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醴陵市志 1989-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醴陵市志 1989-2000
  • 《醴陵市志》编撰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4118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24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884页
  • 主题词:醴陵市-地方志-1989~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醴陵市志 1989-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5

第二章 建置沿革11

第一章 位置面积11

第一篇 境域11

第二节 乡镇建制12

第一节 撤销工作委员会12

第三章 区划调整12

第四节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置13

第三节 城区行政区划13

第一节 勘界工作19

第四章 勘界19

第二节 法定边界线20

第二节 地貌构成21

第一节 地势21

第二篇 地理环境21

第一章 地貌21

第四节 土壤植被23

第三节 地貌分区23

第二章 气候24

第一节 季风25

第二节 热量26

第三节 降水27

第四节 日照28

第六节 风雾雪雷29

第五节 蒸发湿度29

第二节 气象预报30

第一节 气象观测30

第三章 气象30

第三节 气象服务31

第四章 水文32

第四节 气象管理32

第二节 地表水35

第一节 河流水系35

第三节 水文观测36

第四节 地下水38

第三节 燃料矿39

第二节 非金属矿39

第五章 矿藏39

第一节 金属矿39

第三节 生物引进40

第二节 野生动物40

第四节 矿泉水40

第六章 动植物40

第一节 野生植物40

第一节 水灾41

第七章 自然灾害41

第二节 旱灾42

第三节 三寒43

第六节 雷击44

第五节 冰冻44

第四节 大风冰雹44

第一节 总量变动47

第一章 人口变动47

第三篇 人口47

第二节 自然增减48

第三节 人口迁移49

第四节 人口流动50

第二节 区域分布51

第一节 人口密度51

第二章 人口分布51

第一节 年龄结构52

第三章 人口结构52

第三节 文化结构55

第二节 性别结构55

第四节 行业结构56

第六节 姓氏结构59

第五节 民族结构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队伍60

第四章 人口控制60

第二节 人口教育61

第三节 政策措施62

第四节 节育方式64

第一节 婚姻65

第五章 婚姻家庭65

第二节 家庭66

第一章 城镇规划68

第四篇 城乡建设68

第二节 规划69

第一节 测绘69

第三节 管理71

第二章 城市建设72

第四节 实施72

第一节 市政工程73

第二节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81

第三节 园林绿化84

第四节 城区卫生87

第一节 房产占有88

第三章 房地产88

第二节 房产管理89

第三节 住宅建设与旧城改造92

第四节 房产开发93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94

第四章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95

第一节 小城镇状况96

第三节 中心集镇发展简况97

第二节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97

第四节 村庄建设98

第一节 土地使用99

第五章 土地管理99

第二节 地籍管理101

第一节 组织与行政管理102

第六章 城市管理102

第三节 农田保护与土地开发102

第四节 执法监察102

第二节 部门职能管理103

第三节 社区管理104

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105

第一章 城市环境质量105

第五篇 环境保护105

第一节 大气污染治理106

第二章 污染治理106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106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106

第二节 废水治理107

第五节 生活污染治理109

第四节 噪声控制109

第三节 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109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110

第三章 环境管理110

第六节 环境执法与处理纠纷事故111

第五节 创办清洁文明工厂111

第二节 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111

第三节 排污申报登记111

第四节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111

第七节 排污收费112

第九节 自然保护113

第八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13

第十节 环境宣传教育114

第一节 环境监测115

第四章 环保科研115

第三节 环保产业116

第二节 环保科研116

概述118

第六篇 国民经济综合118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119

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119

第二节 社会总产出120

第三节 国民经济发展分析122

第一节 产业结构123

第二章 国民经济结构123

第二节 产品结构125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126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127

第四节 劳动力结构127

第一节 农业经济效益128

第三章 国民经济效益128

第二节 工业经济效益129

第一节 积极因素130

第四章 影响因素与横向比较130

第二节 障碍因素131

第三节 横向比较132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37

第一章 计划137

第七篇 经济管理137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139

第二节 计划物资管理139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141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141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管理142

第四节 市场管理143

第三节 经济检查监督143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145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145

第二节 价格调控146

第一节 市场价格146

第三章 物价管理146

第四节 价格监督147

第三节 收费管理147

第一节 计量管理148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148

第五节 价格服务148

第四节 锅容管特设备管理149

第三节 质量管理149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149

第一节 国家审计150

第五章 审计监督150

第五节 行政执法150

第三节 社会审计151

第二节 内部审计151

第一节 统计内容152

第七章 统计152

第六章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152

第三节 统计服务153

第二节 统计方法153

第五节 农村调查154

第四节 统计监督154

第一章 概述157

第八篇 工业157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159

第二章 体制改革159

第三节 “两个置换”161

第二节 集体企业改革161

第五节 管理机构162

第四节 “三资”企业中港合资企业162

第三章 陶瓷工业163

第一节 企业164

第二节 产品168

第三节 原料工艺173

第四章 花炮工业177

第一节 企业178

第二节 产品180

第三节 安全生产181

第五节 工艺182

第四节 科研检测182

第一节 机构183

第五章 电力工业183

第二节 输变电184

第四节 发电185

第三节 供电185

第二节 水泥及预制件187

第一节 防水材料187

第六章 建材工业187

第七章 造纸包装印刷188

第五节 耐火建材188

第三节 砖瓦188

第四节 石灰砂石188

第二节 包装189

第一节 造纸189

第八章 服装工业190

第三节 印刷190

第一节 服装企业191

第一节 橡胶塑料制品192

第九章 化学工业192

第二节 服饰产品192

第三节 氮肥碳素193

第二节 颜料金水193

第十章 机械(机电)工业194

第四节 其他化工194

第三节 包装机械195

第二节 花炮机械195

第一节 陶瓷机械195

第六节 其他机械196

第五节 机电产品196

第四节 模具仪表196

第一节 黄金197

第十一章 采掘工业197

第七节 机械修理197

第三节 煤炭198

第二节 瓷泥198

第十二章 食品工业199

第五节 其他199

第四节 铅锌银199

第二节 糖果糕点200

第一节 粮食油脂200

第六节 茶叶自来水201

第五节 调味品酱菜201

第三节 肉食品乳制品201

第四节 白酒饮料201

第一节 制鞋202

第十三章 制鞋皮件箱包202

第七节 其它食品202

第二节 饲料203

第一节 家具203

第二节 皮件箱包203

第十四章 其他工业203

第四节 其他204

第三节 棉布204

概述213

第九篇 交通运输213

第一节 线路214

第一章 公路交通214

第三节 桥梁216

第二节 站场216

第四节 养护217

第一节 线路车站218

第二章 铁路交通218

第二节 桥梁219

第三节 铁路维修220

第三节 民桥221

第二节 航道管理221

第三章 内河航道221

第一节 航线码头221

第一节 运输工具223

第四章 运输业223

第二节 客运224

第三节 货运225

第四节 搬运装卸226

第一节 道路交通管理227

第五章 管理227

第四节 航政管理228

第三节 运政管理228

第二节 路政管理228

第七节 铁路营运管理229

第六节 出租车管理229

第五节 规费征稽229

第一节 邮电局233

第一章 机构233

第十篇 邮政电信233

第六节 醴陵铁通234

第五节 醴陵联通234

第二节 邮政局234

第三节 电信局234

第四节 醴陵移动234

第二节 业务235

第一节 邮路235

第二章 邮政235

第三节 设施236

第二节 传真237

第一节 电报237

第三章 电信237

第三节 电话238

第四节 网络通信242

第一节 机构244

第一章 设计244

第十一篇 建筑业244

第二章 企业245

第二节 设计风格245

第一节 施工技术246

第三章 建筑施工246

第三节 安全质量247

第二节 施工机械247

第一节 安装248

第四章 安装装饰248

第五章 外地建筑业务249

第二节 装饰249

第二节 执法监督250

第一节 招标投标250

第六章 建筑管理250

第三节 工程监理251

第一章 种植业252

第十二篇 农业农村发展252

第一节 农作物253

第二节 种植技术259

第四节 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管理265

第三节 农业行政执法265

第五节 管理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266

第一节 林业资源267

第二章 林业267

第二节 造林营林270

第三节 森林保护272

第四节 林场273

第一节 畜牧274

第三章 畜牧水产业274

第五节 管理机构274

第二节 水产283

第三节 特种养殖285

第四章 水利287

第四节 管理机构287

第一节 工程建设288

第二节 抗洪抗旱293

第三节 水土保持294

第四节 水利管理295

第一节 农田耕作机具297

第五章 农业机械297

第二节 排灌机具299

第四节 农村运输机具300

第三节 农畜产品加工机具300

第五节 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及推广301

第六节 农机安全监理302

第七节 管理机构303

第二节 农村财务管理305

第一节 土地承包管理305

第六章 农村合作经济管理305

第三节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306

第一节 小康建设308

第七章 农村社会发展308

第四节 管理机构308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309

第二节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309

第十三篇 乡镇企业312

第一节 工业类313

第一章 产业结构313

第五节 农业类315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类315

第二节 建筑业类315

第三节 商业服务业类315

第四节 中外(港)合资企业317

第三节 个体私营企业317

第二章 经济类型317

第一节 集体企业317

第二节 股份合作企业317

第二节 社会效益318

第一节 经济效益318

第三章 效益318

第四章 管理机构319

第十四篇 商贸服务324

第二节 供销企业325

第一节 商业企业325

第一章 体制改革325

第四节 粮食企业326

第三节 物资企业326

第七节 外贸企业327

第六节 烟草企业327

第五节 医药企业327

第二节 农村网点328

第一节 城区网点328

第二章 网点328

第一节 粮食食油329

第三章 商品购销329

第二节 肉食品331

第三节 副食品332

第四节 生产资料336

第五节 陶瓷花炮338

第七节 日用工业品339

第六节 废旧物资339

第八节 木竹340

第十节 文化用品341

第九节 燃料341

第一节 餐饮业342

第四章 餐饮服务业342

第十一节 通讯器材342

第十二节 花卉342

第十三节 药业342

第二节 服务业343

第一节 出口商品344

第五章 对外贸易344

第二节 外贸经营345

第一节 税制改革348

第一章 体制改革348

第十五篇 财政税务348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349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349

第一节 工商各税350

第二章 财政收入350

第二节 农业各税351

第六节 其他收入352

第五节 专项收入352

第三节 行政性收费352

第四节 罚没收入352

第七节 上级补助收入353

第三节 教科文卫体事业费357

第二节 经济建设费用357

第三章 财政支出357

第一节 财政上解357

第七节 行政事业管理费用358

第六节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58

第四节 抚恤福利救济费358

第五节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358

第十节 其他支出359

第九节 专项支出359

第八节 经济部门事业费359

第二节 预算管理360

第一节 机构360

第四章 财税管理360

第五节 税收征管稽查361

第四节 财政监督361

第三节 会计管理361

第七节 财源培植362

第六节 发票管理362

第九节 乡镇财税管理363

第八节 政府采购363

第十节 国有资产管理367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368

第一节 中央银行368

第十六篇 金融368

第一章 机构368

第四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369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369

第三节 电子货币371

第二节 新版币发行371

第二章 货币371

第一节 货币投放与回笼371

第一节 单位存款372

第三章 存款372

第四节 纪念币(钞)372

第五节 反假币372

第二节 城乡居民储蓄373

第一节 工业贷款374

第四章 贷款374

第三节 利率374

第二节 农业贷款375

第五节 固定资产贷款376

第四节 乡镇企业贷款376

第三节 商业贷款376

第六节 消费贷款377

第三节 外汇管理378

第二节 贷款创汇378

第五章 外汇378

第一节 外汇存款378

第二节 代理业务379

第一节 结算379

第六章 经营管理379

第一节 险种381

第七章 保险381

第三节 赔付382

第二节 保费382

第二节 经营状况383

第一节 交易方式383

第八章 证券383

第九章 金融监管384

第一节 机构组织386

第一章 中共醴陵市地方组织386

第十七篇 政党社团386

第三节 市委常委会议及重大决策387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387

第四节 市委重要活动391

第五节 党务工作394

第六节 纪律检查402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40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404

第二章 民主党派404

第一节 工人团体405

第三章 社会团体405

第三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405

第四节 九三学社405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405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407

第三节 妇女团体408

第四节 工商业者团体409

第六节 文学艺术团体410

第五节 科学技术团体410

第七节 其他团体411

第二节 人民代表412

第一节 机构412

第十八篇 人大政府政协412

第一章 人大412

第三节 会议413

第四节 主要活动415

第五节 乡镇人大416

第一节 机构417

第二章 政府417

第二节 政府职能418

第三节 施政方式419

第四节 施政纪略420

第五节 对外交往421

第六节 社会事务422

第二节 会议424

第一节 组织机构424

第三章 政协424

第三节 主要活动425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428

第一章 劳动428

第十九篇 劳动人事监察428

第三节 劳动工资福利430

第二节 劳服企业430

第四节 劳动保护安全监察431

第五节 职工社会保险432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434

第一节 干部来源434

第二章 人事434

第四节 职称评定435

第三节 干部结构435

第五节 工资福利437

第六节 干部管理439

第一节 案件查处440

第三章 监察440

第七节 人才市场440

第二节 执法监察441

第二节 村民自治442

第一节 村(居)委会选举442

第二十篇 民政442

第一章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442

第二节 五保护供养443

第一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43

第三节 居委会建设443

第二章 城乡社会保障443

第一节 优抚工作444

第四章 优抚安置444

第三章 社会救助444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济444

第二节 社会救济444

第三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445

第二节 退伍安置445

第三节 社会福利生产446

第二节 福利设施建设446

第五章 社会福利446

第一节 福利彩票发行446

第一节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447

第六章 社会行政事务管理447

第四节 弃婴收养447

第四节 收容遣送449

第三节 地名管理449

第二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449

第七节 殡葬管理450

第六节 老龄工作450

第五节 婚姻登记管理450

第八节 残疾人事业451

第二节 国内安全保卫452

第一节 机构队伍452

第二十一篇 政法军事452

第一章 公安452

第三节 打击犯罪453

第四节 治安管理454

第七节 消防管理456

第六节 监所管理456

第五节 “110”报警服务456

附:典型案例457

第一节 刑事检察458

第二章 检察458

第二节 贪污贿赂犯罪检察459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460

第五节 林业检察460

第三节 渎职犯罪检察460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460

第二节 刑事审判461

第一节 机构461

第七节 监所检察461

第八节 检察技术461

第三章 审判461

第四节 经济审判462

第三节 民事审判462

第五节 行政审判463

第七节 审判监督案件464

第六节 执行工作464

第二节 律师事务465

第一节 人民调解465

第四章 司法行政465

第六节 普及法律知识466

第五节 “两劳”人员帮教466

第三节 公证466

第四节 基层法律服务466

第一节 军事机构467

第五章 军事467

第七节 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467

第二节 兵役468

第四节 民兵469

第三节 驻军469

第五节 人民防空470

第二十二篇 教育472

第二节 学前班473

第一节 幼儿园473

第一章 学前教育473

第一节 学校474

第二章 基础教育474

附:学校选介476

第二节 学制课程477

第四节 素质教育478

第三节 “两基”达标478

第五节 升学考试479

第六节 教学研究480

第三章 职业教育481

第二节 师范教育482

附:学校选介482

第一节 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482

第一节 广播电视大学483

第四章 高等教育483

第三节 职业培训483

第三节 自学考试484

第二节 函授大学484

第一节 职工教育485

第五章 成人教育485

第四节 老年人教育486

第三节 农民教育486

第二节 干部文化教育486

第一节 队伍487

第七章 教师487

第六章 社会办学487

第三节 职称488

第二节 培训4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489

第八章 教育行政489

第四节 待遇489

第二节 经费490

第三节 设施设备492

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493

第一节 工业科研494

第一章 科技研究494

第二节 农业科研498

第五节 能源科研499

第四节 环保科研499

第三节 医疗科研499

第二节 农业类500

第一节 工业类500

第二章 科技推广500

第六节 电子类502

第五节 医卫类502

第三节 环保类502

第四节 能源类502

第三节 科技示范503

第二节 科技下乡503

第三章 科技普及503

第一节 科技培训503

第一节 研究机构504

第四章 机构504

第四节 学术交流504

第一节 获奖项目505

第五章 科研成果505

第二节 推广机构505

第三节 管理机构505

第四节 科技团体505

第三节 专利工作509

第二节 科技成果选介509

第二十四篇 文化510

第一节 文学511

第一章 文艺创作511

第二节 艺术514

第二节 馆站文化523

第一节 民间文艺523

第二章 社会文化523

第四节 校园文化524

第三节 职工文化524

第六节 花炮文化525

第五节 休闲娱乐文化525

第七节 陶瓷文化527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529

第二节 演出、放映场所529

第三章 文化产业529

第一节 门类529

第二节 图书发行530

第一节 图书馆、室530

第四章 图书530

第一节 花鼓戏531

第五章 戏剧电影531

第三节 电影532

第二节 皮影戏532

第三节 地方志年鉴族谱533

第二节 党史资料533

第六章 档案史志533

第一节 档案533

第七章 文物534

第二节 文物保护535

第一节 馆藏文物535

第一节 古迹遗址536

第八章 名胜古迹536

第三节 陈列展览536

第二节 自然景观538

第三节 古建筑540

第四节 纪念地542

第五节 文化胜迹543

第六节 佛寺道观544

第二节 协调机构546

第一节 行政机构546

第九章 管理机构546

第一节 广播547

第一章 广播电视547

第二十五篇 广播电视报刊547

第二节 电视548

第一节 报纸551

第二章 报刊551

第三节 广播电视管理551

第四节 株洲电视台湘东记者站551

第二节 期刊552

第二节 课外活动554

第一节 体育教学554

第二十六篇 体育554

第一章 学校体育554

第二节 职工体育555

第一节 民间体育555

第三节 学生运动会555

第二章 社会体育555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556

第三节 农民体育556

第二节 游泳557

第一节 球类557

第五节 残疾人体育557

第三章 体育比赛557

第四节 棋牌558

第三节 田径558

第一节 机构562

第四章 机构设施562

第二节 场地设施563

第二十七篇 医药卫生564

第一节 环境卫生565

第一章 公共卫生565

第二节 饮食卫生566

第一节 传染病567

第二章 疫病防治567

第三节 劳动卫生567

第四节 学校卫生567

第五节 化妆品卫生567

第四节 常见和多发疾病568

第三节 地方病568

第二节 职业病568

第一节 妇女保健569

第三章 妇幼保健569

第二节 儿童保健570

第一节 中医571

第四章 诊疗技术571

第二节 西医572

第二节 药品生产加工573

第一节 药材种植57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573

第五章 药品573

第一节 医疗机构574

第六章 机构队伍574

第二节 预防保健机构576

第五节 行政机构577

第四节 红十字会577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577

第一节 医政管理578

第七章 管理578

第六节 队伍578

第二节 药政管理579

第三节 公费医疗管理580

第六节 行政执法管理581

第五节 单采血浆站581

第四节 血液管理581

第一节 收入分配582

第一章 人民生活582

第二十八篇 社会生活582

第二节 物质生活585

第三节 精神文化生活590

第四节 生活方式变革591

第一节 生活习俗593

第二章 民风民俗593

第二节 岁时习俗595

第三节 礼仪习俗596

第五节 生产习俗597

第四节 社会交往597

第七节 社会新风598

第六节 伦理道德598

第一节 佛教600

第三章 宗教600

第八节 社会陋习600

第四节 天主教601

第三节 基督教601

第二节 道教601

第二节 韵母603

第一节 声母603

第二十九篇 方言603

第一章 语音603

第五节 文白异读604

第四节 声韵配合604

第三节 声调604

第六节 声韵调配合606

第七节 音韵特点609

第八节 方言音与北京音比较610

第二节 动词构成611

第一节 名词构成611

第二章 词汇构成611

第六节 词汇、语法特点612

第五节 其他词类612

第三节 形容词构成612

第四节 代词构成612

第一节 名词613

第三章 词汇选辑613

第三节 形容词比喻语615

第二节 动词动宾短语615

第一节 生活俗语616

第四章 语汇选辑616

第四节 副词616

第五节 叹词616

第二节 歇后语625

第三节 农谚627

第二节 特殊词汇630

第一节 特殊语音630

第五章 特殊语音词汇630

第二节 来龙门街道办事处632

第一节 醴陵市城区管理委员会632

第三十篇 城管委街道办事处乡镇简况632

第一章 城管委街道办事处渌江乡632

第四节 西山街道办事处633

第三节 黄泥坳街道办事处633

第二章 东乡片634

第六节 渌江乡634

第五节 阳三石街道办事处634

第三节 白兔潭镇635

第二节 富里镇635

第一节 南桥镇635

第六节 王仙镇636

第五节 王坊镇636

第四节 浦口镇636

第九节 黄沙乡637

第八节 东堡乡637

第七节 大林乡637

第二节 东富镇638

第一节 枧头洲乡638

第三章 南乡片638

第五节 沈潭镇639

第四节 泗汾镇639

第三节 孙家湾乡639

第八节 大障镇640

第七节 船湾镇640

第六节 清水江乡640

第十一节 嘉树乡641

第十节 马恋镇641

第九节 贺家桥镇641

第二节 神福港镇642

第一节 转步乡642

第四章 西乡片642

第五节 均楚镇643

第四节 栗山坝镇643

第三节 茶山岭镇643

第九节 长岭乡644

第八节 石亭镇644

第六节 军山乡644

第七节 高桥乡644

第三节 板杉乡645

第二节 仙霞镇645

第五章 北乡片645

第一节 新阳乡645

第六节 枫林市乡646

第五节 黄达嘴镇646

第四节 八步桥乡646

第七节 官庄乡647

第一章 诗词650

第三十一篇 历代艺文作品选650

第二章 楹联676

第一章 人物传684

第三十二篇 人物684

一醴陵市革命烈士英名补录703

第二章 人物表703

二1987年以来去世人物名表705

三醴陵籍正县(处)级以上负责干部名表710

四醴陵籍正团(上校)以上军队负责干部名表725

五醴陵籍企业界知名人士名表729

六醴陵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表(一)732

七醴陵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表(二)761

八醴陵籍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名表774

九醴陵籍先进人物名表776

十醴陵市历年全国劳动模范名表(1950~2002)778

十一1987~2002年醴陵体育健儿夺牌名表779

十二在醴陵工作的客籍知名人士名表782

十三醴陵籍“三胞”知名人士名表788

十四最近百年醴陵籍将军名录796

十五黄埔军校醴陵籍校友名录805

限外辑要2003-2004年醴陵发展与建设纪略808

丛录810

一醴陵之最810

二醴陵地名考813

四醴陵迁治考815

三醴陵置县考815

五《醴陵市志》(1995年版)勘误表816

后记8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