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墙大事 2 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历史事件真相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墙大事 2 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历史事件真相 上
  • 张树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210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历史事件-中国-1936~1982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墙大事 2 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历史事件真相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2

1 长征途中林彪建议毛泽东把指挥权交给彭德怀2

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彭德怀奉命攻占娄山关,毛泽东大喜过望2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团,红军声东击西,令蒋介石判断失误4

林彪抱怨毛泽东迫使部队走冤枉路:“总兜圈圈,不打仗”。他给毛泽东写信,建议把战场指挥权交给彭德怀7

彭德怀的发言突然被毛泽东打断,毛泽东大声说:你对失去中央苏区不满,在困难中动摇,这是右倾9

2 毛泽东的抗日战略方针引发争论14

毛泽东主张打游击战而不是阵地战,尤其要保持红军“独立自主的指挥权”14

彭德怀虽然“基本”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但对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有所保留,提出“还要坚持运动战”15

王明回到延安,挑起更激烈的争论,他主张放弃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毛泽东对王明讲话所产生的效果大为震惊,但决定暂时不与王明发生正面冲突19

彭德怀第一次在重大是非面前保持了沉默,他没有支持毛泽东的观点,而是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21

3 《沁园春·雪》在重庆引起巨大“风波”26

柳亚子称颂毛泽东亲临虎穴的“弥天大勇”,以为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一定能感动蒋介石26

人们千方百计要读到毛泽东的原词,于是手抄本在民间流传。由于辗转传抄,以致于词中有些地方出现错字30

蒋介石说: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34

对于国民党当局和反动文人的行径,重庆进步文化人士,立即进行反击。郭沫若在词中无情揭露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政策39

围绕毛泽东咏雪一词而展开的斗争,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46

4 张闻天向毛泽东移交权力的内情50

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意见:一是“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二是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50

张闻天在中共六中全会上,首先向毛泽东提出“让位”,但毛泽东并没有接受53

王明对张闻天说:这次整风,主要是整我们这些从莫斯科回来的同志,尤其是你&毛泽东此人太厉害57

5 斯大林电请毛泽东对日出兵目的何在62

苏军全力对付西线德军,但始终担忧日军在东线进攻。斯大林心中有数,那就是对日本不能手软62

斯大林电请中共出兵,毛泽东回电说:我们武器很差,无法同日军大会战,只能进行战略配合,不能进行战役或战斗的配合64

对于斯大林的两次电报,毛泽东和中共都没给予肯定的回答,只是把罗瑞卿等部部署在长城内外,牵制日军66

6 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艰难历程70

日军奇袭珍珠港,粉碎了美国的幻想。美国人愤怒之时,国民党政府却兴高采烈,额手相庆70

罗斯福向宋子文表示祝贺,欢迎中国成为四强之一。罗斯福竟将中国列于美国之后,位居第二,引起英国和苏联的不满73

蒋介石看完罗斯福的电报后心烦意乱,他深知美国得罪不得,最终同意让中共派一名代表加入代表团77

董必武有幸成为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采和形象80

为了让世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董必武在美国讲起了红军长征的故事,给纽约华人留下深刻印象84

7 斯大林真的建议国共两党“划江而治”吗89

斯大林说:我看不到其他可能成为全中国领袖的人,我不相信中共的领袖们有蒋介石那样好,也不相信他们有能力完成中国的统一89

斯大林致电延安,要毛泽东与蒋介石达成协议,不要打内战,不然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91

苏联人的做法固然巧妙,但毛泽东的反应似乎更为高明。毫无疑问,斯大林此时还不肯公开支持中共93

米高扬在西柏坡访问期间到处查看,有人说他像个“探子”,处处想试探中国共产党95

毛泽东对米高扬也有一些不满,说他来西柏坡“好神气、摆架子”“像老子对待儿子”97

斯大林承认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犯了错误:我不相信中国共产党人能取胜,我曾劝说毛泽东,最好与蒋介石和解101

8 刘少奇1949年秘密出访苏联的详情104

苏联对建立新中国态度不十分明朗,刘少奇深知访苏责任重大104

斯大林盛宴招待中共代表团。刘少奇提出书面报告,要求苏联提供全面援助107

刘少奇请斯大林给予“指示”,斯大林急忙说:我们是兄弟党,不是上下级,我怎么能指示呢112

斯大林对刘少奇说:你们都过长江了,你们的政府设在哪里?国家不可长时期没有政府,我想你应该把这个问题通报给毛泽东117

刘少奇不肯接受斯大林的祝酒,连连表示:老大哥还是老大哥,小弟弟还是小弟弟,我们永远向兄长学习120

结束秘密访问,代表团“满载”而归,苏联方面却出现异常做法123

9 司徒雷登黯然离开中国大陆的前前后后126

司徒雷登向蒋介石进言,要国民党进行一些改革,以挽回颓势,但蒋介石笑而置之126

为了迫使蒋介石下野,司徒雷登游说国民党实力派拥戴李宗仁任代总统,提议让蒋介石“退休”,但蒋介石拒不接受130

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里有许多共产党人,曾担任过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自认为可以跟中共领导人以师生相称133

听到黄华名字,司徒雷登心里一动:难道学生要 与老师会面136

毛泽东指示黄华:多听对方讲话,少说自己的意见。如果司徒雷登态度是友善的,你亦应取适当的友善态度,但不要表示过分热情138

司徒雷登担心自己访问北平,会“大大提高中共和毛泽东本人的威望”141

杜鲁门总统几经犹豫,最终否决了司徒雷登的北平之行,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政府的接触又一次失之交臂143

司徒雷登离开生活长达五十年之久的中国,毛泽东亲自撰写《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反美的情绪147

10 中英建交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往事156

英国政府“脚踩两只船”,周恩来忠告英国必须与国民党政府彻底断交,不要玩弄虚伪的外交手腕156

毛泽东对来访的蒙哥马利说:你们的政府只要改善一点态度,我们就可以同你们建立外交关系161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英国驻华代办,说:“请问候女王陛下。”毛泽东的问候使中英关系和互换大使问题进入了新的阶段167

11 梁漱溟与毛泽东论争让世人震惊174

梁漱溟与毛泽东真正相知相识,是梁漱溟第一次去延安。当时毛泽东的地位还没有“至尊”到不容许任何人触犯的地步174

屡次延揽梁漱溟到政府工作,都被婉拒,毛泽东心中很是不悦,但他并未勉为其难178

毛泽东的讲话让梁漱溟非常震惊!显然,自己在大会上的发言惹恼了毛泽东181

毛泽东声色俱厉地说:杀人有两种,蒋介石是用枪杆子杀人,梁漱溟是用笔杆子杀人&你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184

梁漱溟与毛泽东争论,他的发言引起众人的斥责,更激怒了毛泽东:你要的这个雅量,我大概不会有187

三十年后,90高龄的梁漱溟意味深长地说:当时是我讲话不分场合,伤了他的感情191

12 潘汉年、杨帆二十七年“罪案”平反始末196

潘汉年在敌人心脏穿插往来,成为一个飘忽不定的人物。当红军开始长征时,他却神秘地“失踪”196

毛泽东在北平接见潘汉年,决定派潘汉年到上海,给陈毅市长当助手206

杨帆冒然向党中央报告蓝苹(江青)脱党自首的情况,并直言不讳地写道:“此人不宜与主席结婚。”为自己招来牢狱之灾210

1954年12月31日杨帆被捕,1955年4月3日潘汉年被投入监狱。此时,各大报纸把潘汉年、杨帆联系到一起,称为“潘、杨反革命集团案”216

中共中央终于为潘汉年、杨帆平反。潘汉年与夫人的骨灰被送到北京,葬于八宝山223

13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真相228

历史的裂痕再次扩大,建国前夕文艺界爆发论争,胡风受到“左联”成员的围攻228

胡风感到当年他的“论敌”,大多成为文艺界的领导者,如今带着“文坛征服者”的神气向自己杀来232

胡风的“三十万言书”引来中宣部的《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他陷入一片批判声中238

毛泽东在有关胡风的材料上亲笔批示,胡风终于醒悟到他是在跟谁作斗争,不得不低下他从未低下过的头246

14 由“整风”到“反右”——毛泽东的大转弯之谜258

群众闹事现象频发,毛泽东感慨地说:1956年这一年,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一个“多事之秋”258

领袖钟情于整风,他热烈欢迎党外人士给共产党提意见,揭露官僚主义。并指示:有意见就说,党内外打成一片264

整风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毛泽东号召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268

随着“鸣”“放”的深入,“杀气腾腾”的言论令毛泽东不安,他担心在中国会重演“匈牙利事件”273

变“整风”为“反右”,毛泽东出人意料地改变斗争方向。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反右派运动猛然开展起来,右派分子越划越多278

反右运动采用“钓鱼”或“引蛇出洞”的“战术”,造成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283

15 50年代后期毛泽东与周恩来产生分歧286

面对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共和国领袖们情绪高昂,心态急剧膨胀。毛泽东不相信“搞工业、农业,比打仗还厉害”286

毛泽东不满意周恩来的检讨:“要自己写,不要秘书写。”周恩来七天闭门不出,检讨反冒进的“错误”294

16 毛泽东为“大跃进”一词叫好302

毛泽东对社论中采用“跃进”一词颇为欣赏,说:如果要颁发“博士”头衔的话,我建议第一号博士应赠与发明这个伟大口号的人302

狂热的年代,疯狂的岁月:大办公社、大办食堂、大炼钢铁、大办水利&陈伯达头脑发热了:现在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已为期不远311

刘少奇表露出怀疑的态度,说:我们受骗了!陈毅回到家乡愤然题诗:好大喜功事,万代招骂名325

毛泽东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提出要“压缩空气”。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不再担任下届共和国主席328

17 毛泽东屡谈“苏报案”的深层原因336

《苏报》畅谈革命,文章激进,清政府将邹容、章太炎投入监狱,造成轰动全国的“苏报案”336

毛泽东喜爱《革命军》一书另有用心。他屡次指示领导干部重读此书,要求人们不要做“小脚女人”,不要有“无穷的忧虑和数不尽的清规戒律”342

“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毛泽东提倡“五不怕”精神,企图唤起人们对“大跃进”的热情346

18 赫鲁晓夫偏袒印度令中共不满352

西藏少数上层反动分子策动民众在拉萨闹事,中央指示驻藏部队严阵以待,不打第一枪352

毛泽东在信中批示:请注意不要直接臭骂尼赫鲁,一定要留有余地,千万千万356

会见外宾时,毛泽东说道:尼赫鲁是什么呢?他是印度资产阶级的中间派,同右派有区别&现在西藏问题闹出许多鬼,这是好事,让鬼出来,我是十分欢迎的361

塔斯社发表不问是非曲直的声明,称中印边境事件是“可悲的”,其态度明显偏袒印度364

赫鲁晓夫一再对中印边境冲突表示“痛心”,并对中共代表团团长说:既然印度死了人,这说明中国进攻印度370

中印边界之战以后不久,尼赫鲁就去世了。外电有人评论说,尼赫鲁是被气死的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