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写作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裴显生总主编;尉天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6300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汉语-写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写作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章导引]1
第一节 写作内涵辨析1
一、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1
第一章 绪论1
二、写作与工具的关系2
三、写作与说话的关系3
四、“写”与“思”的关系4
第二节 写作活动的特点5
一、人文性5
五、写作的完整过程5
二、综合性6
三、个体性6
四、创造性8
五、实践性8
第三节 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9
一、“电脑写作”辨析10
二、写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11
第四节 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16
一、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积极影响16
二、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负面干扰及对策19
[思考与训练]22
[本章结语]22
[课后阅读]29
第二章 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30
[本章导引]30
第一节 写作主体主宰着写作活动30
一、写作活动的缘起30
二、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宰作用34
三、写作主体是写作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38
第二节 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40
一、思想理论要求40
二、知识结构要求43
三、思维能力要求46
四、表达能力要求47
五、审美能力要求50
第三节 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51
一、情感与情绪51
二、责任与道义53
三、素质与人格55
四、经验与体验56
[本章结语]58
[思考与训练]58
[课后阅读]59
一、写作客体的含义及属性60
第一节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60
[本章导引]60
第三章 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60
二、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64
三、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65
第二节 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67
一、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67
二、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68
三、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71
第三节 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80
一、“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80
二、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83
[本章结语]84
[思考与训练]85
[课后阅读]87
第四章 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88
[本章导引]88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88
一、“受体”的含义及“受体意识”的作用88
二、“受体意识”表现之一: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90
三、“受体意识”表现之二:向受体发出指令,施加影响93
四、“受体意识”表现之三: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96
第二节 受体的心理特征99
一、求知受益心理100
二、猎奇探秘心理104
三、平等对话心理105
四、介入互动心理106
第三节 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107
一、媒介传播方式改变着受体与写作活动的关系107
二、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与要素110
[本章结语]114
[思考与训练]115
[课后阅读]116
一、文章体式的含义118
第一节 文章体式118
[本章导引]118
第五章 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118
二、文章体式的特点120
三、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122
第二节 表达方式129
一、叙述129
二、描写133
三、说明137
四、议论140
五、抒情143
第三节 修辞与语体143
一、修辞143
二、语体145
[本章结语]150
[思考与训练]150
[课后阅读]153
第六章 写作过程(上)154
[本章导引]154
第一节 采撷、积累154
一、观察154
二、调查162
三、阅读167
一、回忆171
第二节 回忆、体验171
二、体验175
第三节 想象、整合178
一、想象178
二、整合181
[本章结语]184
[思考与训练]184
[课后阅读]186
第七章 写作过程(下)188
[本章导引]188
第一节 立意、选材188
一、立意188
二、选材191
第二节 构思、赋形194
一、构思194
二、赋形198
第三节 表达、修改199
一、表达199
二、修改207
第四节 反馈、吸收210
一、反馈210
二、吸收212
一、“三个链环”的不同内涵213
第五节 “前写作”、“写作”、“后写作”213
二、写作活动中的“三环互动”215
[本章结语]216
[思考与训练]216
[课后阅读]219
第八章 散文221
[本章导引]221
第一节 散文的内涵和类型221
一、散文的内涵221
二、散文的类型222
第二节 散文的特征226
一、对象的广泛性226
二、自我的写真性227
三、表达的自由性228
第三节 散文的写作(上)230
一、取材:别具慧眼230
二、立意:独抒性灵232
三、构思:神与物游234
第四节 散文的写作(下)236
一、赋形:宜宏大体236
二、用辞:以达为工240
三、选技:执术驭篇242
[本章结语]244
[思考与训练]245
[课后阅读]250
第九章 科普交252
[本章导引]252
第一节 科普文的含义和作用252
一、科普的含义252
二、科普文的作用253
第二节 科普文写作的主要特点与不同境界254
一、科普文与科学小品的区别254
二、科普文写作的主要特点257
三、科普文写作的初级境界与高级境界258
一、科普文写作的五项基本要求262
第三节 科普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语言特点262
二、科普文语言的功能性特点269
[本章结语]274
[思考与训练]274
[课后阅读]276
第十章 评论文278
[本章导引]278
第一节 社会短评278
一、社会短评的性质和特点278
二、获取社会评论对象的途径和方法281
三、展开分析评论的常用方法284
一、与文艺短评相关的几个概念287
第二节 文艺短评287
二、文艺短评的作用288
三、文艺短评写作的过程和方法289
四、文艺短评写作应注意的其他问题296
第三节 学术短评297
一、学术短评的特点298
二、学术短评的选题300
三、学术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304
[本章结语]307
[思考与训练]307
[课后阅读]310
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