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于淑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577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微生物基础3
第一章 绪论3
一、微生物3
二、微生物学发展概况3
三、生物的分类和命名6
四、微生物的特点7
复习思考题7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8
第一节 细菌8
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8
二、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0
三、细菌染色法17
五、细菌的培养特征18
四、细菌的繁殖18
第二节 放线菌19
一、放线菌的形态19
二、放线菌的繁殖21
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21
四、放线菌的代表属22
第三节 蓝细菌23
第四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24
一、支原体24
二、衣原体25
三、立克次体25
复习思考题27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28
第一节 酵母菌30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30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31
三、酵母菌的菌落33
四、重要的酵母菌33
第二节 丝状真菌——霉菌34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34
二、霉菌的菌落特征34
三、霉菌的繁殖方式35
四、重要的霉菌36
第三节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37
一、病原性真菌37
二、真菌毒素37
复习思考题38
第四章 病毒40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40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40
二、病毒的结构41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44
第二节 病毒的繁殖方式45
一、病毒的复制过程45
二、噬菌体47
第三节 病毒感染48
一、病毒感染的途径与类型48
二、病毒的干扰现象与干扰素49
三、机体的抗病毒免疫50
第四节 亚病毒51
一、类病毒51
二、拟病毒51
三、朊病毒52
复习思考题53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54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54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54
二、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55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58
第二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59
一、单纯扩散60
二、促进扩散60
三、主动运输61
四、膜泡运输63
第三节 培养基63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63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65
三、常用培养基67
复习思考题68
一、生物氧化70
第一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70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70
二、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71
三、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77
第二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79
一、细胞物质的合成79
二、其他耗能反应85
第三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85
一、酶活性的调节85
二、酶合成的调节87
三、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88
第四节 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89
一、初级代谢89
二、次级代谢89
四、酶制剂90
三、氨基酸90
第五节 微生物药物90
一、抗生素90
二、维生素90
五、甾体激素91
复习思考题91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93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法93
一、实验室培养法93
二、工业生产培养法94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95
一、同步培养95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典型生长曲线96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99
一、计数法99
三、连续培养99
二、生长量法100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01
一、营养物质101
二、水的活性101
三、温度101
四、pH值102
五、氧102
第五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104
一、几个基本概念104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104
三、化学方法107
复习思考题111
一、微生物的遗传物质113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13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13
二、质粒117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119
一、基因突变119
二、突变与育种121
第三节 基因重组125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25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27
第四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129
一、菌种的衰退和复壮129
二、菌种的保藏131
复习思考题133
第一节 传染的机理134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134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134
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数量和侵入途径对致病性的影响135
三、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135
四、环境因素136
五、传染的类型136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136
一、生理屏障137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防护作用137
三、体液因素138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139
一、免疫系统139
二、抗原142
三、免疫球蛋白143
四、免疫应答146
一、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剂149
第四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149
二、人工被动免疫用制剂151
复习思考题151
第十章 微生物的生态153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153
一、微生物群落153
二、陆生生境的微生物154
三、水生生境的微生物155
四、大气生境的微生物155
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156
六、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156
七、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157
第二节 微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157
三、寄生关系158
二、共生关系158
一、互生关系158
四、拮抗关系159
五、捕食关系159
第三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60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160
二、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160
第四节 人体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163
一、人体与微生物163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164
第五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64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164
二、重金属转化165
三、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165
四、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166
复习思考题168
第二篇 微生物实验171
第十一章 纯培养技术171
第一节 预备知识171
一、微生物学实验室守则171
二、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172
三、实验室常用仪器172
第二节 培养基173
一、培养基营养物质173
二、培养基种类174
三、培养基配制方法176
四、常用培养基178
实验一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178
实验二 高氏Ⅰ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179
实验三 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的制备180
实验四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181
第三节 灭菌和消毒181
一、干热灭菌181
二、湿热灭菌182
三、过滤除菌186
四、紫外线杀菌186
五、化学药剂消毒与杀菌186
第四节 微生物接种技术187
一、准备187
二、接种方法189
复习思考题191
第一节 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193
一、显微镜的构造193
第十二章 形态观察及微生物测定193
二、显微镜的性能194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95
第二节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196
实验五 细菌形态的观察196
实验六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196
实验七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197
实验八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98
实验九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培养与观察200
实验十 霉菌水浸标本片的制备与观察200
实验十一 噬菌斑的培养观察201
第三节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测定202
实验十二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202
实验十三 微生物细胞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03
实验十四 稀释平板测数法205
实验十五 稀释培养测数法207
实验十六 比浊法测定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209
复习思考题211
第十三章 基础及应用微生物实验212
实验十七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212
实验十八 微生物与氧关系的检测214
实验十九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215
实验二十 免疫血清的制备218
实验二十一 赖氨酸发酵220
实验二十二 利用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221
实验二十三 微生物菌种保藏222
实验二十四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225
复习思考题227
附录 最大或然数统计表229
参考文献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