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下
  • 杨嘉墀主编;吕振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宇航出版社
  • ISBN:780144417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航天器轨道-轨道力学;航天器-控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一章 轨道控制系统 吕振铎1

11.1 概述1

11.2 火箭推进定律2

11.3 轨道控制方法4

11.3.1 非自主轨道控制4

11.3.2 自主轨道控制11

11.4 轨道测量系统14

11.4.1 基本概念14

11.4.2 测量系统的能观度和状态估计精度16

11.4.3 冗余测量与能观度19

11.4.4 测量硬件20

11.5 控制器44

11.5.1 非自主轨道控制的控制器44

11.5.2 自主轨道控制的控制器46

11.6 推进分系统49

11.6.1 几种典型的推进分系统49

11.6.2 中国研制的单组元肼推进系统53

11.6.3 中国研制的双组元统一推进系统56

第十二章 变轨控制和轨道机动 李铁寿61

12.1 概述61

12.1.1 变轨控制和轨道机动的涵义62

12.1.2 轨道机动的分类63

12.1.3 轨道机动的控制策略64

12.1.4 变轨控制的工程实现65

12.2 变轨的动力学问题——一般情形67

12.2.1 推力模型67

12.2.2 用位置和速度表达的运动方程69

12.2.3 用轨道根数表达的运动方程70

12.2.4 脉冲推力变轨71

12.2.5 大推力变轨的脉冲近似73

12.3 变轨的动力学问题——小特征速度情形76

12.3.1 邻近卫星相对运动方程76

12.3.2 近圆轨道的球坐标相对运动方程78

12.3.3 近圆轨道的摄动方程81

12.3.4 小推力脉冲对近圆轨道的控制作用83

12.4.1 控制策略的综合87

12.4 脉冲推力近圆轨道修正87

12.4.2 定点捕获导引律设计思想91

12.4.3 平面内最小燃耗导引律分析93

12.4.4 定点捕获导引律的综合94

12.4.5 定点捕获实例98

12.5 最优轨道控制和均匀引力场情形100

12.5.1 轨道机动的最优控制问题100

12.5.2 最优推力和主矢量101

12.5.3 共轭方程102

12.5.4 边界条件103

12.5.5 脉冲推力情形105

12.5.6 均匀引力场中最优轨道机动107

12.6 近圆轨道的最优修正111

12.6.1 线性最优轨道控制111

12.6.2 倾角修正114

12.6.3 共面近圆轨道间的最优转移115

12.6.4 共面近圆轨道间的最优交会121

12.7.1 开普勒轨道上的主矢量123

12.7 中心力场中的最优机动123

12.7.2 最优脉冲的性质125

12.7.3 非共面圆轨道间的最优脉冲转移126

12.7.4 非共面圆轨道间的大推力转移129

12.7.5 小推力最优转移的迭代解131

12.7.6 非共面圆轨道间小推力最优转移133

12.8 轨道机动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方法135

12.8.1 泛函优化和参数优化135

12.8.2 有限推力远地点机动的参数优化137

第十三章 轨道保持与星座控制 刘良栋 李果 潘科炎等13.1 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142

13.1.1 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摄动142

13.1.2 静止轨道卫星的定点位置保持167

13.2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控制188

13.2.1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摄动189

13.2.2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197

13.3 静止轨道多星共位位置保持研究206

13.3.1 位置保持策略研究207

13.3.2 卫星轨道相对运动方程208

13.3.3 多颗共位卫星位置保持研究210

13.4 冻结轨道卫星星座的轨道保持控制211

13.4.1 轨道摄动212

13.4.2 位置保持策略213

13.5 星座轨道控制216

13.5.1 星座轨道控制任务217

13.5.2 星座轨道控制策略217

13.5.3 星座轨道控制的测控操作220

第十四章 空间交会对接 王旭东 潘科炎14.1 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228

14.2 空间交会动力学和制导方程229

14.2.1 绝对坐标系和开普勒转移轨道230

14.3 交会相对运动239

14.3.1 交会寻的相对运动方程239

14.3.2 相对运动坐标系及相对运动方程240

14.4 最后逼近阶段自动寻的交会251

14.4.1 平行交会251

14.4.2 C-W交会258

14.4.3 走廊式(水平)交会259

14.5.2 视线坐标系交会控制系统261

14.5 交会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261

14.5.1 轨道坐标系交会控制系统261

14.6 空间交会对接的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263

14.6.1 RVD GNC系统功能265

14.6.2 RVD系统的组成268

14.7 结束语271

第十五章 返回与着陆控制 胡军 耿长福15.1 概述277

15.1.1 返回运动控制277

15.1.2 返回过程278

15.2 弹道式再入航天器的返回控制技术280

15.2.1 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280

15.2.2 返回调姿控制律282

15.3 弹道-升力式返回航天器的返回控制283

15.3.1 制导、导航和控制所用的坐标系284

15.3.2 GNC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86

15.3.3 导航方程及实时求解287

15.3.4 制动发动机点火冲量控制289

15.3.6 再入大气层的姿态控制293

15.3.5 配平攻角的建立293

15.3.7 再入机动能力分析294

15.3.8 再入升力制导方法296

15.3.9 自旋再入控制304

15.4 升力式返回航天器的返回与着陆控制305

15.4.1 航天飞机轨道器再入段的升力控制305

15.4.2 轨道器末区能量管理(TEAM)和自动着陆313

第十六章 地月及行星际飞行的轨道控制 严辉 王大轶 李铁寿16.1 概述320

16.1.1 轨道控制策略321

16.1.2 最新进展323

16.2 地月及行星际轨道导航324

16.2.1 全球深空网324

16.2.2 自主导航325

16.2.3 组合导航326

16.3 行星际轨道预报误差分析327

16.3.1 行星际轨道误差327

16.4 逃逸轨道控制328

16.4.1 逃逸速度增量控制328

16.3.2 误差传播328

16.4.2 有限推力轨道控制329

16.5 日心过渡轨道控制331

16.5.1 B平面参数331

16.5.2 星际轨道制导方程334

16.5.3 轨道制导的协方差分析335

16.5.4 最优修正策略335

16.5.5 飞月轨道制导计算336

16.6 引力辅助变轨控制338

16.6.1 行星引力辅助变轨339

16.6.2 月球引力辅助变轨340

16.6.3 调整的方法344

16.7 进入段轨道控制345

16.7.1 一般进入段制导控制345

16.7.2 软着陆分析348

16.7.3 软着陆过程中的自主导航349

16.7.4 软着陆制导控制方案350

16.7.5 软着陆制导控制中的关键问题355

16.8 火星观察者号轨道控制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