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CIE实验指南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CIE实验指南 第2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4722159.jpg)
- (美)Karl Solie,(美)Leah Lynch著;姚军玲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729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39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75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CIE实验指南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部分 以太网交换3
第1章 在思科Catalyst 3550以太网交换机上配置高级交换3
1.1 进入思科Catalyst 3550智能以太网交换机4
1.2 以太网交换机回顾5
1.2.1 虚拟局域网(VLAN)5
1.2.2 VTP和骨干协议9
1.2.3 以太网物理特性: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19
1.3.1 生成树的操作20
1.3 IEEE 802.1d生成树协议(STP)20
1.3.2 STP计时器25
1.4 Catalyst 3550的配置模式和术语26
1.4.1 交换端口26
1.4.2 以太通道端口组27
1.4.3 交换虚拟接口(SVI)27
1.4.4 路由端口28
1.4.5 配置Catalyst 3550以太网交换机29
1.4.6 在Catalyst 3550以太网交换机上配置高级特性66
1.5.1 练习场景88
1.5.2 实验练习88
1.5 实验1:配置以太通道、三层交换、路由端口和SVI88
1.5.3 实验目的89
1.5.4 需要的设备90
1.5.5 物理布局和预规划90
1.5.6 实验步骤90
1.6 实验2:配置802.1w RSTP和802.1s MST、三层交换以及VLAN映射99
1.6.1 练习场景99
1.6.2 实验练习99
1.6.3 实验目的99
1.6.4 需要的设备100
1.6.6 实验步骤101
1.6.5 物理布局和预规划101
第二部分 控制网络传播和网络访问115
第2章 配置路由映射和策略性路由115
2.1 路由映射介绍115
2.1.1 配置路由映射118
2.1.2 路由映射和策略性路由142
2.1.3 路由映射的“Big Show”151
2.2 实验3:配置复杂的路由映射和使用标记152
2.2.1 练习场景152
2.2.2 实验练习152
2.2.3 实验目的153
2.2.5 物理布局和预规划154
2.2.4 需要的设备154
2.2.6 实验步骤155
2.3 实验4:配置策略性路由162
2.3.1 练习场景162
2.3.2 实验练习162
2.3.3 实验目的162
2.3.4 所需的设备163
2.3.5 物理布局和预规划164
2.3.6 实验步骤164
3.1 组播的基础知识177
第三部分 组播路由177
第3章 配置组播路由177
3.2 IP组播地址179
3.2.1 本地链路地址180
3.2.2 全局分配地址180
3.2.3 源特定的地址180
3.2.4 GLOP地址181
3.2.5 管理性范围的地址181
3.2.6 二层的组播地址181
3.3.1 源树183
3.3 组播分发树183
3.3.2 共享树184
3.3.3 组播转发185
3.3.4 反向路径转发185
3.4 与协议无关的组播185
3.4.1 PIM密集模式186
3.4.2 PIM稀疏模式186
3.4.3 双向PIM187
3.5 实验5:设置基本的组播188
3.5.1 实验5:解决方案188
3.5.2 实验5:配置189
3.6 组播帧中继190
3.7 组播TTL190
3.8 组播边界191
3.9 PIM自动RP191
3.10 实验6:设置帧中继组播路由193
3.10.1 实验6:解决方案193
3.10.2 实验6:配置194
3.11 组播加入195
3.12.1 实验7:解决方案196
3.12 实验7:组播加入196
3.12.2 实验7:配置197
3.13 控制组播198
3.13.1 快速交换199
3.13.2 组播末梢199
3.13.3 负载分担或者不连续的组播网络199
3.14 实验8:高级组播传输200
3.14.1 实验8:解决方案200
3.14.2 实验8:配置201
3.15 DVMRP组播路由202
3.17 实验9:PIM203
3.16 PIM版本2203
3.17.1 实验9:解决方案204
3.17.2 实验9:配置204
3.18 监控和测试206
3.18.1 show和debug命令206
3.18.2 mtrace、mrinfo和mstat命令206
3.18.3 组播故障排查范例207
3.18.4 组播路由管理器(MRX)209
3.19 CCIE组播实验场景211
3.20 进一步阅读资料211
第4章 路由器的性能管理215
第四部分 性能管理和服务质量215
4.1.1 验证思科IOS软件和内存的配置216
4.1 决定路由器的性能216
4.1.2 决定网络应用程序的需求217
4.1.3 验证路由器的接口性能219
4.2 ATM:其他的广域网技术226
4.3 交换模式238
4.3.1 进程交换239
4.3.2 快速交换239
4.3.3 最优或者分布式交换239
4.3.5 思科快速转发240
4.3.4 NetFlow交换240
4.4 压缩244
4.4.1 Stacker压缩算法245
4.4.2 Predictor压缩算法246
4.4.3 实验10:ATM服务质量247
4.5 进一步阅读资料258
第5章 集成和差分服务261
5.1 集成服务261
5.2.2 实验目的276
5.2 范例:RSVP和VoIP276
5.2.1 实验练习276
5.2.3 需要的设备277
5.2.4 物理布局和预规划277
5.3 区分服务285
5.3.1 设置IP Precedence286
5.3.2 使用DSCP标记流量288
5.3.3 使用WRED避免拥塞291
5.4 练习场景297
5.5 进一步阅读资料305
6.1 最基础的:先进先出队列309
第6章 服务质量——速率限制和对流量进行队列处理309
6.2 加权公平队列310
6.3 优先级队列316
6.4 定制队列329
6.5 使用服务质量实施流量策略338
6.6 流量整形339
6.7 使用CAR分类和标记流量342
6.8 优化实时的语音流量346
6.9 基于类别的队列解决方案348
6.9.1 基于类别的整形358
6.9.2 基于类别的监管360
6.9.3 低延迟队列(LLQ)368
6.10 练习场景371
6.10.1 实验12:定制队列371
6.10.2 实验目的373
6.10.3 实验任务373
6.10.4 实验步骤375
6.11 实验13:使用CBWFQ和NBAR管理因特网的流量382
6.12 进一步阅读资料388
7.1 BGP简介393
第五部分 BGP理论和配置393
第7章 BGP-4的原理393
7.2 BGP路由表395
7.3 邻居关系398
7.4 BGP报文408
7.4.1 OPEN报文408
7.4.2 UPDATE报文411
7.5 通知(NOTIFICATION)报文416
7.5.1 保活(keepalive)报文418
7.5.2 路由刷新报文420
7.6 BGP状态机的操作421
7.6.1 空闲状态422
7.6.2 连接状态424
7.6.3 激活状态426
7.6.4 OPEN发送状态426
7.6.5 OPEN确认状态427
7.6.6 已建立状态428
7.7 BGP路径属性429
7.7.1 起源属性429
7.7.2 AS路径属性431
7.7.3 下一跳属性434
7.7.4 多出口鉴别器(MED)属性436
7.7.5 本地优先(LOCAL PREF)属性438
7.7.6 权重(WEIGHT)属性439
7.7.7 原子聚合(ATOMIC AGGREGATE)属性440
7.7.8 聚合者属性441
7.7.9 BGP团体属性442
7.8 路由反射器443
7.8.1 起源者识别符(ORIGINATOR_ID)445
7.9 联盟446
7.8.2 集群列表(CLUSTER-LIST)446
7.10 对等体组450
7.11 路由选择处理450
7.12 总结451
7.13 进一步阅读资料451
第8章 BGP-4配置介绍453
8.1 BGP配置的先决条件453
8.1.1 评估路由器的BGP能力454
8.1.2 BGP配置提示456
8.2 配置和故障排查BGP邻居关系458
8.2.1 使用BGP报文作为征兆477
8.2.2 BGP空闲/活动场景479
8.3 BGP邻居的配置484
8.4 E-BGP对等关系504
8.5 BGP和IGP的相互作用510
8.6 BGP和IP路由表512
8.7通告本地网段512
8.7.1 通告连接网段513
8.7.2通告静态路由516
8.7.3通告由IGP学到的路由518
8.8.1 实验练习519
8.8 实验14:BGP路由519
8.8.2 实验目的520
8.8.3 需要的设备520
8.8.4 物理布局和预规划520
8.8.5 实验步骤521
8.9 进一步阅读资料532
第9章 高级BGP配置535
9.1 BGP邻居认证535
9.2 简化大型BGP网络536
9.2.1 路由反射器537
9.2.2 联盟540
9.3 实际范例:BGP联盟542
9.3.1 私有自治系统551
9.3.2 使用对等体组简化配置553
9.4 路由聚合555
9.4.1 聚合与路由抑制559
9.4.2 条件路由通告562
9.5 过滤BGP路由564
9.5.1 使用分发列表来过滤网段前缀564
9.5.2 使用前缀列表过滤BGP路由566
9.5.3 采用路由映射过滤BGP路由568
9.6 使用BGP属性来建立路由策略571
9.6.1 修改起源属性来影响路径选择572
9.6.2 使用AS路径属性来影响路径选择576
9.6.3 使用AS路径属性过滤BGP路由578
9.6.4 对于路径操作修改下一跳属性584
9.6.5 使用多出口鉴别器属性来指定最佳路径586
9.6.6 使用本地优先属性来指定网络的出口点589
9.6.7 使用权重属性来影响路径选择591
9.6.8 团体属性的许多用法593
9.7 使用多路径600
9.8 实际范例:多归路一个BGP网络605
9.9 管理距离和在BGP上的效果615
9.10 BGP路由衰减618
9.11 调整BGP的性能620
9.12 实验15:多归路一个BGP网络625
9.12.1 实验练习625
9.12.2 实验目的625
9.12.3 需要的设备625
9.12.4 物理布局和预规划626
9.12.5 实验练习627
9.12.6 实验步骤630
9.13 进一步阅读资料655
第六部分 CCIE练习实验659
第10章 CCIE准备和练习实验659
10.1 CCIE准备659
10.2 CCIE练习实验665
10.3 CCIE练习实验:Broken Arrow666
10.3.1 准备阶段——帧中继交换机和ATM配置666
10.3.2 规则669
10.3.3 第Ⅰ部分:IP设置669
10.3.4 第Ⅱ部分:Catalyst配置670
10.3.7 第Ⅴ部分:流量控制和ISDN671
10.3.5 第Ⅲ部分:OSPF、RIP和帧中继671
10.3.6 第Ⅳ部分:EIGRP集成671
10.3.8 第Ⅵ部分:BGP672
10.3.9 第Ⅶ部分:服务质量和ATM672
10.3.10 第Ⅷ部分:DLSW+673
10.4 CCIE练习实验:!!!Boom673
10.4.1 准备阶段——帧中继交换机、骨干路由器和ATM配置673
10.4.2 规则677
10.4.3 第Ⅰ部分:IP设置678
10.4.6 第Ⅳ部分:RIP、EIGRP、IS-IS集成679
10.4.4 第Ⅱ部分:Catalyst配置679
10.4.5 第Ⅲ部分:OSPF、三层交换和帧中继679
10.4.7 第Ⅴ部分:路由过滤和控制680
10.4.8 第Ⅵ部分:ISDN680
10.4.9 第Ⅶ部分:BGP680
10.4.10 第Ⅷ部分:服务质量681
10.4.11 第Ⅸ部分:DLSW+681
10.5 CCIE练习实验:TheIntimidator681
10.5.1 准备阶段——帧中继交换机和骨干路由器配置681
10.5.3 第Ⅰ部分:IP设置685
10.5.2 规则685
10.5.4 第Ⅱ部分:Catalyst配置686
10.5.5 第Ⅲ部分:OSPF和帧中继687
10.5.6 第Ⅳ部分:EIGRP集成687
10.5.7 第Ⅴ部分:HSRP687
10.5.8 第Ⅵ部分:BGP687
10.5.9 第Ⅶ部分:Voice689
10.5.10 第Ⅷ部分:服务质量689
10.5.11 第Ⅸ部分:DLSW+689
10.6.1 准备阶段——帧中继交换机、骨干路由器和ATM的配置690
10.6 CCIE练习实验:Enchilada Ⅱ690
10.6.2 规则695
10.6.3 第Ⅰ部分:IP设置696
10.6.4 第Ⅱ部分:Catalyst配置697
10.6.5 第Ⅲ部分:EIGRP、三层交换和帧中继697
10.6.6 第Ⅳ部分:RIP、OSPF集成697
10.6.7 第Ⅴ部分:路由过滤和HSRP698
10.6.8 第Ⅵ部分:ISDN698
10.6.9 第Ⅶ部分:ATM698
10.6.10 第Ⅷ部分:BGP698
10.6.13 第Ⅺ部分:组播路由699
10.6.11 第Ⅸ部分:DLSW+699
10.6.12 第Ⅹ部分:NAT699
10.7 CCIE练习实验:Kobayashi Maru700
10.7.1 准备阶段——帧中继交换机、骨干路由器和ATM配置700
10.7.2 规则703
10.7.3 第Ⅰ部分:IP设置703
10.7.4 第Ⅱ部分:Catalyst配置704
10.7.5 第Ⅲ部分:OSPF、EIGRP、三层交换和帧中继704
10.7.9 第Ⅶ部分:ISDN705
10.7.8 第Ⅵ部分:组播路由和NTP705
10.7.7 第Ⅴ部分:NAT和DHCP705
10.7.6 第Ⅳ部分:IS-IS和RIP集成705
10.7.10 第Ⅷ部分:ATM706
10.7.11 第Ⅸ部分:BGP706
10.7.12 第Ⅹ部分:语音707
10.7.13 第Ⅺ部分:DLSW+707
第七部分 附录711
附录A 思科IOS软件的限制和约束711
A.1 思科IOS软件的限制和约束711
A.2 集群的限制和约束716
A.4.1 思科IOS软件注释717
A.3 集群管理组限制和约束717
A.4 重要注释717
A.4.2 集群注释718
A.4.3 CMS注释719
A.4.4 CMS中的只读模式719
A.4.5 版本12.1(11)EA1中不支持的CLI命令720
附录B RFC727
附录C 参考书目729
附录D IP前缀列表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