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犯财产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侵犯财产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4726648.jpg)
- 丁天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052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侵犯财产罪-审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侵犯财产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抢劫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
二、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4
(一)暴力行为的认定4
(二)胁迫行为的认定9
(三)其他方法行为的认定11
三、抢劫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13
四、抢劫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16
五、抢劫杀人的性质问题18
六、抢劫罪的行为对象问题21
(一)财产性利益可否成为抢劫罪的行为对象21
(二)不动产可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27
(三)公私财物是否仅限于他人之物29
(四)违禁品或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可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37
(五)他人用于违法犯罪的财物可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39
七、加重抢劫罪的认定问题39
(一)“入户抢劫”的认定40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45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认定53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55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及是否存在转化型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问题56
八、同居亲属相抢或非法同居者相抢的性质认定问题62
九、持枪抢劫的认定问题66
(一)持假枪抢劫的性质认定66
(二)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枪支的能否认定为“持枪抢劫”70
十、转化型抢劫罪的司法认定问题72
(一)“携带凶器抢夺”中凶器的认定72
(二)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认定74
十一、抢劫罪的停止形态的认定问题86
(一)抢劫罪预备的司法认定86
(二)抢劫罪既遂的司法认定88
(三)抢劫罪中止的司法认定96
十二、抢劫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认定问题101
十三、抢劫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105
(一)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界限105
(二)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108
(三)以暴力胁迫手段问他人借款行为如何定性111
(四)先抢劫他人钥匙后盗窃其财物行为如何定性113
(五)抢劫罪与劫持船只、汽车罪的界限114
第二章 盗窃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119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119
二、单位盗窃的处理问题121
三、盗窃罪的行为对象问题123
(一)财产性利益可否成为盗窃罪行为对象124
(二)不动产可否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126
(三)公私财物是否仅限于他人之物127
(四)违禁品或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可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134
(五)技术成果可否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137
(六)无体物能否成为盗窃罪行为对象140
(七)网络虚拟财产可否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143
四、盗窃既遂的认定问题148
(一)盗窃罪既遂的一般标准148
(二)盗窃罪既遂的具体标准151
五、盗窃数额的认定问题155
(一)盗窃数额的计算方法155
(二)盗窃数额是指犯罪所得数额还是被害人损失数额158
(三)盗窃数额是被害人损失数额还是行为人销赃数额160
(四)盗窃无体物数额的认定162
(五)盗窃ISP服务上网账号、密码数额的认定163
(六)重复盗窃数额的认定164
(七)共同盗窃数额的认定165
六、盗窃罪共同犯罪的认定169
(一)盗窃罪共犯与赃物犯罪的区分171
(二)超出共同盗窃犯罪故意的认定175
(三)有特定身份者与无特定身份者共同实施盗窃的认定176
七、加重盗窃罪的认定问题179
(一)盗窃金融机构的认定179
(二)盗窃珍贵文物的认定183
(一)为实施盗窃而放火行为性质的认定186
八、盗窃罪竞合问题186
(二)为盗窃而实施爆炸行为性质的认定190
(三)盗窃窨井盖行为性质的认定192
(四)盗窃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竞合196
(五)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竞合196
(六)盗窃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竞合197
(七)“打孔盗油、盗气”行为性质的认定199
(八)盗窃罪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像竞合202
九、盗窃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205
(一)盗窃罪与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贪污罪的界限205
(二)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界限209
(三)盗窃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界限210
(四)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211
(五)盗窃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界限21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14
第三章 诈骗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214
二、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218
三、单位诈骗犯罪的认定及处理220
四、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223
五、诉讼欺诈的性质认定问题227
六、诈骗罪的行为对象问题233
(一)财产性利益可否成为诈骗罪的行为对象234
(二)他人的非法财物可否成为诈骗罪的行为对象236
七、诈骗数额的认定问题237
(一)自然人诈骗数额的认定237
(二)共同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239
八、诈骗罪既遂的认定问题241
九、诈骗罪的竞合问题243
(一)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的竞合243
(二)连续诈骗行为同时涉及数种诈骗罪名的竞合246
十、设置赌博圈套骗取财物性质的认定问题249
十一、“掉包”的性质认定问题253
十二、骗取他人“债权”的性质认定问题256
十三、诈骗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259
(一)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259
(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的界限262
(三)诈骗罪与虚假广告罪的界限263
(四)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贪污罪的界限265
第四章 抢夺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27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70
二、对“乘人不备”与“强力夺取”的理解与把握272
三、先行侵犯人身权利后取走财物的定性问题275
四、飞车抢夺行为的认定问题281
五、抢夺转化为抢劫的认定问题287
六、抢夺罪共犯的认定问题290
七、抢夺无责任能力者或限制责任能力者行为的认定问题293
第五章 聚众哄抢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29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96
二、聚众哄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297
三、聚众哄抢罪的主体与主观构成要件问题299
四、聚众哄抢罪的性质问题300
五、聚众哄抢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304
(一)聚众哄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304
(二)聚众哄抢罪与抢夺罪的界限305
第六章 侵占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30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306
(一)代为保管的涵义307
二、侵占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307
(二)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涵义315
(三)对“拒不退还”、“拒不交出”行为方式、意思表示对象和时限318
三、侵占罪的行为对象问题320
(一)关于他人财物的认定321
(二)关于遗忘物的认定328
(三)关于埋藏物的认定332
四、侵占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334
(一)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334
(二)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338
(三)侵占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342
(四)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347
五、特殊情形下侵占罪的认定348
六、将租赁物低价出售的性质认定问题35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354
第七章 职务侵占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354
二、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356
(一)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认定356
(二)职务侵占行为的具体方式361
三、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363
四、职务侵占罪的行为对象问题367
(一)本单位财物是否仅包括本单位所有的财物367
(二)国有财产能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367
(三)智力成果能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368
(四)非法财物能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368
五、职务侵占罪共同犯罪的认定及其处理问题371
六、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职务侵占行为的认定及其处理问题376
七、侵占尚未注册成立公司资金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379
八、侵占本单位帐户内他人资金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382
(一)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的界限385
九、职务侵占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385
(二)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界限387
(三)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388
(四)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390
第八章 挪用资金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39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393
二、挪用资金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395
三、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399
四、非本单位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挪用资金罪主体问题402
五、挪用资金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404
六、挪用资金罪共同犯罪的认定及其处理问题406
七、挪用资金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409
(一)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409
(二)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413
(三)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415
第九章 挪用特定款物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41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17
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418
三、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421
四、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对象问题423
(一)“双扶经济实体”中的款物性质问题424
(二)救灾保险资金和农村救灾保险超付资金的挪用问题425
五、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或者归其他单位使用行为性质的认定问题425
(一)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行为的性质425
(二)挪用特定款物给外单位使用行为的性质429
六、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问题43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33
第十章 敲诈勒索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433
二、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434
三、敲诈勒索罪的行为对象问题440
四、“绑架”自己敲诈近亲属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441
五、先杀害被害人再向其亲属索取财物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443
六、以商品或者服务有瑕疵为由而向厂商索取巨额财物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446
七、拾得他人遗忘物索取高额报酬行为性质的认定问题449
八、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索取财物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452
九、吓走违法犯罪者取走其赃物行为性质的认定问题454
十、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勒索财物行为性质的认定问题457
十一、敲诈勒索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459
(一)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459
(二)敲诈勒索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462
十二、敲诈勒索罪与索贿行为的界限问题46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69
第十一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469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471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对象问题473
(一)无主物和抛弃物能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474
(二)非法物品或者赃物能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475
(三)活体物能否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476
四、聚众打砸抢中故意毁坏财物行为性质的认定问题476
五、随意抛售他人有价证券行为性质的认定问题478
六、故意毁坏财物罪竞合问题483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竞合483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像竞合484
(三)以爆炸方式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性质的认定486
(四)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决水罪的竞合487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488
七、故意毁坏财物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488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界限490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与放火罪的界限493
第十二章 破坏生产经营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49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95
二、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496
三、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500
四、破坏生产经营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502
(一)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502
(二)破坏生产经营罪与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等罪的界限504
(三)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界限505
(四)破坏生产经营罪与决水罪的界限508
(五)故意毒杀他人耕畜后低价购买予以出售行为性质的认定510
主要参考书目515
后记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