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社会学
  • 周长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54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经济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1

一、阿弗里德·马歇尔4

二、约瑟夫·熊彼特6

三、卡尔·波兰尼9

第二节 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1

一、埃米尔·迪尔克姆12

二、马克斯·韦伯17

三、乔治·齐美尔22

一、第一阶段:1890—1930年23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23

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26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27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31

第一节 经济社会学的概念32

一、经济社会学的概念32

二、经济社会学的定义33

三、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4

四、新经济社会学37

五、主流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的比较39

第二节 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41

一、经济中网络的作用42

二、不同经济组织的结构42

三、经济生活中的文化作用43

四、经济生活中的性别研究43

第三节 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45

一、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范围45

二、市场与交换47

三、货币与货币系统48

第四节 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51

一、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与重建的历史背景和特点52

二、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的研究主题54

三、中国经济社会学研究展望57

第三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64

第一节 理性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65

一、柯尔曼其人65

二、理性选择理论的渊源67

第二节 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范式69

一、理性选择理论69

二、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70

三、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73

一、组织理论和公司理论80

第三节 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80

二、组织中的权力81

三、恐慌、狂热和“泡沫”83

四、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84

第四节 理性选择理论的评介86

第四章 网络与经济生活94

第一节 社会网研究的发展95

第二节 社会网研究的基本概念96

一、社会网的定义96

二、社会网的要素97

三、社会网理论99

四、社会网研究方法103

第三节 社会网与经济107

一、网络进入与机会网络108

二、权力网络与影响网络111

三、生产网络114

第四节 社会网研究在中国119

一、社会网研究的萌芽119

二、当代社会网研究120

第一节 市场的基本概念127

一、市场、市场主体与市场规则127

第五章 市场127

二、市场类型129

三、市场体系131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132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市场132

二、边际主义革命和市场现代概念的创立133

三、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135

四、凯恩斯对市场规则的批判136

五、工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概念136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市场研究137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139

第三节 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139

二、市场社会学分析的复活141

三、经济社会学的整合142

第六章 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157

第一节 市场转型研究的渊源157

第二节 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160

一、市场转型理论161

二、市场转型的文化视野167

三、市场转型的政治视野170

四、市场转型的新制度主义视野173

五、小结176

第一节 不同视野下的交换行为180

第七章 交换与交换模式180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181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183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交换186

第二节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192

一、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区别192

二、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联系194

第三节 交换模式196

一、社会关系与交换方式197

二、社会结构和权力198

三、交换模式199

第八章 消费行为205

第一节 消费行为研究206

第二节 参考群体与消费行为209

一、群体209

二、参考群体与消费行为212

第三节 家庭与消费行为216

一、家庭及其功能216

二、家庭购买决定218

第四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223

一、什么是社会阶层224

二、社会阶层的特点225

三、如何测量社会阶层227

四、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230

第九章 劳资关系237

第一节 劳资关系及其发展237

一、劳资关系237

二、劳资关系的演变244

第二节 劳资关系系统分析247

一、劳资关系系统的输入247

二、劳资关系系统的输出253

三、模式的分析力、解释力和预测力253

一、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254

第三节 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254

二、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关系现状257

三、结论263

第十章 企业理论与企业行为269

第一节 企业理论及其发展历史270

一、企业理论的演变270

二、企业理论的新趋势273

第二节 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283

一、企业的本质与界限284

二、企业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分配286

第三节 企业组织的国际比较289

一、所有权结构与约束机制的差异290

二、企业行为目标导向的区别291

三、相异的劳动力配置机制292

四、功能之比较293

第四节 企业行为294

一、企业的经济行为294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300

第五节 现代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302

第十一章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307

第一节 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307

二、企业家的特征308

一、企业家的定义308

三、关于企业家的实证研究312

第二节 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再认识313

一、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概念313

二、社会学中的企业家概念321

第三节 企业家的社会来源323

一、动机的心理学理论323

二、社会边际理论325

第四节 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328

一、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者行为329

二、企业家与管理者之间的转换331

第五节 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332

一、增强组织对机遇的感知333

二、强化组织追求机遇的愿望333

三、使企业所有员工确信:努力就会成功335

第十二章 经济与文化339

第一节 文化339

一、对文化的再认识339

二、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文化与经济341

三、文化的多元性342

一、意识形态与经济344

第二节 文化与经济活动344

二、宗教与经济生活345

三、东亚经济增长与文化347

第三节 文化与经济过程347

一、文化与生产349

二、文化与交换353

三、文化与消费355

第四节 经济行为与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跨国企业360

一、跨国企业与文化360

二、跨国公司的文化分析361

附录 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生经济社会学教学安排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