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化疾病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消化疾病诊断学
  • 陈其奎,何兴祥,朱兆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462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1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826页
  • 主题词: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消化疾病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消化疾病实用诊断技术3

第一章 内镜检查技术3

第一节 胃(食管)镜检查术3

第二节 小肠镜检查术22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术25

第四节 色素内镜技术39

第五节 放大内镜技术41

第六节 胶囊内镜技术44

第七节 十二指肠镜及胰胆管造影术(ERCP)47

第八节 胆道镜检查术55

第九节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7

第十节 经口胰管镜检查术63

第十一节 胆胰管管腔内超声检查术65

第十二节 腹腔镜检查术67

第十三节 术中内镜检查术72

第一节 腹部平片检查75

第二章 腹部X线检查技术75

第二节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术78

第三节 小肠造影术88

第四节 结肠钡剂灌肠造影术91

第五节 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术95

第六节 口服胆囊造影术96

第七节 静脉胆囊造影术97

第八节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术99

第三章 超声技术在消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01

第一节 超声成像原理101

第二节 超声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2

第三节 超声检查术前准备和检查方法103

第四节 超声检查的正常声像图表现104

第五节 超声检查的异常声像图表现106

第六节 超声技术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119

第七节 超声检查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123

第四章 肝静脉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测定126

第一节 概述131

第五章 CT检查术131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133

第三节 肝胆胰疾病的CT诊断134

第四节 消化道的CT诊断144

第六章 MRI检查术147

第一节 概述147

第二节 MRI检查技术148

第三节 肝胆胰和胃肠道疾病的MRI诊断150

第七章 仿真肠镜技术159

第八章 核医学技术在消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61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161

第二节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164

第三节 肝脾胶体显像166

第四节 肝动脉灌注显像167

第五节 肝受体显像167

第六节 肝脏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168

第七节 PET显像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70

第八节 门静脉压力测定171

第九节 胃肠道出血显像172

第十节 异位胃黏液显像173

第十一节 核素在胃排空测定中的应用175

第十二节 核素在小肠通过功能测定中的应用176

第十三节 核素在胃食管反流测定中的应用177

第十四节 核素在食管通过功能测定中的应用178

第十五节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179

第一节 DSA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181

第九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81

第二节 DSA技术在肝胆疾病中的运用185

第三节 DSA技术在胰腺疾病中的检查与诊断188

第四节 DSA技术在脾脏疾病的检查与诊断191

第五节 门静脉DSA造影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作用192

第十章 消化道压力测定195

第一节 食管压力测定195

第二节 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压力测定199

第三节 肠道压力测定201

第四节 肛门直肠运动功能的检查205

第五节 奥狄(Oddi)括约肌测压209

第十一章 消化道通过能力测定212

第一节 食管通过能力测定212

第二节 胃排空测定213

第三节 肠道运动通过能力检查218

第四节 胆道通过时间测定220

第十二章 胃电图221

第十三章 胃酸测定223

第一节 食管pH监测223

第二节 食管滴酸试验226

第三节 胃液分析227

第十四章 幽门螺杆菌(Hp)检查231

第十五章 引流液检查237

第一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37

第二节 胰液引流检查238

第三节 胃液检查238

第十六章 小肠吸收功能测定240

第十七章 胰腺外分泌功能测定244

第一节 肝功能试验组合251

第十八章 肝脏功能检查251

第二节 血清胆红素检测252

第三节 血清胆汁酸253

第四节 血清蛋白测定254

第五节 血清酶学检查255

第六节 血氨测定259

第七节 血清脂类代谢试验260

第八节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261

第十九章 消化肿瘤标志物检测264

第二十章 消化系统免疫检测271

第二十一章 胃肠道激素测定275

第二十二章 粪便检查在消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280

第二十三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消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85

第二十四章 腹腔穿刺术288

第二十五章 腹腔脏器(包块)穿刺活检290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294

第一节 脱落细胞学检查294

第二节 组织病理学检查296

第三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消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14

第二篇 消化系统临床表现的诊断思维325

第二十七章 吞咽困难325

第二十八章 食欲减退335

第二十九章 非心源性胸痛345

第三十章 恶心与呕吐353

第三十一章 烧心与反酸364

第三十二章 呃逆370

第三十三章 胃肠胀气373

第三十四章 腹痛377

第三十五章 腹泻389

第三十六章 大便失禁404

第三十七章 便秘408

第三十八章 呕血和黑便413

第三十九章 便血420

第四十章 黄疸427

第四十一章 肝肿大438

第四十二章 脾肿大454

第四十三章 腹水463

第四十四章 腹部包块469

第三篇 消化疾病的临床诊断487

第四十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思路487

第四十六章 食管疾病489

第一节 先天性食管疾病489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490

第三节 食管感染及炎症496

第四节 Barrett食管498

第五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500

第六节 “胡桃夹”食管502

第七节 食管憩室503

第八节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504

第九节 食管裂孔疝504

第十节 食管损伤506

第十一节 食管良性肿瘤507

第十二节 食管癌507

第十三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510

第四十七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516

第一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516

第二节 急性胃炎518

第三节 慢性胃炎520

第四节 Menetrier病523

第五节 十二指肠炎523

第六节 消化性溃疡524

第七节 胃黏膜脱垂症527

第八节 急性胃扩张528

第九节 胃扭转529

第十节 胃下垂530

第十一节 胃内异物531

第十二节 胃息肉532

第十三节 胃良性肿瘤533

第十四节 胃癌534

第十五节 胃MALT淋巴瘤538

第十六节 胃肉瘤540

第十七节 门脉高压性胃病541

第十八节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542

第十九节 十二指肠肿瘤543

第四十八章 肠道疾病545

第一节 急性肠炎545

第二节 食物中毒546

第三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548

第四节 肠易激综合征549

第五节 蛋白丢失综合征551

第六节 Whipple病552

第七节 门脉高压性肠病553

第八节 短肠综合征555

第九节 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综合征556

第十节 肠结核557

第十一节 肠道憩室560

第十二节 肠道孤立性溃疡563

第十三节 克罗恩病565

第十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570

第十五节 放射性肠炎574

第十六节 缺血性结肠炎576

第十七节 嗜酸性肠炎578

第十八节 伪膜性肠炎579

第十九节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81

第二十节 肠梗阻582

第二十一节 结肠假性梗阻585

第二十二节 盆底综合征586

第二十三节 肠道寄生虫病588

第二十四节 肠道淀粉样变性598

第二十五节 结肠黑变病599

第二十六节 肠道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601

第二十七节 肠道先天性发育异常602

第二十八节 肠道息肉及胃肠道息肉综合征606

第二十九节 小肠良性肿瘤611

第三十节 小肠恶性肿瘤614

第三十一节 大肠良性肿瘤616

第三十二节 大肠恶性肿瘤619

第三十三节 胃肠道类癌及类癌综合征624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628

第四十九章 肝脏疾病628

第二节 药物性肝损害631

第三节 中毒性肝炎631

第四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632

第五节 酒精性肝病634

第六节 妊娠性肝病637

第七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639

第九节 门脉高压症642

第八节 肝硬化642

第十节 肝性脑病643

第十一节 暴发性肝衰竭646

第十二节 肝肾综合征649

第十三节 肝肺综合征650

第十四节 肝脓肿651

第十五节 肝囊肿655

第十六节 肝肉芽肿656

第十七节 肝结核658

第十八节 肝包虫病659

第十九节 肝吸虫病660

第二十节 肝豆状核变性病662

第二十一节 血色病663

第二十二节 肝卟啉病665

第二十三节 肝糖原累积症669

第二十四节 肝淀粉样变性671

第二十五节 肝血管瘤672

第二十六节 肝良性肿瘤673

第二十七节 原发性肝癌675

第二十八节 转移性肝癌677

第二十九节 肝脏其他恶性肿瘤679

第三十节 门静脉病变682

第五十章 胆囊胆管疾病685

第一节 胆石症685

第二节 急性胆囊炎690

第三节 慢性胆囊炎692

第四节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694

第五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96

第六节 胆囊胆管寄生虫病699

第七节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705

第八节 胆总管囊肿707

第九节 Caroli综合征709

第十节 胆囊息肉710

第十一节 胆囊癌712

第十二节 胆管癌715

第十三节 奥狄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717

第五十一章 胰腺疾病721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721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725

第三节 胰管结石730

第四节 胰腺假性囊肿731

第五节 胰腺囊肿733

第六节 胰腺囊性纤维性变733

第七节 胰腺癌734

第九节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739

第八节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739

第十节 胰腺肉瘤740

第十一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740

第五十二章 腹膜、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疾病748

第一节 原发性腹膜炎748

第二节 继发性腹膜炎749

第三节 第三型腹膜炎751

第四节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752

第五节 结核性腹膜炎753

第六节 腹腔脓肿754

第七节 腹膜假黏液瘤755

第八节 腹膜恶性间皮瘤756

第九节 大网膜扭转757

第十节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758

第十一节 网膜肿瘤758

第十二节 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淋巴结结核759

第十三节 肠系膜炎症疾病759

第十四节 肠系膜肿瘤760

第十五节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761

第十六节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762

第十七节 腹膜后出血763

第十八节 腹膜后感染和脓肿763

第十九节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64

第二十节 腹膜后纤维化766

第四篇 系统疾病及其治疗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77

第五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77

第五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82

第五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及其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84

第五十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88

第五十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91

第五十八章 结缔组织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94

第五十九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799

第六十章 皮肤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802

第六十一章 某些传染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805

第六十二章 妇科疾病和用药的消化系表现8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