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 上
  • 高宣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6808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思想史-法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关于人的命运与西方文化奥秘的思想论战1

第一节 当代法国思想的独创性1

第二节 在世界大战中浴火重生5

第三节 当代法国现象学运动7

第四节 “三位怀疑大师”的思想启发31

第五节 人的自我否定:向人文主义挑战57

第六节 返回自然和日常生活本身72

第七节 揭开语言及其论述的奥秘82

第八节 对于历史的解构110

第九节 对“现代性”的批判120

第一章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139

前言139

第一节 以“性”和“食”两大主轴而建构的人类文化147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54

第三节 神话的结构是人类心灵运作模式的表现形式161

第四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符号论与象征论168

第二章 拉康后弗洛伊德主义180

前言:拉康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地位180

第一节 对弗洛伊德的超越189

第二节 通过“他者”对潜意识进行语言解构191

第三节 在虚无中无限追求和超越自己的欲望196

第四节 在语言的潜意识意向中探讨主体204

第五节 在“俄狄浦斯情结”之外探讨主体208

第六节 现实、象征与想象之间的三重结构216

第七节 简单的结论220

第三章 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论221

第一节 罗兰·巴特符号论的后结构主义性质221

第二节 以“零度书写”彰显作家的社会职责225

第三节 在文学评论中探讨语言符号的奥秘233

第四节 对于流行文化的符号论研究236

第五节 巴特符号论的后现代意义242

第四章 福柯的新尼采主义248

第一节 叛逆细胞充满全身的“异数”248

第二节 研究主题及作品概述253

第三节 作为事件的“论述”258

第四节 知识考古学的基本意义262

第五节 权力系谱学267

第六节 权力的普遍性与策略性273

第七节 监狱是当代社会的典型缩影283

第八节 自身的技术与规训策略288

第九节 自身的历史本体论与生存美学296

第五章 德里达反语音中心的解构论306

第一节 海神普罗德斯式的人物306

第二节 改造并超越海德格尔的“解构”317

第三节 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超越325

第四节 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330

第五节 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批判341

第六节 在书写“延异”中“解构”347

第七节 差异化运动的可能性倾向352

第八节 超语言的符号游戏356

第九节 在差异化中实现模糊化360

第十节 解构主义文学评论的兴起361

第十一节 德里达与克里斯蒂娃的对话371

第十二节 从反语言到反艺术377

第六章 利奥塔的后现代论述381

第一节 利奥塔的思想历程381

第二节 颠覆传统时空观386

第三节 关于后现代状况的分析392

第四节 对于传统知识“大叙述”的批判399

第五节 后现代资讯及文化的媒体化403

第六节 私人生活领域的资讯化和透明化409

第七节 摄影取代绘画如同新闻取代文学412

第七章 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批判理论417

第一节 紧跟时代步伐的社会思想家417

第二节 作为理论视野的日常生活423

第三节 西方消费社会结构的转化432

第四节 消费的语言论述化441

第五节 从模拟文化向拟像文化的转化450

第六节 身体与性在当代拟像文化中的地位460

第七节 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批判466

第八章 布迪厄的结构动力学474

第一节 历练社会文化剧变的思想家474

第二节 将社会学当成“战场”的社会学家481

第三节 当代社会的文化特权再生产489

第四节 生存心态501

第五节 场域的紧张性及其结构动力学513

第六节 语言交换市场及象征性暴力的运作逻辑534

第九章 里克尔的反思诠释学544

第一节 意志的现象学544

第二节 反思的行动诠释学554

第三节 时间、记述与自身的同一性571

第四节 政治是特殊的合理性与特殊的恶的结合592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607

第十章 德勒兹的混沌哲学617

第一节 在混沌世界中战斗一生617

第二节 混沌世界的皱褶结构624

第三节 哲学的天真无邪性631

第四节 关于存在和自然的哲学问题634

第五节 “反俄狄浦斯”与“欲望机器”639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的新篇章643

第一节 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的历史传承和新出发点643

第二节 波伏瓦的《第二性》及其影响665

第三节 伊里加雷668

第四节 克里斯蒂娃675

第十二章 阿兰·图雷纳的社会运动理论679

第一节 当代社会运动的探索者679

第二节 当代社会运动与现代性682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信息程序化社会与社会运动686

第四节 各种力量在社会运动中的不同角色692

附录一:参考文献697

附录二:外文—中文索引7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