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退耕还林 草 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退耕还林 草 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 张美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09052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造林-研究-中国;牧草-栽培-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退耕还林 草 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理论基础1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提出的背景1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合理性分析1

三、退耕还林(草)工程外部性分析11

四、退耕还林与恢复生态学15

五、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经济学基础21

六、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27

第二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意义剖析36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36

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37

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0

四、促进观念、机制和制度创新43

五、促进社会进步46

六、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三个代表”的完美体现48

第三章 退耕还林发展历程研究52

一、第一阶段:对林业资源的经济性利用阶段(1949—1978)53

二、第二阶段:木材生产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1979—1998)55

三、第三阶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林业跨跃式发展阶段(1998—2050)59

第四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验和成效64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64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初见成效76

第五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81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问题81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剖析96

专题一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103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103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107

专题二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分析122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效益分析122

二、从效益分析看,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问题132

专题三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模式分析134

一、典型经营范式134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主要模式138

三、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主要应用技术142

四、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典型模式设计147

五、总结155

第六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应遵循的原则157

一、在目标的确立上,要坚持的原则157

二、在规划时应坚持的原则160

三、在外部链接上应把握的原则162

四、在内部设计上应遵循的原则163

五、在推动促进上应遵循的原则165

六、在工程管理上应遵循的原则166

第七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对策建议168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168

二、科学规划,协调发展170

三、制度和机制创新174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178

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投入机制181

六、完善管护机制,加强后期管理184

七、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建立林业投资激励机制186

八、完善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成效191

九、实施相关的配套工程,确保工程不反弹193

第八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98

一、如何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198

二、如何加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科技支撑200

三、如何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配套措施202

四、如何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市场激励机制203

第九章 主要结论204

参考文献207

后记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