察学的意义1333

二、近代的监察制度1337

三、现代的行政监察制度1341

第四节 行政监察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45

一、行政监察的指导思想1345

二、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1349

第五节 行政监察的性质、职责和职能1353

一、行政监察的性质和特点1353

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1355

三、行政监察的职能1359

第六节 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任务、地位和作用1362

一、行政监察机关的任务1362

二、行政监察的地位1364

三、行政监察的作用1366

第七节 行政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和领导体制1367

一、现行行政监察机关的设置1367

二、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1368

第八节 行政监察的对象与管辖1370

一、行政监察对象1370

二、行政监察管辖1381

第九节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1387

一、行政监察职权的概念和确立原则1387

二、行政监察机关的检查权和调查权1388

三、建议权1389

四、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权1390

五、行政监察机关监察权的保障和制约1391

第十节 行政监察职责的履行1393

一、检查职责的履行1393

二、行政监察案件审理程序1396

三、申诉的受理1399

第十一节 行政监察宣传教育1403

一、行政监察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1403

二、行政监察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407

三、行政监察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1409

第十二节 行政监察信息1411

一、行政监察信息及其种类1411

二、行政监察信息的内容、获取渠道和工作原则1412

三、行政监察信息收集整理1414

四、加强行政监察信息工作的几个问题1415

第十三节 行政监察立法1417

一、行政监察立法的概念和意义1417

二、行政监察法律体系1420

三、行政监察立法程序1425

四、行政监察立法技术1428

第十四节 行政监察队伍的建设1434

一、行政监察队伍的素质1435

二、行政监察人员的管理1438

三、行政监察人员的培训1441

四、行政监察人员的监督与保障1443

第十五节 行政监察效能的评价1445

一、效能监察的涵义及对象1445

二、评价行政监察效能的意义1446

三、行政效能监察的主要内容1447

四、行政监察效能评价的原则1450

五、行政效能监察的基本方法1450

第二章 行政监察法实用问答1454

什么是行政监督法?1454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458

什么是行政监察法?1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是如何修定的?1464

行政法律关系中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如何确定的?1465

中国行政监察的特色是什么?1469

什么是行政执法监察?1472

国有企业、事业监察如何进行?1473

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481

第三章 行政监察法案例评析1490

联合调查组处理农民举报加重农民负担案1490

监察局被迫处理人事局副局长奸污妇女案1492

生物研究诉不服某监察局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上诉案1494

监察局依法查处高××贪污受贿案1496

第九篇 依法行政相关法律法规汇编1501

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的意见15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5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5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5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15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532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1538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1542

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1544

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15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54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56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暂行规定1565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566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1575

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1580

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1583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1586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596

中国共产党章程1601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614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1623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1628

国务院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的通知16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