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复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康复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4776917.jpg)
- 贺丹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715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康复医学-精神疗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康复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1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1
二、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1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2
四、新的医学模式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4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及主要学派5
一、医学心理学的分支5
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学派7
第三节 康复医学与康复心理学9
一、康复医学概述9
二、康复心理学概述10
第四节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13
一、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3
二、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3
三、康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4
一、心理学与心理现象16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16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16
二、心理的实质17
第二节 认识过程18
一、感觉18
二、知觉19
三、学习和记忆20
四、思维23
五、注意24
一、概念25
第三节 情绪25
二、情绪结构分析26
三、情绪状态26
四、情绪理论27
第四节 人格与社会交往28
一、人格及相关概念28
二、有关人格理论介绍30
一、动机的一般概念32
第五节 动机和挫折32
二、动机的分类34
三、动机冲突与挫折35
第三章 应激与应激障碍37
第一节 应激与应激源37
一、应激的概念37
二、应激源37
第二节 应激反应41
一、生理应激41
二、心理应激42
第三节 应激障碍44
一、急性应激反应44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44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47
第四节 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48
一、心理防御机制48
二、应对50
四、心理防御机制、应对策略与健康的关系51
三、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的关系51
第四章 心理生理障碍53
第一节 概述53
一、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53
二、心理生理医学发展简史54
三、心身医学与临床医学55
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57
一、病因57
二、心身障碍的中介机制59
第三节 临床常见的心身障碍61
一、睡眠障碍61
二、进食障碍63
第四节 心身障碍的诊治原则67
一、心身障碍的诊断原则67
二、心身障碍的治疗原则67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70
一、概念70
第一节 变态心理的一般概念70
第五章 变态心理学70
三、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71
四、变态心理的分类72
第二节 精神病性障碍73
一、精神病性症状73
二、常见的精神病性障碍74
三、精神病性障碍的处理74
第三节 抑郁性障碍75
一、病因75
二、临床表现7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6
四、治疗77
第四节 神经症性障碍77
一、焦虑性神经症77
二、恐怖性焦虑障碍79
三、强迫症81
四、躯体形式障碍82
五、分离(转换)性障碍84
第五节 人格障碍86
一、形成原因86
二、分型与临床表现8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7
四、治疗87
第一节 概述88
一、基本概念88
第六章 临床心理评估88
二、心理测验的特点89
三、心理测量工具的品质89
四、心理测验的分类91
五、心理量表应用的基本准则92
第二节 智力测验93
一、智商93
二、几种智力测验简介94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97
第三节 人格测验97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98
三、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99
第四节 神经心理测验100
一、神经心理筛选测验101
二、成套神经心理测验101
第五节 评定量表102
一、症状评定量表103
二、应激和应对有关评定量表106
三、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108
第七章 心理治疗109
第一节 概述109
一、概况109
二、各种心理治疗产生疗效的共同要素109
三、心理医生应具备的条件111
四、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1
第二节 精神分析治疗111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112
二、治疗技术113
第三节 个人中心疗法114
一、罗杰斯的人格理论114
二、个人中心疗法的核心115
三、治疗过程115
第四节 行为治疗116
一、理论基础116
二、一般原则117
三、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117
第五节 生物反馈治疗119
一、基本原理119
二、临床应用120
第六节 认知疗法120
一、合理情绪疗法120
二、贝克的认知疗法121
二、常用的家庭治疗方法124
一、基本原理124
第七节 家庭治疗124
三、治疗过程125
四、家庭治疗的适应证125
第八节 集体心理治疗126
一、集体心理治疗的原理126
二、集体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128
三、几种常用的集体心理治疗130
第八章 求医行为与医患关系132
第一节 疾病、求医行为与患者角色132
一、健康与疾病132
二、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133
三、患者角色135
第二节 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和处理原则137
一、疾病诊治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反应137
二、处理原则138
一、人际关系139
第三节 医患关系及其影响因素139
二、医患关系141
三、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142
第九章 康复科常见的心理学问题144
第一节 残疾后的心理过程及应对方式144
一、残疾后的心理过程145
二、应对方式145
一、生物因素146
第二节 影响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146
二、心理因素147
三、社会因素148
第三节 康复患者的心理康复149
一、心理测评149
二、心理治疗149
第四节 康复治疗中的心理障碍及处理对策150
一、错误认知对康复的阻碍与纠正150
二、不良情绪对康复的阻碍与纠正152
四、不健全人格对康复的阻碍与处理对策154
三、不良行为对康复的影响与纠正154
第十章 康复治疗与心理157
第一节 康复过程中的治疗关系157
一、治疗关系的特点157
二、治疗师角色158
三、治疗师的品质和基本技能159
四、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160
五、影响治疗关系的因素161
二、作业疗法的心理作用162
第二节 康复治疗手段的心理作用162
一、运动疗法的心理作用162
三、治疗关系对患者心理的影响163
第三节 康复治疗手段与康复心理163
一、物理疗法与心理163
二、作业疗法与心理166
三、言语治疗中的心理问题169
一、疼痛的特点172
第一节 概述172
第十一章 慢性疼痛172
二、疼痛的意义173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173
一、痛阈和耐痛阈174
二、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174
三、影响疼痛的社会因素176
第三节 慢性疼痛的临床特征176
一、慢性疼痛常见的临床类型176
一、生物学处理178
二、心理学处理178
二、“心因性”疼痛的特点178
第四节 慢性疼痛的处理178
第五节 脊背疼痛的心理康复179
一、流行病学179
二、慢性脊背疼痛的生理心理障碍特征180
三、治疗182
一、脑血管意外后的心理康复185
第一节 肢体功能障碍的心理康复185
第十二章 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185
二、脊髓损伤后的心理康复187
三、截肢后的心理康复188
第二节 脏器功能损伤的心理康复190
一、高血压病的心理康复190
二、冠心病的心理康复192
三、糖尿病的心理康复192
第三节 其他疾病的心理康复194
一、烧伤的心理康复194
二、肥胖症的心理康复195
三、癌症的心理康复196
第十三章 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199
第一节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199
一、老年期的生理特点199
二、老年期的心理特点200
一、老年人患病的临床特点201
第二节 老年人的心理危机及影响因素201
二、老年心理的影响因素202
第三节 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204
一、治疗关系204
二、心理治疗205
三、药物治疗205
四、家庭支持206
五、社会支持206
二、临床表现207
第四节 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康复207
一、发病原因207
三、康复中的医患心理问题及处理208
第十四章 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210
第一节 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210
一、正常儿童的心理变化210
二、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211
三、影响因素211
一、亲子关系212
第二节 康复过程中的亲子关系212
二、患儿家长对残疾儿的适应213
三、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援助213
四、行为问题214
五、训练过程中的亲子关系214
第三节 残疾儿童的教育及社会支持214
一、游戏治疗214
二、教育215
一、概念与发展216
二、精神康复的原则216
第十五章 精神疾病的康复216
第一节 概述216
第二节 精神康复的内容217
一、医院康复217
二、社区康复218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219
一、一级预防220
三、三级预防221
二、二级预防221
第十六章 康复心理咨询223
第一节 概述223
一、概念223
二、心理咨询的目标223
三、康复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条件224
第二节 康复心理咨询的对象和内容225
一、心理咨询的范围225
三、康复心理咨询的内容226
二、康复心理咨询的对象226
第三节 康复心理咨询的形式和方式227
一、心理咨询的形式227
二、心理咨询的方法228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特点和准则230
一、心理咨询的特点230
二、心理咨询的准则231
附录 心理测验量表232
主要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