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山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光山县志
  • 光山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0661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7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山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编 大事记9

第二编 地理63

第一章 政区63

第一节 位置 面积63

第二节 建置沿革63

第三节 行政区划64

第二章 县城 集镇68

第一节 县城68

第二节 集镇70

第三章 地质 地貌77

第一节 地质77

第二节 地貌78

第四章 土壤83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83

第二节 土壤 养分85

第五章 气候 物候85

第一节 气候85

第二节 物候90

第三节 自然灾害92

第六章 自然资源96

第一节 土地资源96

第二节 植物资源96

第三节 动物资源98

第四节 矿产资源99

第五节 其他资源99

第三编 政治10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101

第一节 中共光山县委101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107

第三节 代表大会113

第四节 组织与纪检工作115

第五节 宣传教育120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124

第七节 人民来信来访129

第二章 其他党派13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130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132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133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13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137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例会138

第四节 代表提案与视察138

〔民国时期县参议会〕140

〔民国代表大会代表〕140

第四章 政权机构140

第一节 清末、民国政权设置140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与演变142

第三节 区、乡政权机构与演变156

第五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173

第二节 历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74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176

第六章 群众团体178

第一节 工会178

第二节 共青团180

第三节 少先队182

第四节 妇联会182

第七章 政法185

第一节 公安185

第二节 检察191

第三节 法院193

第四节 司法195

〔附:疑难案例〕197

第四编 军事199

第一章 武装斗争199

募兵抗英199

胡全堂发展捻众抗清199

梁国兵聚众响应太平军199

皂役杀县举人吴山200

易天福破光山城200

联军合围光山城200

捻军两战陈国瑞200

捻军战杀巴杨阿200

“北伐军”与“威武军”200

天台山举义200

白朗军夜破光山城201

“硬肚会”显声威201

三千农民大暴动201

开创柴山保革命根据地201

粉碎“罗李会剿”201

攻打白沙关202

“鄂豫会剿”破产202

粉碎“徐夏会剿”202

挖坑道攻打崩河坎202

殷区起义202

钱小寨血战203

光山城首次解放203

王岗集歼敌一千203

打徐畈203

解放新集204

浒湾歼敌204

攻打大山寨204

激战椿树店205

新集失陷205

郭家河大捷205

斛山歼敌四千205

王园歼敌两个营206

赛山伏歼敌军尖兵排206

活捉张扬景206

寨河拦“官车”206

易本应毙命鹭鸶湾206

日机轰炸光山城206

〔附:少妇智杀日骑兵〕207

第二次解放光山城207

孙震抢夺光山城207

中原突围208

斛山战斗208

五虎岔羊战斗208

二捉金伯如208

击溃龚德敏旅209

剿匪反霸209

捐献“光山号”战斗机209

捕捉敌特209

第二章 地方武装与民兵209

第一节 清代地方武装209

第二节 国民党县政权地方武装210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212

第四节 民兵215

第三章 征兵216

第一节 兵役制度216

第二节 兵员征集217

第三节 军事机构219

第四章 驻军220

第一节 清代后期220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221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21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223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224

第五编 经济225

第一章 农业225

第一节 农业体制225

第二节 农业生产228

第三节 农业技术232

第四节 农业机具236

第五节 农机管理237

第二章 畜牧238

第一节 资源现状238

第二节 畜禽品种239

第三节 疫病防治241

第四节 畜牧医疗242

第三章 林业243

第一节 林业资源243

第二节 树种分布245

第三节 植树造林246

第四节 虫害防治248

第五节 林业管理249

第四章 水利250

第一节 水利建设250

第二节 水土保持256

第五章 渔业256

第一节 养殖水资源256

第二节 水产资源257

第三节 渔业生产258

第四节 渔业技术259

第五节 渔政管理259

第六章 国营工业企业260

第一节 骨干企业261

第二节 主要厂矿262

第三节 关、停、并、转企业264

第七章 二轻工业265

第一节 县服装厂265

第二节 县织染厂265

第三节 县木具厂266

第八章 电力工业266

第一节 发电266

第二节 输电267

第三节 变电267

第四节 供电268

第九章 企业管理268

第一节 工厂企业管理268

第二节 电业管理270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271

第四节 行政管理机构272

第十章 科技工作273

第一节 科研机构273

第二节 技术革新273

第三节 名优产品274

第十一章 乡镇企业275

第一节 乡镇企业门类275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277

第三节 经济管理279

第十二章 交通280

第一节 公路280

第二节 桥涵281

第三节 运输283

第四节 管理285

第十三章 邮电286

第一节 邮政286

第二节 电讯287

第十四章 城建环保288

第一节 县城建设288

第二节 村镇建设291

第三节 建筑企业293

第四节 环境保护295

第十五章 商业296

第一节 经济成分296

第二节 商品购销301

第三节 专业公司310

第四节 粮油贸易315

第十六章 财税金融324

第一节 财政324

第二节 税务333

第三节 金融341

第十七章 经济管理353

第一节 统计工作353

第二节 工商管理354

第三节 物价358

第四节 计量管理370

第五节 审计工作370

第十八章 人民生活371

第一节 农村人民生活371

第二节 城镇职工生活372

第六编 科教文375

第一章 教育375

第一节 教育行政376

第二节 各类学校376

第三节 教师队伍387

第四节 教学研究389

第五节 教育事业费390

第六节 勤工俭学391

第二章 科技3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2

第二节 科研单位392

第三节 科技成果393

第四节 科技交流396

第五节 科普活动397

第六节 防震测报398

第三章 文化401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402

第二节 文化事业单位402

第三节 艺术表演团体406

第四节 群众文艺408

第五节 档案馆414

第四章 卫生414

第一节 建国前医疗事业状况415

第二节 建国后医疗事业418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与地方病424

第四节 防疫保健425

第五节 药政管理431

第五章 体育432

第一节 建国前体育状况433

第二节 建国后的体育事业433

第六章 广播 电视439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设备440

第二节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440

第三节 广播宣传442

第四节 广播电视服务部442

第七章 文物443

第一节 历史文物443

第二节 革命文物453

第三节 馆藏文物460

第七编 社会465

第一章 人口465

第一节 人口变化465

第二节 人口构成469

第三节 人口与耕地473

第四节 人口控制474

第二章 民族宗教475

第一节 民族475

第二节 宗教476

第三节 宗教事物477

第三章 风俗习惯478

第一节 衣食起居478

第二节 婚丧喜庆481

第三节 节日485

第四节 忌讳487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487

第一节 文明礼貌活动488

第二节 新人新事例选490

第五章 婚姻家庭493

第一节 婚姻493

第二节 家庭498

第六章 社会福利501

第一节 社会救济501

第二节 福利事业504

第三节 优抚505

第四节 安置507

第七章 乡里社会512

第一节 村落512

第二节 家族 宗族514

第三节 姓氏515

第四节 社交往来517

第八章 方言518

第一节 语音系统及特点519

第二节 典型词汇524

第三节 语法举要527

第八编 人物531

第一章 传略531

一531

邓颖超531

尤太忠531

万海峰533

二534

胡煦534

胡季堂534

裴其勋535

汪后之536

熊少山538

张侠生539

黄介人541

汪光元542

殷仲环543

曹官继544

熊先春545

汤仲刚546

李肖磎547

张明元548

扶廷修548

王息坤549

刘克诚550

范振江551

鄢思甲552

钱钧553

邹善芳554

傅家选554

三555

易本应555

第二章 简介557

司马光557

龚有福557

苗鹏玉558

王芸宰558

何荔香558

黄文台559

晏洪昌559

上官西庚560

曾氏五兄弟560

毛祖彝561

易守康561

李慕文562

熊绪端562

梁培璜562

何先福563

李旭初563

曹国祥564

熊再先564

程晓苍564

阚济世565

吴成甫565

姜开永565

熊立臣566

黄凤来566

周莲舟566

李培荣567

王大成567

姚应尊567

李传珠568

桂国蕃568

简文雅568

余维清569

许盛荣569

胡超世569

李彬569

杨开天570

林魁570

王迪美570

刘世香570

肖德荣571

黄学义571

张开强572

余白珠572

裴毓华572

刘天明573

陈永禄573

陈守常573

李仲凯574

蔡定金574

吕清575

傅家明576

秦大进576

晏甬576

王永亮577

何元明577

邹以孝577

苏家福578

胡茂华578

康海生578

郑义成578

姜开进579

陈修禄579

赵明英579

杨成吉580

刘运友580

毛国民580

梁家骥580

冉虹581

潘永堤582

李乃奎582

易继明582

李儒海583

刘铭胜583

韩冰583

杨文斌584

李之远584

李显禄584

文圣常584

徐庶之585

李定中585

张孝恕586

雷甫臣586

卢祖德586

李芳杞586

李灵洲587

张光兴587

张志发587

第三章 表588

一、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干部表588

二、省、军级(含副职)干部表588

三、地、师级(含副职)干部表589

四、专家 学者592

五、出席全国(含中央各部、委)先进代表593

六、出席省(含厅局)劳动模范、先进个人595

七、革命烈士598

八、民国时期国民党军政人员(团级以上)652

第四章 名录656

一、县团级(含副职或相当于同级干部)656

二、外籍人现在光山工作的县团级(含副职)656

第九编 附录657

修志始末6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