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赤壁土城 战国西汉城址墓地调查勘探发掘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337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出土文物-发掘报告-赤壁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赤壁土城 战国西汉城址墓地调查勘探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插图目录1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
第一章 绪论1
图一 土城位置图1
图二 土城周围环境地形图3
第二节 田野工作经过4
图三 土城现状与发掘地点探方位置图6
第三节 报告整理编写过程7
第二章 城址及城外遗址墓地调查与铲探9
第一节 城址调查与铲探9
一、战国城址10
图四 土城遗迹分布图11
插表目录14
表一 战国城垣、拐角、护城壕数据对比表14
图五 战国城址北垣城门铲探平面图16
表二 战国城址城垣缺口宽度与门道长宽表16
二、西汉城址18
图六 西汉城址西垣城门铲探平面图20
表三 西汉城垣缺口与城门数据对比表21
第三节 城外墓地调查与铲探23
二、南垣外战国、汉代遗址23
一、王家岭周代遗址23
第二节 城外遗址调查与铲探23
图七 城址与墓地位置关系图24
二、汉代墓地25
一、战国墓地25
第三章 城址发掘27
第一节 战国城址发掘27
一、层位关系与遗迹27
图八 战国城址西垣北段TG1北壁剖面图29
图九 战国城址西垣北段发掘遗迹分布平面图30
图一○ 战国城址西垣北H2、西垣北H3平、剖面图31
图一一 南垣西端城垣TS80W24~TS88W24西壁剖面图…………………………插页图一二 南垣西F1剖面图34
图一三 战国城址东垣缺口TS6E97~TS6E101北壁剖面图35
图一四 战国城址东垣缺口遗迹分布平面图37
图一五 战国城址东垣H1、东垣H2平、剖面图38
图一六 战国城址雷家湾TN66W34北壁剖面图39
图一七 战国城址西北部雷家湾发掘探方遗迹分布平面图41
二、出土遗物41
表四 东城门TS6E97陶质陶色统计表42
表五 战国陶器陶质陶色统计表43
表六 战国陶器纹饰统计表43
图一八 战国城址出土A、B型陶鬲45
图一九 战国城址出土B型陶鬲、盂46
图二○ 战国城址出土Aa、Ab、Ac型陶罐48
图二一 战国城址出土B型陶罐,A、B型陶瓮,B型陶盆50
图二二 战国城址出土A、B型陶盆51
图二三 战国城址出土A、B、C型陶豆52
图二四 战国城址出土A、B型陶鼎、陶器盖54
图二五 战国城址出土筒瓦、板瓦、瓦当56
图二六 战国城址出土陶纺轮、铜镞、石研磨器57
一、层位关系与遗迹58
第二节 西汉城址发掘58
图二七 西汉城址TN1W17~TN3W17、TS1W17~TS4W17东壁剖面图 ………插页图二八 西汉城址TS6W17东壁剖面图60
图二九 西汉城址北垣中段发掘探方遗迹分布平面图62
图三○ 西汉城址北垣H2、北垣H3平、剖面图64
图三一A 西汉城址北垣H7平、剖面图65
图三一B 西汉城址北垣H5平、剖面图65
图三二 西汉城址北垣G1平、剖面图66
图三三 西汉城址北垣G2平、剖面图67
图三四 西垣中段TG2北壁剖面图70
图三五 西垣中段TG2遗迹分布平面图70
图三六 西垣中段G3平、剖面图71
图三七 周家坟地TS36W6~TS36W9北壁剖面图73
图三八 周家坟地发掘探方遗迹分布平面图73
图三九 周J1平、剖面图75
图四○ 南垣外TG3北壁剖面图76
图四一A 南垣外TG3木构建筑遗迹位置图77
图四一B 南垣外TG3木构建筑遗迹平、剖面图77
二、出土遗物78
表七 周家坟地TS36W8西汉陶器陶质陶色统计表78
表八 周家坟地西汉陶器陶质陶色统计表79
表九 周家坟地TS36W6、TS36W8、TS36W9西汉陶片纹饰统计表80
图四二 西汉城址出土A、B型陶罐81
图四三 西汉城址出土A、B型陶瓮83
图四四 西汉城址出土A型陶盆85
图四五 西汉城址出土A、B型陶盆86
图四六 西汉城址出土A、B型陶豆,陶鼎,陶器盖87
图四七 西汉城址出土筒瓦、瓦当89
图四八 西汉城址出土板瓦、瓦当91
图四九 西汉城址出土A、B型铁钁,铁斧92
图五○ 西汉城址出土铁臿、铁斧、铁锄、铁钁94
图五一 西汉城址出土铁耙、削、环、镞,铜镞、鐏,砺石95
一、层位关系96
第三节 城址出土宋代遗物96
二、出土遗物97
图五二 宋代文化层出土陶罐、擂钵、筒瓦、板瓦、瓦当98
图五三 宋代文化层出土瓷碗、瓷洗、瓷盆100
图五四 宋代文化层出土瓷罐、瓷碟、瓷执壶、瓷瓮102
一、分期依据与方法103
第四节 城址分期103
二、战国城址分期104
表一○ 战国城址出土陶器器类型式分期分段表105
图五五A 战国城址出土遗物分期图(一)106
图五五B 战国城址出土遗物分期图(二)108
图五五C 战国城址出土遗物分期图(三)111
三、西汉城址分期113
表一一 西汉城址出土器类型式分期分段表113
图五六A 西汉城址出土遗物分期图(一)114
图五六B 西汉城址出土遗物分期图(二)116
图五六C 西汉城址出土遗物分期图(三)118
第一节 城外战国墓地122
第四章 墓葬发掘122
一、墓地范围与墓葬分布122
图五七 王家岭战国墓葬分布平面图124
图五八 花园岭战国墓葬分布平面图125
二、墓葬形制126
表一三 B型墓葬结构要素级别表129
表一二 A型墓葬结构要素级别表129
表一四 C型墓葬结构要素级别表130
表一五 D型墓葬结构要素级别表130
表一六 墓葬随葬陶器陶质陶色统计表131
三、随葬器物131
图五九 A、B型陶鬲135
图六○ 陶盂、陶罐、陶网坠136
图六一 Aa型陶鼎139
图六二 A型陶鼎141
表一七 Aa型陶鼎侧视形态变化状况表142
表一八 Ab型陶鼎形态变化状况表143
图六三 Ab型陶鼎146
图六四 A、B型陶鼎147
表一九 Ba型陶鼎形态变化状况表148
图六五 Ba型陶鼎151
表二○ Bb型陶鼎形态变化状况表152
图六六A Bb型陶鼎154
图六六B B型、异型陶鼎155
图六七 B型、底装足陶鼎157
表二一 底装足陶鼎形态变化状况表158
表二二 陶敦侧视器身变化计量表160
图六八 A型陶敦162
图六九 A、B型陶敦164
表二三 A型陶壶形态变化状况表166
图七○A A型陶壶168
图七○B A、B型陶壶169
图七一 A型Ⅳ式陶壶170
表二四 B型陶壶形态变化状况表171
图七二 B型陶壶172
表二五 Aa型陶缶形态变化状况表173
图七三 A Aa型陶缶174
表二六 Ab型陶缶形态变化状况表175
图七三B A型陶缶176
表二七 Ba型陶缶形态变化状况表177
图七四 A、B型陶缶178
表二八 Bb型陶缶形态变化状况表179
图七五 Bb型陶缶180
表二九 Bc型陶缶形态变化状况表181
图七六 Bc型、异型陶缶,陶簠182
图七七 A、B型陶小口鼎184
图七八A A、B型陶小口鼎185
图七八B B型Ⅲ式陶小口鼎187
图七九 A型陶罍188
图八○ B型陶罍、陶鐎壶、陶高柄壶形器190
图八一 A、B、C型陶盘192
表三○ A型陶盘形态变化状况表193
表三一 B型陶盘形态变化状况表194
表三二 C型陶盘形态变化状况表195
表三三 D型陶盘形态变化状况表196
图八二 D型、大底陶盘197
表三四 大底陶盘形态变化状况表198
表三五 A型陶匜形态变化状况表199
图八三 A、B型陶匜200
表三六 Ba型陶匜形态变化状况表201
图八四 A、B型陶勺,陶斗203
表三七 Aa型陶勺器形变化状况表204
表三八 B型陶勺器形变化状况表205
表三九 A型陶斗器形变化状况表206
表四○ B型陶斗器形变化状况表206
图八五 A、B、C型陶斗207
图八六 陶盖豆209
表四一 Aa型陶豆形态变化状况表210
图九三A 铜珠形马饰、铜方策、铜带钩、铜环211
图八七 A型陶豆211
表四二 Ab型陶豆形态变化状况表212
表四三 Ba型陶豆形态变化状况表213
表四四 Bb型陶豆形态变化状况表213
图八八A B、C型陶豆215
表四五 Ca型陶豆形态变化状况表216
表四六 Cb型陶豆形态变化状况表216
图八八B C型、矮柄陶豆217
表四七 矮柄陶豆形态变化状况表218
表四八 A型铜剑各部位变化表220
图八九A 铜壶…………………………………………………………………………插页图八九B 铜壶、铜敦…………………………………………………………………插页图九○ A、B型铜剑,铜匕首221
图九一 铜戈223
图九二 铜戈、铜马衔、铜镞、铜车饰224
图九三B 铜车軎227
图九四 玉璧、玉管、玉佩、玉珠、玉饼、料珠、水晶饰、石研磨器229
二、墓葬形制230
一、墓葬位置与分布230
第二节 城内战国瓮棺、瓦棺墓230
图九五 西垣北段瓮棺、瓦棺墓平、剖面图231
图九六 西垣北段瓮棺、瓦棺墓葬具233
第三节 宋代墓葬234
三、随葬器物234
二、墓葬形制234
一、墓葬位置234
图九七 TG2M1平、剖面图235
四、墓葬年代236
图九八 TG2M1随葬品236
第四节 城外战国墓葬分类与分期237
一、随葬品组合237
表四九 王家岭墓地仿铜陶礼器墓随葬品组合表238
表五○ 花园岭墓地仿铜陶礼器墓随葬品组合表239
表五一 花园岭墓地日用陶器墓随葬品组合表241
二、墓葬分类241
表五二 陶器组合形式数量与墓型对照表242
三、墓葬分期246
表五三 仿铜陶礼器组合型式序列表250
表五四 日用陶器组合型式序列表252
表五五 仿铜陶礼器与日用陶器横向对应表253
四、墓葬形制举例253
图九九 战国墓葬出土陶器分期图……………………………………………………插页图一○○A WM19平、剖面图255
图一○○B WM19剖面图256
图一○一 HM3平、剖面图257
图一○二 WM10平面图258
图一○三 HM11平、剖面图259
图一○四 WM4平、剖面图260
图一○五B WM33剖面图261
图一○五A WM33平、剖面图261
图一○六A WM32平、剖面图263
图一○六B WM32剖面图264
图一○七 WM49平面图264
图一○八 HM15平、剖面图265
图一○九 WM3平、剖面图266
图一一○ HM23平、剖面图…………………………………………………………插页图一一一 WM54平、剖面图269
图一一二A WM2平、剖面图271
图一一二B WM2剖面图272
图一一三 HM28平、剖面图273
图一一四 HM25平、剖面图274
图一一五 HM66平、剖面图275
图一一六 HM43平面图276
图一一七 WM17平面图277
图一一八 HM42平、剖面图278
图一一九 HM19平、剖面图279
图一二○ WM9平面图280
图一二一 WM34平面图281
图一二二 WM29平面图281
图一二三 WM22平、剖面图282
图一二四 WM16平面图283
图一二五 HM4平、剖面图284
图一二六 WM25平、剖面图285
图一二七 WM48平、剖面图286
图一二八 WM50平、剖面图287
图一二九 HM48平面图288
图一三○ HM53平、剖面图289
图一三一 WM44平面图290
图一三二 WM15平面图290
图一三三 HM18平、剖面图292
图一三四 WM62平、剖面图293
图一三五 WM45平、剖面图294
图一三六 HM24平面图295
图一三七 HM36平、剖面图296
图一三八 HM63平、剖面图297
图一三九 WM14平、剖面图298
图一四○ HM21平面图299
图一四一 HM39平面图301
图一四二 WM6平面图301
图一四三 HM56平、剖面图302
图一四四 HM1平、剖面图304
图一四五 HM22平、剖面图305
图一四六A WM12平、剖面图306
图一四六B WM12剖面图307
图一四七 HM27平、剖面图308
图一四八 HM14平面图309
图一四九 HM59平、剖面图310
图一五○ HM45平、剖面图311
图一五一 HM12平、剖面图312
图一五二 HM38平面图313
图一五三 HM65平、剖面图314
图一五四 WM7平面图315
图一五五 HM52平、剖面图316
图一五六 HM29平、剖面图317
图一五七 HM10平、剖面图318
图一五八 HM55平、剖面图318
图一五九 HM37平、剖面图319
五、墓葬器物组合举例319
图一六○ HM58平、剖面图320
图一六一 WM8陶器组合图321
图一六二A WM19陶器组合图322
图一六二B WM19器物组合图323
图一六三A WM10陶器组合图324
图一六三B WM10陶器组合图325
图一六四A WM4陶器组合图326
图一六四B WM4陶器组合图327
图一六五A WM33陶器组合图328
图一六五B WM33陶器组合图329
图一六六A WM32陶器组合图330
图一六六B WM32陶器组合图331
图一六七A WM49陶器组合图332
图一六七B WM49陶器组合图333
图一六八 WM3陶器组合图334
图一六九 WM47陶器组合图335
图一七○ WM54陶器组合图336
图一七一 WM2陶器组合图337
图一七二 HM25陶器组合图338
图一七三 HM54陶器组合图339
图一七四 HM66陶器组合图340
图一七五 HM43陶器组合图341
图一七六 WM17陶器组合图342
图一七七 HM19陶器组合图343
图一七八 WM9陶器组合图344
图一七九 WM34陶器组合图345
图一八○ WM22陶器组合图346
图一八一 HM17陶器组合图347
图一八二 HM4陶器组合图348
图一八三 WM48陶器组合图349
图一八四 HM48陶器组合图350
图一八五 WM24陶器组合图351
图一八六 WM15陶器组合图352
图一八七 WM45陶器组合图353
图一八八 WM58陶器组合图354
图一八九 HM50陶器组合图355
图一九○ WM14陶器组合图356
图一九一 HM21陶器组合图357
图一九二 WM46陶器组合图358
图一九三 HM46陶器组合图359
图一九四 HM1陶器组合图359
图一九五 WM12陶器组合图360
图一九六 HM27陶器组合图360
图一九七 HM41陶器组合图361
图一九八 HM33陶器组合图362
图一九九 HM47陶器组合图362
图二○○ WM7陶器组合图363
图二○一 HM29陶器组合图363
图二○二 WM59陶器组合图364
第五章 结语365
第一节 城址的年代与性质365
第二节 战国城址与战国墓葬文化因素分析369
一、楚文化因素369
二、地域特点与越文化因素370
第三节 城外战国墓地结构探讨370
一、墓地揭露概况371
二、墓葬分布与埋葬单元的划分371
三、墓葬分类与分期反映的埋葬规律373
第四节 城址与墓地关系374
四、两墓地等级比较374
附表一 王家岭墓葬形制表376
附表376
附表二 花园岭墓葬形制表380
附表三 王家岭墓葬随葬品登记表387
附表四 花园岭墓葬随葬品登记表390
附表五 王家岭、花园岭墓葬随葬品分类统计表394
后记396
英文提要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