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方今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丁学屏著;姚政,姚华,陶枫,薛慈民,王耀萍,夏城东,沈之炜编委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584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1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843页
- 主题词:方书(学科: 注释 地点: 中国 年代: 古代) 方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方今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孕育发生期3
第二节 隋唐两宋时期——发展鼎盛时期3
目录3
总论3
第一章 方剂渊薮3
第三节 金元明清时期——大成臻善期6
第二章 处方法则9
第一节 七方10
第三章 七方十剂10
第二节 十剂11
第四章 制剂类型14
第五章 剂量演变15
第一章 解表剂19
各论19
麻黄汤(麻黄加术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三拗汤 新加三拗汤 华盖散)20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20
桂枝汤(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26
葛根汤33
葱豉汤(杏前葱豉汤 活人葱豉汤 葱豉桔梗汤 六味葱豉汤)35
麻桂各半汤3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新加麻杏石甘汤 叶氏荷杏石甘汤 叶氏桑杏石甘汤)41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41
苏羌达表汤41
银翘散(加减银翘散 银翘透疹汤)48
桑菊饮50
祛风涤痰汤52
防风解毒汤53
五叶菰根汤53
加减普济消毒饮54
解肌透痧汤55
竹叶柳蒡汤55
参苏饮56
益气发汗剂56
第三节 扶正达邪剂56
人参败毒散(仓廪汤 荆防败毒散)57
加减葳蕤汤(葳蕤汤)59
滋阴发汗剂59
黑膏汤(加减黑膏汤)60
青蒿鳖甲汤62
七味葱白汤64
葱白等七味饮64
养血发汗剂64
麻黄附子细辛汤65
助阳发汗剂65
瓜蒂散69
第一节 实证涌吐剂69
第二章 涌吐剂69
救急稀涎散70
参芦饮71
第二节 虚证涌吐剂71
盐汤探吐法72
第三节 探吐法72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解毒承气汤 犀连承气汤)73
第一节 寒下剂73
第三章 通下剂73
大黄黄连泻心汤83
大陷胸汤84
清凉攻毒汤86
陈氏四虎饮86
十全苦寒救补汤86
附子泻心汤87
第二节 温下剂87
温睥汤88
三物备急丸89
半硫丸90
控涎丹91
第三节 逐水剂91
舟车丸92
己椒苈黄丸93
疏凿饮子95
三花神佑丸96
十枣汤97
神芎导水丸98
麻子仁丸99
第四节 润下剂99
通幽汤100
千金地黄煎101
陆氏润字丸101
黄龙汤102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102
济川煎102
承气养荣汤105
增液承气汤105
五仁丸106
苁蓉润肠丸106
益血润肠丸106
苁蜜润肠汤107
栀子豉汤(栀豉芩葛汤)108
第一节 解表清里剂108
第四章 双解剂108
大青龙汤(越婢汤)111
柴葛解肌汤115
葛根芩连汤118
增损三黄石膏汤120
外台引深师石膏汤120
白虎加桂枝汤122
六神通解散122
缪氏竹叶石膏汤124
葱豉白虎汤124
石膏大青汤125
双解加葱豉汤12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126
大柴胡汤(加味大柴胡汤)127
第二节 发表攻里剂127
凉膈散(加减凉膈散)130
《删繁》香豉汤130
大青消毒汤130
防风通圣散132
大黄饮子135
双解散(增损双解散)135
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136
第三节 解表化痰剂136
射干麻黄汤140
定喘汤141
许氏麻黄等十味丸142
第五章 清热剂144
陈氏清肺饮145
六花苇茎汤145
第一节 清泄气热剂145
轻清气热剂145
新加栀豉汤145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新加白虎汤)146
辛寒清气剂146
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石膏汤)151
黄芩汤154
苦寒清热剂154
黄连汤155
《古今录验》青木香汤157
白头翁汤(秦皮汤)158
茵陈蒿汤160
犀角大青汤160
栀子柏皮汤162
犀地透营汤163
清营泄卫剂163
第二节 清热凉营剂163
凉血解毒汤164
羚地清营汤164
犀地桑丹汤164
犀角地黄汤165
清透营热剂165
清宫汤(加味清宫汤)168
犀羚救焚汤170
犀羚三汁饮171
神犀透络汤172
加减服蛮煎172
清热行血汤173
凉血散瘀汤173
拔萃犀角地黄加金汁、元明粉173
凉血散血剂173
化斑汤(人参化斑汤)174
犀羚白虎汤174
第三节 清气凉营剂174
清瘟败毒饮178
陈氏夺命饮178
陈氏四虎饮178
三黄汤181
第四节 清热解毒剂181
黄连解毒汤182
普济消毒饮183
消毒活血汤185
青蒿鳖甲煎(黄芪鳖甲散)186
白薇等十味丸186
第五节 滋清虚热剂186
葳蕤等五味饮186
秦艽鳖甲散188
三甲白薇汤189
清骨散189
百合地黄汤190
两地汤190
酒沥汤190
百合知母汤191
百合滑石代赭汤192
生芦根八味饮子193
清养气液剂193
地骨皮饮193
四逆散合白薇汤193
第六节 甘寒清热剂193
麦门冬汤194
三参冬燕汤195
参燕麦冬汤195
竹叶地黄汤196
千金生地黄煎196
新定五汁饮196
清养血液剂196
导赤散(导赤合犀连汤 导赤清心汤 加味导赤散 导赤合加味虎杖散 导赤散冲四汁饮)197
第七节 清泄脏腑剂197
顾氏八汁饮197
加减导赤泻心汤(导赤泻心汤)201
清心莲子饮202
泻青丸204
当归龙荟丸205
龙胆泻肝汤207
泻黄散210
清胃散211
玉女煎(新加玉女煎)213
泻白散(黄芩泻白散 加减泻白散)215
救阴滋任汤217
陶氏逍遥散217
养阴清肺汤218
加味白头翁汤218
玉雪救苦丹219
玉屑无忧散219
小柴胡汤(加减小柴胡汤)221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221
第六章 和解剂221
蒿芩清胆汤228
黄连汤(进退黄连汤)230
第二节 调和肝胃剂230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233
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黑逍遥散 清肝达郁汤)240
第三节 调和肝睥剂240
崔氏疗胃反方240
四逆散246
芍药甘草汤250
痛泻要方252
达原饮(加减达原饮 柴胡达原饮)253
第四节 透达募原剂253
清脾汤256
柴胡桂姜汤258
截疟七宝饮259
常山饮259
第五节 截疟理疟剂259
陈氏四兽饮261
首乌鳖甲汤261
何人饮262
薷杏汤263
第一节 轻宣暑邪剂263
第七章 祛暑剂263
雷氏清宣金脏法264
青蒿饮264
清络饮265
五叶芦根汤265
香薷饮266
第二节 祛暑散邪剂266
新加香薷饮267
黄连香薷饮(加味黄连香薷饮)269
《广济》扁豆汤271
甘露消毒丹272
三石汤272
第三节 清暑利湿剂272
桂苓甘露饮274
六一散(鸡苏散 碧玉散)275
雷氏清凉涤暑法277
苍术白虎汤278
第四节 清暑化湿剂278
藿朴胃苓汤(胃苓汤 藿朴夏苓汤)280
加减六和汤(六和汤)283
清暑辟秽汤284
雷氏芳香化浊法285
清暑益气汤(东垣清署益气汤)286
第五节 清暑益气剂286
薛氏参麦茯神汤288
吴氏连梅汤289
第六节清暑敛津剂289
雷氏祛暑调元法289
人参乌梅汤291
第八章 治风剂292
小续命汤293
疏散风邪剂293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293
川芎茶调散294
侯氏黑散296
防风散296
川芎散296
风引汤298
防己地黄汤300
牵正散302
搜风通络剂302
苍耳散303
止痉散304
玉真散305
正舌散305
五虎追风散306
小活络丹307
大活络丹307
镇肝熄风汤308
熄风和阳剂308
第二节 平熄内风剂308
羚角钩藤汤310
千金排风汤312
撮风散313
钩藤汤313
钩藤饮313
加减复脉汤(二甲复脉汤 三甲复脉汤)314
滋阴熄风剂314
阿胶鸡子黄汤316
大定风珠317
大秦艽汤319
养血祛风剂319
地黄饮子320
羚羊角散323
秦艽散324
第九章 开窍剂325
紫雪丹(碧雪绛雪)326
第一节 凉开剂326
安宫牛黄丸330
至宝丹(犀珀至宝丹)332
牛黄清心丸(万氏牛黄清心丸)335
神犀丹336
飞龙夺命丹338
玉枢丹339
犀黄宣窍汤340
苏合香丸341
第二节 温开剂341
炼雄丹341
行军散341
妙香丸342
飞马金丹343
抱龙丸(直诀抱龙丸)344
太极丸344
第三节 豁痰开窍剂344
白金丸344
涤痰汤345
小儿回春丹345
沈氏六神汤347
菖蒲郁金汤347
玳瑁郁金汤348
乌头汤349
第一节 温经散寒剂349
第十章 祛寒剂349
乌头赤石脂丸351
当归四逆散352
桂枝附子汤354
桂枝芍药知母汤355
黄芪桂枝五物汤357
理中汤(理中加附子汤 延年增损理中丸 治中汤)359
第二节 温中祛寒剂359
附子粳米汤362
白术附子汤(近效白术附子汤)363
茵陈附子干姜汤364
大建中汤365
吴茱萸汤366
厚朴温中汤368
来复丹369
大川页散369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370
第三节 回阳救逆剂370
冷香饮子370
白通汤(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375
回阳救急汤378
参附汤(参附龙牡汤)380
真武汤381
附子汤384
黑锡丹(二味黑锡丹)386
三生饮388
第十一章 祛湿剂390
羌活胜湿汤391
第一节 宣散湿浊剂391
鸡鸣散392
苏叶黄连汤393
豆卷藿香荷叶汤393
神术散394
平胃散(香砂平胃散 加味平胃散 加减平胃散)395
第二节 温化寒湿剂395
藿香正气散(太乙神术散)398
醉香玉屑丸400
藿香正气汤400
苓桂术甘汤401
实脾饮403
三仁汤(黄芩滑石汤)404
第三节 清利湿热剂404
藿香左金汤(蚕矢汤)407
连朴饮(燃照汤)408
昌阳泻心汤409
二妙散(加味二妙散 三妙丸)410
清热渗湿汤410
八正散413
利水通淋剂413
第四节 利水渗湿剂413
萆薢分清饮414
五淋汤415
石韦散(外台石韦散)416
海金沙散417
瞿麦汤417
神效琥珀散417
红白散418
童便四草汤418
火府丹418
小便饮子418
禹余粮丸419
利水消肿剂419
五苓散420
猪苓汤423
五皮饮426
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427
千金鲤鱼汤430
天仙藤散431
全生白术散432
香附散432
防己汤433
地龙汤433
第五节 祛风胜湿剂433
巴戟天汤433
三痹汤434
秦艽散434
蠲痹汤434
四斤丸435
二陈汤(加味二陈汤 藿朴二陈汤)436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436
第十二章 祛痰剂436
导痰汤(加味导痰汤)439
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441
温胆汤(黄连温胆汤 加味温胆汤)443
指迷茯苓丸448
金水六君汤450
降痰奔马丸450
第二节 润燥化痰剂450
润肺饮450
雪梨膏451
百花汤451
清气化痰丸452
第三节 清化热痰剂452
小陷胸汤(柴胡陷胸汤 加味小陷胸汤)453
滚痰丸456
节斋化痰丸456
理中化痰丸(理中降痰汤)457
第四节 温化寒痰剂457
雪羹457
紫金丹458
珍珠滚痰丸458
半夏白术天麻汤459
三生丸459
第五节 蠲化风痰剂459
青州白丸子459
贝母煎461
杏仁煎461
金栗丹461
竹沥五汁饮461
第六节 止咳化痰剂461
止嗽散462
延年紫苏饮462
疗气嗽煎方462
紫菀饮462
金沸草散463
三子养亲汤463
降气化痰汤464
紫菀汤464
海藻昆布玉壶汤465
内消瘰疬丸465
第七节 化痰软坚剂465
第十三章 润燥剂466
杏前葱豉汤467
苦温平燥剂467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467
杏苏散468
桑杏汤(沙参杏仁汤)469
辛凉甘润剂469
清燥救肺汤473
蒌薤六仁汤473
麦门冬汤(加减麦门冬汤 广济麦门冬汤 宣明麦门冬饮子)476
清润肺胃剂476
润燥渗湿汤476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476
韭汁牛乳饮480
五汁饮480
叶氏养胃汤(益胃汤)481
甘露饮(小甘露饮)483
消渴方(延年天门冬煎 黄芪汤千金茯神汤)484
桑白皮汁等十味煎484
地黄饮子486
百合固金汤487
琼玉膏(张氏医通琼玉膏)488
沙参麦冬汤489
滋燥养荣汤(清燥养营汤)490
集灵膏490
滋养肝肾剂490
润肺饮491
雪梨膏492
第十四章 理气剂493
越鞠丸494
第一节 行气剂494
半夏厚朴汤(四七汤)496
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白酒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499
良附丸(橘核丸)502
天台乌药散(三层茴香丸 暖肝煎)503
金铃子散505
启膈散506
正气天香散508
五香散508
解肝煎509
瘦胎饮509
延胡索汤510
紫苏饮510
十香丸510
旋覆代赭汤511
第二节 降气剂511
槟榔汤511
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竹茹汤 丁香散)514
四磨汤(五磨饮子)516
橘皮竹茹汤518
苏子降气汤(沉香降气散)519
茴香散521
第十五章 理血剂522
复元活血汤523
第一节 祛瘀活血剂523
补阳还五汤524
通窍活血汤526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527
大活血丹532
回生丹533
失笑散534
生化汤535
抵当汤536
桃核承气汤(瘟疫论)539
抵当丸539
桃仁承气汤542
大黄?虫丸543
下瘀血汤546
当归芍药散547
宣郁通经汤549
清热行血汤549
温经汤551
桂枝茯苓丸554
旋覆花汤556
丹参饮556
泽兰汤557
紫苏饮558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558
三甲散559
增损三甲散560
七厘散561
三虫二甲汤561
清经散562
十灰散563
第二节 止血剂563
四生丸564
槐花散565
小蓟饮子566
咳血方566
黄土汤567
胶艾汤569
温经摄血汤571
平肝开郁止血汤572
小牛角腮散572
第十六章 补益剂573
独参汤574
益气固脱剂574
第一节 益气剂574
人参蛤蚧散575
归脾汤576
益气摄血剂576
炙甘草汤579
四君子汤(异功散 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584
益气健脾剂584
举元煎584
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588
资生丸591
慎柔养真汤591
参术膏591
参燕异功散591
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592
益气升陷剂592
升阳益胃汤596
保元汤597
七珍散598
四物汤(四乌汤过期饮地骨皮饮桃红四物汤艾附暖宫丸)599
第二节 养血剂599
圣愈汤604
小营煎605
补气解晕汤605
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606
当归补血汤610
泰山磐石散610
当归生姜羊肉汤(天真丸)611
人参固本丸613
滋养肺肾剂613
第三节 滋阴剂613
保阴煎614
补肺阿胶汤(月华丸)615
两仪膏616
石斛夜光丸617
滋养肝肾剂617
一贯煎618
七宝美髯丹619
滋水清肝饮619
桑麻丸620
二至丸620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都气丸 八仙长寿丸 杞菊地黄丸 耳聋左慈丸 左归丸)621
滋养肾阴剂621
左归饮628
虎潜丸(大补阴丸 滋任通阴煎 通关丸)629
吉祥丸629
三才封髓丹634
大造丸635
无比山药丸635
滋阴大补丸635
龟鹿二仙膏636
肾气丸(右归丸)637
温煦肾阳剂637
第四节 壮阳剂637
右归饮641
还少丹642
温柔濡润剂642
鹿茸散642
巴戟天酒642
斑龙丸643
赞化血余丹643
元武豆645
内补丸645
异类有情丸645
四神丸646
温补睥肾剂646
生脉散(全真一气汤)647
脾肾双补丸647
保和丸(大安丸)652
第一节 消导化滞剂652
第十七章 消导剂652
大和中饮(小和中饮)654
廓清饮654
枳实导滞丸(木香导滞丸)655
枳术丸(香砂枳术丸 橘半枳术丸 曲麦枳术丸)656
健脾丸(启脾散)657
枳实消痞丸658
第二节 消痞磨积剂658
葛花解酲汤660
鳖甲煎丸661
枳实丸661
蟾砂散661
耆婆万病丸662
化征回生丹663
牡蛎散665
第一节 固表敛汗剂665
第十八章 固涩剂665
玉屏风散666
当归六黄汤668
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汤)670
第三节 涩肠固脱剂670
第二节 敛肺止咳剂670
九仙散670
真人养脏汤674
诃子散(诃子丸)674
秘元煎(苓术菟丝丸 水陆二仙丹)676
治浊固本丸676
地榆丸676
刘松石猪肝丸676
第四节 涩精止遗剂676
固阴煎677
桑螵蛸散678
金锁固精丸678
缩泉丸679
补脬饮680
巩堤丸680
固经丸681
第五节 固崩止带剂681
完带汤682
惜红煎682
侧柏樗皮丸683
鹿角菟丝丸683
朱砂安神丸684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684
第十九章 安神剂684
生铁落饮686
珍珠母丸687
磁朱丸688
酸枣仁汤690
半夏秫米汤690
第二节 宁心安神剂690
定志丸692
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丹 平补镇心丹)693
孔圣枕中丹695
黄连阿胶汤696
交泰丸698
甘麦大枣汤699
琥珀多寐丸699
乌梅丸703
第二十章 治虫剂703
化虫丸706
理中安蛔汤706
槟黄丸706
下虫丸706
万应丸(下虫万应丸)707
使君子丸707
追虫丸708
仙方活命饮709
阳证诸方709
第二十一章 痈疡剂709
第一节 外疡709
内服丸散汤饮709
真人活命饮710
连翘金贝煎711
五味消毒饮711
内补黄芪汤712
醒消丸712
会脓散712
透脓散(心悟透脓散 代刀散)713
六神丸714
消瘰丸714
蟾酥丸715
阳和汤716
阴证诸方716
小金丹717
如意金黄散718
外用膏、丹、散剂718
回阳玉龙膏721
红升丹(白降丹 八将丹)722
生肌玉红膏(八宝生肌散)727
苇茎汤730
第二节 内痛730
桔梗汤(古今录验桔梗汤)732
桔梗杏仁煎732
大黄牡丹皮汤734
锦红汤(锦红片 锦红新片)738
清肠饮739
薏苡附子败酱散740
肠痈秘方740
红藤煎740
阑尾清化汤742
阑尾化瘀汤742
阑尾清解汤743
第一节 聪明耳目方747
第一章 养生却老方747
附论747
龟龄集748
大菟丝子饮748
清宫长春丹748
清宫寿桃丸748
灵宿丹749
神枕法749
金樱丹750
万安丸750
荣芝丸750
保神丹751
延生护宝丹751
镇心丸752
九子丸752
黄连茯苓丸752
助神丸753
养寿丹753
神仙六子丸753
秘真丸754
益寿地仙丸754
苁蓉丸754
何首乌丸755
二灵丹755
神效丸755
天雄丸756
延寿丹756
首乌丸756
地黄丸757
金丝膏757
七仙丹757
还睛丹758
神仙碧霞丹758
金髓煎丸758
芎蓉丸758
苍术丸759
灵应丸759
杞菊丸759
羚羊角丸759
补肝丸760
瓜子散方760
青春宝760
经验方3761
经验方2761
补肝散761
经验方1761
麋角鹿茸元762
地黄丸762
既济丹762
灵应丸763
磁石丸763
补肾丸763
鹿肝丸764
明目益肾还睛丸764
安肾丸764
羊肾丸764
延龄蟠桃丸765
乌羊肝丸765
乌须明目奇效良方766
治发白返黑方766
乌须延年豆766
乌须发酒766
滋阴大补丸767
保真丸767
五子益肾养心丸767
全羊丸768
加味琼玉膏768
九转丹768
桑椹丸769
益寿延年方769
长生丹769
大培丹769
扶桑延年至宝丹770
益寿黑豆方770
延龄丹770
草灵丹771
第二节 口齿唇舌方771
雄黄散771
牢牙石燕子散771
牙药方772
仙方地黄散772
仙方刷牙药772
加减牙药麝香散772
金锁丹773
第三节 求嗣种子方773
七子散773
固齿效方773
紫石门冬丸774
白薇丸774
朴硝荡胞汤774
金城太守白薇丸775
庆云散775
秦椒丸776
乌须种子丸776
吉祥丸776
固本种子丸777
鱼鳔丸777
长春至宝丹777
滋阴补精种玉方777
鹤龄丹778
太乙种子方778
常使齿药玉池散779
沉香散779
白牙药真珠散779
第二章 驻颜美容方治779
犀皮汤780
凌阳子木香丸780
澡洗药780
发鬓秃落生发膏780
白牙药780
干洗头香白芷散781
刷牙沉香散781
三圣膏781
长发滋荣散781
洗发菊花散781
三物膏782
丁香石燕子散782
柏叶散782
沐浴九仙散782
沐渫药山茱萸散782
面脂主面及黡黑皮,凡是面上之病悉皆主之783
麝香丸783
面脂方783
琥珀药783
玉粉散783
令面白媚好方784
急面皮方784
面膏方784
治面疱甚如麻豆,痛痒,搔之黄水出,及黑色黯黑不可去785
治面黯黑方785
栀子丸785
澡豆方785
十香丸786
丁香丸786
香粉方786
浥衣香方786
生发膏787
生发须膏方787
治落发方787
香身方787
五香散788
瓜子散788
澡豆方788
染发方788
长发方788
五香丸789
含香丸789
面脂方789
熏衣香方790
治七孔臭气,皆令香方790
百和香790
主口香,去臭方790
蔷薇丸791
治口数生疮,连年不痒方791
甘草丸791
治口疮不歇方791
裹衣香791
甲煎口脂792
甲煎唇膏792
猪蹄汤792
润睥膏792
治酒糟鼻793
桃花丸793
香油疗头风白屑,头痒发落,头旋妨闷等方793
鹿角散793
猪蹄浆793
洗干头药794
玉盘散794
冬月手足折裂794
乌髭鬓794
玉肌还少散794
治口气794
治头风白屑795
治口臭795
染须方795
乌龙髓795
刘郡王倒流油乌髭发神方795
梳头方796
发秃重生方796
旋筛巫方膏796
第三章 食养食治方797
第一节 五谷类797
第二节 果类800
第三节 蔬菜类801
第四节 醇酒类802
第五节 鱼类804
第六节 海鲜类805
第七节 禽类806
第八节 畜类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