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 中级(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 中级(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65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67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1081页
  • 主题词:医学检验-医药卫生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1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 中级(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检验基础1

第一章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

第二章 红细胞检查8

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25

第四章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39

第五章 血型和输血49

第六章 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62

第七章 尿理学检验66

第八章 尿有形成分检查71

第九章 尿液化学检查81

第十章 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98

第十一章 粪便检验105

第十二章 脑脊液检验112

第十三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123

第十四章 精液检查133

第十五章 前列腺液检查139

第十六章 阴道分泌物检查141

第十七章 羊水检查144

第十八章 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147

第十九章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150

第二十章 脱落细胞检查基本知识154

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169

第一章 绪论169

第二章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170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174

第四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180

第五章 血细胞超微结构检查的临床应用187

第六章 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194

第七章 贫血概述196

第八章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199

第九章 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204

第十章 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207

第十一章 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贫血及其实验诊断209

第十二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213

第十三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215

第十四章 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218

第十五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219

第十六章 白血病概述221

第十七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225

第十八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26

第十九章 慢性白血病232

第二十章 特殊类型白血病234

第二十一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237

第二十二章 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239

第二十三章 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241

第二十四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43

第二十五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246

第二十六章 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48

第二十七章 类脂质沉积病及其实验诊断251

第二十八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252

第二十九章 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258

第三十章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271

第三十一章 血栓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78

第三十二章 抗栓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282

第三十三章 出凝血试验的自动化284

第三篇 临床化学287

第一章 绪论287

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289

第三章 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312

第四章 血浆蛋白质检查324

第五章 诊断酶学330

第六章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342

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358

第八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365

第九章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368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387

第十一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399

第十二章 胰腺疾病的检查413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418

第十四章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435

第十五章 血清酶催化活性浓度和代谢物浓度检测技术439

第十六章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444

第十七章 标本、试剂、量器常识445

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451

第一章 绪论451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451

第二节 临床免疫学456

第三节 免疫学检验457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458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458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459

第三节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459

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基本类型460

第三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461

第一节 免疫原的制备461

第二节 免疫佐剂463

第三节 抗血清的制备464

第四节 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465

第五节 抗血清的纯化465

第四章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466

第一节 杂交瘤技术基本原理466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467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中的应用467

第四节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468

第五章 凝集反应470

第一节 概述470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470

第三节 间接凝集反应470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471

第五节 抗人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471

第六章 沉淀反应472

第一节 沉淀反应的特点472

第二节 液体内沉淀试验472

第三节 凝胶内沉淀试验473

第四节 临床应用474

第七章 免疫电泳技术475

第一节 基本原理475

第二节 常用技术475

第三节 免疫电泳技术临床应用476

第八章 放射免疫分析477

第一节 概述477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RIA)477

第三节 免疫放射分析(IRMA)477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在医学中的应用478

第九章 荧光免疫技术479

第一节 有关荧光的基本知识479

第二节 荧光抗体技术480

第三节 荧光免疫测定482

第十章 酶免疫技术483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的特点483

第二节 酶免疫技术的分类485

第三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87

第四节 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489

第五节 酶免疫测定的应用491

第十一章 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492

第十二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93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要点493

第二节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95

第三节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98

第四节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500

第五节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500

第六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501

第十三章 免疫细胞分离及检测技术502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502

第二节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503

第三节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504

第四节 免疫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505

第十四章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及应用506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506

第二节 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507

第三节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508

第十五章 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509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509

第二节 细胞因子测定方法及应用511

第十六章 细胞黏附分子测定及应用513

第十七章 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514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概述514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517

第三节 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517

第十八章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应用519

第一节 抗原特异性CIC测定519

第二节 非抗原特异性CIC测定及应用519

第十九章 补体检测及应用520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性质520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活化与调控521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521

第四节 补体的合成与代谢522

第五节 补体总活性测定522

第六节 补体结合试验523

第七节 单个补体成分测定523

第八节 补体测定的应用524

第二十章 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526

第一节 自身抗体的特性526

第二节 常见自身抗体的检测526

第三节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531

第二十一章 MHC与HLA检测及应用532

第一节 MHC的一般特性532

第二节 HLA分型533

第三节 HLA分型的实际应用535

第二十二章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536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的分析及分选原理536

第二节 数据的显示与分析539

第三节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的技术要求540

第四节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的应用541

第二十三章 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543

第一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技术543

第二节 化学发光自动化免疫分析545

第三节 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547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管理549

第一节 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549

第二节 咨询服务550

第二十五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5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551

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552

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554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555

第五节 超敏反应的主要免疫学检测556

第二十六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62

第一节 概述562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563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564

第四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564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实验检测566

第二十七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68

第一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568

第二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568

第三节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569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的免疫检测571

第二十八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73

第一节 概述573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574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576

第四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576

第五节 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测578

第二十九章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81

第一节 概念581

第二节 概述581

第三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581

第四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582

第五节 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应用原则583

第三十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87

第一节 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587

第二节 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588

第三节 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590

第四节 排斥反应的免疫检验591

第五节 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593

第五篇 微生物检验595

第一章 绪论595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598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603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608

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610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613

第七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618

第八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628

第九章 微生物检验概述630

第十章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636

第十一章 培养基639

第十二章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642

第十三章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646

第十四章 血清学试验654

第十五章 动物实验655

第十六章 菌种保存与管理657

第十七章 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659

第一节 微量生化反应系统659

第二节 血培养系统660

第十八章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661

第十九章 肠杆菌科及检验669

第二十章 弧菌科及检验683

第二十一章 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及检验688

第二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691

第二十三章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702

第二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及检验708

第二十五章 非发酵菌及检验711

第二十六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715

第二十七章 衣原体及检验719

第二十八章 立克次体及检验722

第二十九章 支原体及检验725

第三十章 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728

第三十一章 螺旋体及检验731

第三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735

第一节 概述735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736

第三节 各类病毒感染的简介738

第三十三章 真菌检验752

第一节 真菌的基本特性752

第二节 真菌的基本微生物检验方法754

第三节 病原性真菌755

第三十四章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概述760

第三十五章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766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简介766

第二节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767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和产生机制773

第三十六章 医院感染776

第三十七章 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779

第一节 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779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防护781

第六篇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785

第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定义、作用和功能785

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管理特性787

第三章 临床实验室管理过程790

第四章 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政府行为793

第五章 临床实验室认可796

第六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概论799

第七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812

第八章 质量管理文件编写819

第九章 分析前质量保证836

第十章 临床实验室检测系统、溯源及不确定度848

第十一章 临床检验方法评价858

第十二章 室内质量控制878

第十三章 室间质量评价904

第十四章 分析后质量保证925

临床医学检验学考试大纲93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考试大纲10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