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明理学 陈来学术论著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明理学 陈来学术论著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4667514.jpg)
- 陈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3576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理学-研究-中国-宋代;理学-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明理学 陈来学术论著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宋明理学的正名1
宋明理学的内容8
宋明理学的定位16
第一编 宋明理学的先驱第一章 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23
一 韩愈24
二 李翱31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社会思潮37
一 困穷苦学38
二 崇道抑文39
三 尊经41
四 排佛42
第二编 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第三章 周敦颐47
一 孔颜乐处48
二 太极动静53
三 主静与无欲58
第四章 张载64
一 太虚即气65
二 两一与神化68
三 性与心72
四 穷理与尽心76
五 民胞物与79
第五章 程颢83
一 天理与道84
二 浑然与物同体90
三 定性说92
四 诚敬与和乐94
五 性与心96
第六章 程颐100
一 理与气102
二 动静与变化106
三 性理与气质111
四 持敬114
五 涵养与致知120
第七章 邵雍127
一 元会运世128
二 以物观物131
三 阴阳体性134
第八章 谢良佐139
一 穷理140
二 求仁143
三 尧舜气象145
第三编 南宋理学的发展第九章 杨时153
一 体验未发154
二 反身格物156
三 行止疾徐之间158
第十章 胡宏160
一 心为已发162
二 性立天下之大本164
三 性善不与恶对167
四 天理人欲同体异用169
五 心主乎性,心以成性170
六 察识涵养,居敬穷理171
第十一章 朱熹175
一 理气先后177
二 理气动静181
三 理一分殊183
四 未发已发186
五 心统性情189
六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191
七 主敬涵养193
八 格物穷理195
九 道心人心199
十 知先行后202
第十二章 陆九渊205
一 本心206
二 心即是理209
三 论格物与静坐213
四 尊德性而后道问学216
五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219
六 义利之辨224
第十三章 杨简228
一 神明妙用228
二 不起意231
三 天地万物通为一体233
第四编 明代前期理学的发展第十四章 曹端239
一 太极之动239
二 敬与乐241
第十五章 薛瑄244
一 理气说245
二 格物穷理论250
三 心性功夫253
四 心之虚明255
第十六章 胡居仁257
一 因气以成理257
二 明理与养气259
三 静而操持261
四 主敬无事264
五 论无事与放开266
第十七章 陈献章269
一 静坐见心体270
二 求之吾心272
三 自然为宗273
第五编 明代中后期的理学第十八章 王守仁281
一 心外无理282
二 心外无物287
三 格物与格心291
四 知行合一294
五 致良知299
六 四句教302
七 本体与功夫305
第十九章 湛若水307
一 随处体认天理308
二 心包万物311
三 执事敬315
四 初心与习心318
五 知行交进321
第二十章 罗钦顺323
一 理气一物324
二 理一分殊329
三 道心人心332
四 论格物335
第二十一章 王廷相338
一 元气实体339
二 理与气342
三 性有善恶,出于气质346
四 论作圣之功349
五 知识与见闻351
第二十二章 王畿355
一 顿悟与四无356
二 一念之几363
三 良知异见366
四 格物与致知371
五 论神、气、息374
第二十三章 王艮378
一 现成自在380
二 学乐383
三 淮南格物——安身386
四 万物一体390
第二十四章 罗汝芳394
一 赤子之心395
二 当下即是397
三 顺适自然402
四 天明与光景404
五 格物与孝慈408
第二十五章 刘宗周411
一 意念之辨412
二 独体415
三 诚意与慎独417
四 四德与七情419
五 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本性423
六 道心即人心之本心426
七 心性一物,即情即性428
八 格物穷理430
附 李滉434
一 理自动静,理有体用436
二 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440
三 物格理到444
结束语449
“陈来学术论著集”后记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