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登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084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55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森林-文化-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阐述了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2
二、探究了森林文化的理论形态3
三、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4
四、开展了森林文化的比较借鉴研究5
五、分析了浙江森林文化的资源禀赋7
六、探讨了森林文化与民俗文化9
七、凝练了浙江森林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10
八、提出了浙江森林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11
第二章 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13
第一节 森林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13
一、国际背景14
二、国内背景17
第二节 森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9
一、森林文化的起源19
二、森林文化与生态文化22
三、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23
四、森林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式29
五、森林文化的主要特征38
第三节 森林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意义40
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40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44
三、森林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6
第三章 森林文化的理论形态49
第一节 森林哲学49
一、森林本体论49
二、森林认识论54
三、森林价值论59
第二节 森林伦理学62
一、森林伦理学的基本问题63
二、敬畏森林64
三、善待森林65
四、回归森林和大地69
第三节 森林美学73
一、森林美学的由来与发展73
二、森林美的形态76
三、森林美的感悟80
四、森林美的创造83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86
第一节 天人合一:儒家生态观念86
一、天人合一,中和位育86
二、仁民爱物,厚德载物91
三、取物顺时,合于礼义94
四、智者乐水,仁者乐山99
第二节 深山开悟:佛教生态关怀101
一、随缘而生,众生平等101
二、无情有性,慈悲为怀102
三、随缘种树,佛化自然103
四、名山礼佛,深院悟禅104
第三节 道法自然:道教生态境界105
一、天地万物,尊道贵德105
二、道法自然,天道无为107
三、顺应自然,善养自然108
四、山林皋壤,欣然而乐110
第五章 民俗与森林文化111
第一节 森林文化对民俗的影响112
一、物质层面112
二、精神层面113
三、制度层面115
四、行为层面116
第二节 民俗文化中的森林动植物117
一、古树名木与民俗118
二、茶文化与民俗122
三、桑蚕文化与民俗123
四、树木花草与民俗123
五、鸟兽昆虫与民俗129
第三节 森林文化在民俗中的表现130
一、和合文化130
二、祈福文化133
三、吉祥文化134
四、长寿文化137
五、饮食文化138
六、住居文化139
七、服饰文化142
八、节庆文化143
九、婚丧文化146
十、游艺文化149
第六章 森林文化的比较借鉴151
第一节 森林经营文化151
一、中国森林经营文化151
二、国外森林经营文化159
第二节 森林文学艺术169
一、中国森林文学艺术170
二、国外森林文学艺术174
第三节 森林旅游文化180
一、中国森林旅游文化181
二、国外生态旅游文化182
第四节 森林制度文化187
一、中国森林制度文化187
二、国外森林制度文化193
第七章 浙江森林文化的资源禀赋199
第一节 森林资源199
一、资源概况199
二、森林公园201
三、自然保护区209
第二节 人文资源218
一、河姆渡文化219
二、良渚文化223
三、古村落文化226
四、园林文化229
五、名人文化242
第八章 浙江森林文化典型案例260
第一节 森林公园文化260
一、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文化及产业261
二、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及产业264
第二节 名山文化267
一、普陀山佛教文化及产业267
二、雁荡山名山文化及产业270
三、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文化及产业272
第三节 城乡森林文化275
一、杭州国家森林城市文化及产业275
二、武义俞源古村落森林文化及产业277
三、临安白沙村农家乐文化及产业279
第四节 森林植物文化281
一、安吉竹文化及产业282
二、兰溪兰花文化及产业285
三、金华茶花文化及产业287
四、开化龙顶茶文化及产业290
五、庆元香菇文化及产业292
六、长兴银杏文化及产业295
第五节 林果产业文化297
一、诸暨香榧文化及产业297
二、黄岩蜜橘文化及产业300
三、临安山核桃文化及产业302
四、慈溪杨梅文化及产业303
第六节 木文化305
一、南浔木地板文化及产业305
二、东阳木雕文化及产业306
三、云和木质玩具文化及产业308
第九章 浙江森林文化建设保障体系312
第一节 加强统筹规划312
一、开展资源普查,摸清本底,建档立库312
二、统筹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313
三、依据功能区划,科学保护,合理开发313
四、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有序开发313
第二节 完善投入机制314
一、拓展投资渠道314
二、制定优惠政策315
三、加强资金监管315
第三节 培养人才队伍315
一、提高森林文化建设队伍素质316
二、激发人力资源最大潜能316
三、实施森林文化精品战略316
四、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317
第四节 强化科技支撑318
一、提高森林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318
二、加大浙江森林文化研究力度318
三、提升森林文化信息化管理水平319
第五节 健全规章制度320
一、加强法治化建设320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321
三、创新管理体制321
第六节 对策建议322
一、加强政策引导,编制发展规划322
二、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管理指导323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文明意识323
四、搭建文化平台,加强文化交流324
参考文献326
后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