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创伤救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创伤救治
  • 沈岳,蒋耀光主编;黄旭东,黄显凯,王爱民,陈林副主编;王建民,尹良军,邓志龙,付祥林,江军,许民辉,孙红振,李马号,杨茂进,杨欣建,吴思宇,何义平,何其元,沈岳,张强,陈力勇,陈方祥,周健,姜庆,费军,姚元章,麻晓林,蒋宝泉,程晓斌,舒彬,简华刚,蹇华胜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473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创伤-治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创伤救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创伤概论1

第一节 创伤流行病学1

目录1

一、创伤的发生情况2

二、特殊人群的创伤2

第二节 损伤机制及类型4

一、损伤机制4

二、交通事故4

三、坠落4

四、穿透伤4

五、钝性损伤5

第三节 损伤的生理反应5

一、传入刺激5

二、传出刺激6

四、组织器官的应激反应7

三、代谢反应7

第四节 创伤研究的基本原则8

一、创伤临床研究8

二、创伤实验研究8

第2章 创伤病人综合救治11

第一节 现代创伤救治体系11

一、影响创伤预后的因素11

二、现代创伤系统的建立11

三、创伤救治组织的主要构成12

第二节 创伤早期处理原则16

一、评估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16

二、诊断16

三、优先权分配16

第三节 批量伤员17

一、批量创伤病人的分类17

四、创伤救治程序17

二、救治原则20

第四节 创伤围手术期处理原则20

一、手术室要求20

二、术前准备21

三、控制出血21

四、控制污染21

五、其他腹部探查措施22

六、低温22

七、重症监护22

八、创伤伤员麻醉及疼痛处理23

第3章 创伤评估26

第一节 创伤评分法种类26

一、按适用场合分类26

二、按评分指标分类26

四、CRAMS评分法27

三、病伤严重程度指数27

第二节 院前评分27

二、院前指数27

一、创伤指数27

五、创伤记分法28

六、修正的创伤记分法29

七、分类核查表30

第三节 院内评分30

一、简明损伤定级法(AIS)30

二、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32

三、解剖要点评分(anatomy profile,AP)33

四、生存概率(probability of survival,Ps)34

第四节 创伤结局预测及创伤救治评价36

第五节 创伤评估方法进展37

二、分拣工具38

一、现场分拣38

第一节 院前分拣38

第4章 创伤急救38

三、分拣的局限性39

四、分拣方法39

第二节 创伤后呼吸心跳骤停及复苏39

一、原因40

二、判断是否存活40

三、争取复苏的指征41

四、现场处理方案41

第三节 急救处置技术42

一、通气给氧42

二、院前输液46

三、抗休克裤的使用46

四、胸腔穿刺48

六、脊柱制动49

五、骨折固定49

第四节 血管通道建立50

一、静脉通道50

二、骨内通道53

三、动脉通道53

第五节 创伤性休克及复苏54

一、伤情稳定程度判断54

二、创伤性休克的初期急救55

三、创伤休克的容量复苏55

四、其他治疗55

第六节 创伤输血及其并发症56

一、创伤输血适应证56

二、大剂量输血57

三、创伤输血的观察原则57

四、输血反应和并发症57

五、自身输血58

六、成分输血59

第5章 多发伤61

第一节 概论61

一、多发伤概念61

二、平战时多发伤发生情况61

第二节 多发伤伤情评估61

第三节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62

一、生理紊乱严重,早期死亡率高62

二、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62

三、严重的低氧血症62

四、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漏诊62

五、处理矛盾多63

六、严重多发伤的处理上困难63

七、并发症多,感染发生率高63

第四节 多发伤的正确检诊63

二、院内急救64

一、院前急救64

第五节 多发伤的救治原则64

第六节 多发伤伤员的监护65

第6章 神经创伤68

第一节 颅脑损伤68

一、概述68

二、颅脑损伤分类68

三、神经检查71

四、严重颅脑损伤早期救治程序72

五、中度颅脑损伤救治78

六、轻度颅脑损伤治疗78

第二节 脊髓损伤79

一、脊髓损伤流行病学79

二、脊髓损伤的解剖基础79

三、脊髓损伤的机制81

四、脊髓损伤的检查83

五、脊髓创伤的分类及损伤严重度评定85

六、脊髓损伤的影像诊断学86

七、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91

八、急性脊髓损伤治疗92

九、脊髓火器伤治疗96

十、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的治疗97

十一、脊柱脊髓损伤治疗的展望99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99

一、周围神经的损伤与再生99

二、用围神经损伤后的检查与诊断100

三、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101

四、周围神经损伤102

第7章 胸部创伤107

第一节 胸部创伤的初期评估和急救107

一、分类和病理生理107

二、胸部创伤的初期评估107

三、胸部创伤严重程度评定108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111

四、急救111

第二节 肋骨骨折111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12

三、治疗112

第三节 胸骨骨折113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14

二、治疗114

第四节 创伤性气胸114

一、闭合性气胸114

二、开放性气胸115

三、张力性气胸115

第五节 创伤性血胸116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116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16

二、创伤性窒息与胸廓骨折的关系117

一、发病机制117

第六节 创伤性窒息117

三、治疗117

三、诊断118

四、现场急救118

五、治疗118

第七节 肺挫伤11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19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19

三、治疗119

第八节 肺裂伤及肺内血肿120

一、肺裂伤120

二、肺内血肿120

第九节 气管支气管损伤120

一、穿透性气管及支气管损伤120

二、气管及支气管破裂121

一、食管黏膜损伤123

第十节 食管损伤123

二、食管穿孔124

三、食管腐蚀伤125

四、食管异物127

第十一节 心脏损伤及胸内大血管损伤128

一、穿透性心脏损伤128

二、闭合性心脏损伤129

三、穿透性主动脉破裂130

四、闭合性主动脉破裂130

第十二节 创伤性膈破裂(创伤性膈疝)13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31

二、临床表现132

三、诊断132

四、治疗133

三、治疗134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34

第十三节 胸导管损伤13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34

第十四节 胸部创伤后遗症的处理135

一、胸内异物135

二、肺脓肿136

三、脓胸138

四、创伤后心包炎140

第8章 腹部创伤142

第一节 解剖生理基础142

一、腹壁142

二、腹膜、网膜和腹膜后间隙143

第二节 损伤机制及类型144

一、损伤机制144

二、损伤类型145

第三节 临床表现146

一、闭合伤诊断147

第四节 诊断147

二、穿透伤诊断148

三、辅助诊断148

第五节 腹部损伤急救原则151

一、院前急救151

二、急诊室急救151

三、腹部穿透伤急救原则153

四、特殊创伤急救原则153

第六节 实质脏器损伤的救治154

一、脾损伤154

二、肝损伤156

三、胰腺损伤159

第七节 空腔脏器损伤的救治162

一、胃损伤162

二、十二指肠损伤163

三、胆囊和胆总管损伤165

四、小肠损伤166

五、结肠与直肠损伤168

第八节 腹部爆震伤救治170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70

二、急救和处理170

第九节 腹部创伤手术后并发症171

一、腹壁切口裂开171

二、腹腔脓肿171

三、肠瘘171

第9章 泌尿系统创伤173

第一节 肾损伤173

一、损伤原因及损伤类型173

二、诊断173

三、治疗174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176

一、诊断177

二、治疗177

第三节 膀胱损伤178

一、病因178

二、诊断178

三、治疗179

第四节 尿道损伤180

一、病因与病理180

二、诊断180

三、治疗181

第五节 男性外生殖器损伤182

一、阴茎损伤182

二、睾丸损伤183

三、阴囊损伤183

一、骨创伤严重程度评估184

第10章 骨关节创伤184

第一节 严重骨折的早期处理184

二、严重骨折病人的初期评估186

三、手术时机186

四、多发伤的骨科处理187

五、肢体毁损伤的处理188

第二节 脊柱损伤190

一、脊柱解剖及损伤机制190

二、脊柱骨折的急救处理190

三、颈椎损伤191

四、胸椎骨折194

五、胸腰椎损伤194

第三节 骨盆骨折196

一、解剖及损伤机制196

二、骨盆骨折的分类197

三、初期评估198

四、急救处置199

五、控制出血199

六、骨盆骨折的保守治疗200

七、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201

第四节 上肢骨与关节创伤201

一、锁骨骨折201

二、肩锁关节脱位202

三、肩胛骨骨折203

四、肩关节脱位203

五、肱骨近端骨折205

六、肱骨干骨折206

七、肱骨远端骨折207

八、肘关节脱位209

九、桡骨头骨折209

十一、前臂骨折210

十、尺骨鹰嘴骨折210

第五节 手创伤214

一、概述214

二、手部损伤的急救处理214

三、手外伤术前评估214

四、初期外科处理215

五、损伤类型及处理216

第六节 下肢骨与关节创伤219

一、髋部损伤219

二、股骨干骨折226

三、膝部骨折229

四、胫腓骨骨干骨折232

五、踝关节损伤235

六、足部损伤237

一、运动员猝死238

第七节 肌肉骨骼系统运动创伤238

二、常见运动损伤239

第11章 血管损伤244

第一节 解剖生理基础244

一、血管的组织解剖244

二、血管舒缩的调节245

第二节 血管损伤类型及病理改变246

一、血管创伤的病理类型246

二、血管修复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变化247

三、血管创伤病理生理247

第三节 临床表现248

一、早期表现248

二、不同损伤类型的特殊表现248

第四节 血管损伤诊断249

一、病史249

二、体检249

四、血管造影250

三、非侵入性血管检查250

第五节 血管损伤治疗251

一、紧急处理251

二、非手术治疗251

三、手术治疗252

四、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应用257

第六节 特殊血管损伤处理257

一、颈部血管损伤257

二、胸廓出口处动脉损伤257

三、腹部血管损伤258

四、肢体动静脉损伤259

第七节 血管损伤并发症及处理260

一、长时间缺血260

三、血管修复重建失败261

四、无功能肢体的挽救261

二、迟发性出血261

五、颈部血管损伤的神经并发症262

六、静脉栓塞262

七、医源性血管创伤262

八、四肢血管损伤并发症262

第12章 特殊损伤265

第一节 眼外伤265

一、眼外伤的诊断与紧急处理265

三、结膜、角膜外伤267

二、眼睑、泪器外伤267

四、眼球挫伤268

五、眼球穿通伤269

六、眼内异物271

七、化学性眼外伤272

八、眼热烧伤273

三、爆震性聋274

二、鼓膜外伤274

一、耳郭外伤274

第二节 耳创伤274

四、颞骨骨折275

第三节 鼻创伤275

一、鼻部骨折275

二、鼻窦创伤275

第四节 颌面部伤处理276

一、流行病学特点276

二、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276

三、颌面部创伤检查诊断要求277

四、创伤后初期评估及急救步骤278

五、常见面部及口腔创伤类型处理280

第五节 颈部损伤281

一、颈部损伤的分类和分区282

二、颈部穿透伤早期处理282

三、颈部钝性损伤处理283

第六节 低温和寒冷损伤284

一、类型284

二、体温降低的生理反应284

三、创伤后体温降低284

四、冻伤防治285

第七节 热烧伤285

一、伤情判断285

二、复苏286

三、烧伤创面的处理287

四、吸入性损伤287

第八节 咬蜇伤288

一、动物咬伤的处理步骤288

二、狂犬病的急救288

三、猫咬伤289

四、毒蛇咬伤289

五、毒蜘蛛咬伤290

第九节 老年人创伤291

一、老年人创伤发生的特点291

二、老年人创伤的机制291

六、蜂蜇伤291

三、老年人创伤治疗原则293

四、老年人创伤围手术期处理293

第十节 妊娠期创伤294

一、妊娠期病理生理特点294

二、妊娠期创伤临床特点295

三、妊娠期创伤评估295

四、妊娠期创伤早期处理296

第13章 创伤重症监护299

第一节 病人选择和分期299

一、监护病人选择标准299

二、创伤监护分期救治299

二、循环功能监测常用方法301

第二节 循环功能监测301

一、重症伤员循环损害的常见原因301

第三节 呼吸系统评估及处理304

一、创伤后呼吸系统功能常用的监测方法与指标304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07

三、机械通气的实施307

四、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308

五、脱机308

第四节 肾脏功能评价和保护308

一、创伤肾损害原因309

二、常用评价指标309

三、肾脏功能保护310

第五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311

一、水、钠代谢失调311

二、钾代谢紊乱312

三、代谢性酸中毒313

四、代谢性碱中毒314

第六节 损害控制手术316

一、概念316

二、严重创伤病理生理变化316

三、损害控制手术的实施317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318

第七节 创伤病人的营养支持319

一、创伤病人营养代谢特点319

二、创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320

三、创伤病人营养治疗原则323

第14章 创伤并发症326

第一节 创伤性休克326

一、病因与分类326

二、病理生理327

三、创伤性休克诊断328

四、创伤性休克监测329

五、创伤性休克治疗331

第二节 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35

一、病因336

二、诊断336

三、治疗338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40

一、病因341

二、临床表现343

三、MODS诊断344

四、MODS评分标准344

五、治疗345

第四节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348

一、病因与分类348

二、发病机制348

四、实验室检查349

三、临床表现34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50

七、治疗350

五、其他检查350

第五节 创伤后特异感染353

一、破伤风353

二、气性坏疽355

第六节 挤压综合征357

一、病因357

二、发病机制357

三、临床表现358

四、临床诊断359

五、治疗359

一、病因361

二、诊断361

第七节 创伤后筋膜间隔综合征361

三、治疗363

第八节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364

一、病因364

二、临床表现364

三、临床类型365

四、诊断标准365

五、其他检查365

六、鉴别诊断366

七、治疗366

第15章 创伤康复368

第一节 概论368

一、创伤康复概述368

二、创伤康复评定368

三、创伤康复技术370

二、康复治疗371

一、康复评定371

第二节 颅脑创伤康复371

第三节 脊柱创伤康复373

一、康复评定373

二、康复治疗374

第四节 脊髓创伤康复374

一、康复评定374

二、分期康复治疗376

三、并发症防治376

第五节 四肢骨折康复379

一、康复评定379

二、康复治疗379

第六节 关节置换康复381

一、康复评定381

第七节 截肢后康复382

一、康复评定382

二、康复治疗382

二、康复治疗384

第八节 手部创伤康复385

一、康复评定385

二、康复治疗385

第九节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387

一、康复评定387

二、常见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387

第十节 内脏器官创伤康复389

一、康复评定389

二、康复治疗389

第十一节 创伤感染康复391

一、化脓性感染浸润期391

二、感染化脓期391

三、吸收恢复期391

四、慢性迁延期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