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与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与制度研究
  • 安体富主编;王在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 ISBN:780117740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金融机构-税收管理-财政政策-研究-中国;金融机构-税收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与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导论1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政府应为金融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2

1.1.1 金融的基本功能3

1.1.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5

1.1.3 政府应为金融业稳健运行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6

1.2 金融业事关国家安全,市场失灵时需要政府干预7

1.2.1 金融业具有内在脆弱性7

1.2.2 金融业存在市场失灵9

1.3 中国金融业相对落后,需要研究制定恰当的税收制度和政策13

1.3.1 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1.3.2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构成巨大挑战19

第2章 金融业税收的理论分析28

2.1 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是准公共产品28

2.1.1 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属于准公共产品28

2.1.2 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需要公共提供与私人提供相结合30

2.2 金融业税收对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影响33

2.2.1 财税与金融关系的一般分析34

2.2.2 金融业税收与金融的关系分析35

2.3 金融业税收的基本设计原则40

2.3.1 是否应当对金融服务征税41

2.3.2 对金融业征税的难点44

2.3.3 应当如何对金融业征税48

第3章 国外金融税制概述54

3.1 国外对金融机构课税的有关情况54

3.1.1 国外对金融机构课征流转税的基本情况54

3.1.2 国外关于金融业所得税的有关情况58

3.1.3 国外保险业税制简介61

3.1.4 对金融机构征收的其他税收62

3.2 国外对金融资产课税的有关情况63

3.2.1 金融资产发行和交易环节的税收63

3.2.2 金融资产持有和转移环节的税收65

3.2.3 对金融资产收益课征的税收66

3.2.4 对资本利得的课税情况67

4.1 我国现行金融税收概述69

4.1.1 对金融机构课征的税收69

第4章 中国金融业税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69

4.1.2 对金融资产课征的税收77

4.2 我国现行金融税收存在的问题分析80

4.2.1 金融机构税收负担偏重,税种选择存在一定不合理性80

4.2.2 金融资产税收不健全,亟待完善91

4.2.3 部分金融领域的税收制度不完善95

5.1.1 总体思路97

第5章 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的思路及配套措施97

5.1 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97

5.1.2 基本原则98

5.2 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的配套措施102

5.2.1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金融的关系103

5.2.2 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04

5.2.3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105

6.1.2 营业税政策调整107

6.1.1 总体思路107

第6章 金融机构税制改革107

6.1 流转税制改革107

6.1.3 条件成熟时改征增值税108

6.2 所得税制改革110

6.2.1 明确收入确认方法,统一收入确认时间111

6.2.2 合理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贷款损失的税收待遇112

6.2.3 进一步规范税前扣除114

6.3 根据保险公司特点适当调整有关税收政策115

6.3.1 对保险业进行细分,根据险种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营业税税率,并实行部分险种免税115

6.3.2 以实收保费作为营业税的计征依据115

6.3.3 调整所得税税基116

第7章 金融资产税制改革117

7.1 金融资产发行和交易环节税收的改革117

7.1.1 改革现行证券交易印花税117

7.1.2 条件成熟时设立证券交易税118

7.2.1 利息收入所得税改革119

7.2 金融资产收益税收的改革119

7.2.2 股息收入所得税改革120

7.3 金融资产资本利得税收的改革121

7.3.1 近期内开征资本利得税有一定困难121

7.3.2 创造条件,适时开征资本利得税122

第8章 新兴金融工具的税收问题124

8.1 新兴金融工具对现行税收制度带来的冲击124

8.1.1 部分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概念125

8.1.2 新兴金融工具对现行税收制度的冲击126

8.2 关于如何对新兴金融工具征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131

8.2.1 理论界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建议131

8.2.2 各国对新兴金融工具征税的基本做法132

8.3 对我国新兴金融工具征税的政策建议133

8.3.1 对我国新兴金融工具征税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133

8.3.2 金融工具盈利或亏损的确认时间134

8.3.3 金融工具持有期间价值发生变化时应税所得的确认136

9.1.1 网上金融成为现代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139

9.1 网上金融对税收制度提出挑战139

第9章 网上金融业务的税收问题139

9.1.2 网上金融和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的影响和挑战143

9.2 是否应当对网上金融业务征税145

9.2.1 不征税观145

9.2.2 征税观147

9.3 对我国网上金融业务的税收对策148

9.3.1 网上金融业务是否应当征税的一般分析148

9.3.2 我国当前不具备对网上金融业务征收流转税的条件149

9.3.3 将来对我国网上金融业务征税的具体设想151

第10章 矫正性税收——存款保险制度154

10.1 存款保险的基本理论155

10.1.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155

10.1.2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和弊端分析155

10.1.3 三种类型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158

10.2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借鉴160

10.2.1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作情况160

10.2.3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162

10.2.2 美国政府的支持162

10.3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思路163

10.3.1 隐性保险与显性保险的选择163

10.3.2 存款保险制度的性质与职能定位164

10.3.3 我国存款保险资金的来源和筹集166

10.3.4 存款保险的覆盖范围168

10.3.5 具体的税收政策171

第11章 准税收——存款准备金问题172

11.1 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现状及问题172

11.1.1 存款准备金是否应当付息172

11.1.2 我国存款准备金利息是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173

11.1.3 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弊端175

11.2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改革建议177

11.2.1 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177

11.2.2 条件成熟时取消准备金付息制度178

12.1.1 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现状与弊端180

1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税收政策180

第12章 专门税收政策180

12.1.2 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的处置及税收政策问题182

12.1.3 商业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处置与税收政策185

12.2 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问题188

12.2.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内容及作用188

12.2.2 资产证券化中涉及的税收问题探讨191

12.3 金融创新的税收政策193

12.3.1 金融创新的内容与作用193

12.3.2 我国金融创新目前存在的问题196

12.3.3 制定关于金融创新税收政策的理论依据197

12.3.4 促进我国金融创新的税收政策199

12.4 对金融业试行亏损抵回政策200

12.4.1 对金融业试行亏损抵回政策具有可行性202

12.4.2 金融业试行亏损抵回政策的具体建议203

参考文献204

后记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