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发展之魂 法制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发展之魂 法制篇
  • 周德祥总主编;王宗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780714025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成就-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发展之魂 法制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及其近代转型7

(一)中国古代封建法制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7

(二)清末修律与中华法系的解体15

二、近代中国的宪政运动及其经验教训22

(一)宪政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提出22

(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宪法24

(三)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的宪法25

(四)经验教训28

三、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法制主张及其在根据地的实践30

(一)根据地法律主张的主要内容30

(二)根据地法律制度的建设及主要内容36

(三)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制实践逐渐形成了人民政权及其组织形式37

四、新中国建立之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探索39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探索40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探索49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探索64

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回眸68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年——1954年)68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1954年——1966年)69

(三)“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71

(四)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71

六、我国法制建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探索与努力80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80

(二)全球化对中国法制建设提出的挑战82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制的回应88

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的良性互动与历史演进91

(一)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91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及学术热点95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研究范式转变的一系列表现100

(四)21世纪中国法学理论的演进方向及时代课题103

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文化的历史变迁分析106

(一)法律文化的界定106

(二)法律文化的变迁轨迹107

(三)法律文化的变迁特征109

(四)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实现途径115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演进及其评价119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19

(二)1954年宪法120

(三)1975年宪法122

(四)1978年宪法123

(五)1982年宪法124

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28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128

(二)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31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13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的建立:1953年选举法及其基本内容137

(二)1979年选举制度的改革和重建140

(三)1979年后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141

(四)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最新实践及其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意义148

十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53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153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五个自治区建立的实践159

十三、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历史发展及其法制保障165

(一)人权与公民权利165

(二)人权的历史考察167

(三)中国的人权史170

(四)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法制保障174

十四、我国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的不断进步178

(一)我国立法体制的演变及发展178

(--)我国立法程序价值观的转变及其意义184

(三)我国立法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187

(四)立法法与中国立法制度的新进展190

(五)全球化时代中国立法观念的更新194

十五、依法行政的基本制度与我国的实践196

(一)我国行政“范式”的转变及其意义196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价值理念197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及其法律渊源202

(四)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6

十六、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本构架及其改革趋势211

(一)新中国司法制度的构架及其特点212

(二)新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趋势216

十七、法官队伍职业化的重大意义223

(一)法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和实现条件223

(二)法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意义224

(三)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228

十八、私法优位观念的确立以及民商法立法观念的转变234

(一)“国家至上”与“唯理论建构主义”:中国传统立法观念误区234

(二)“私法优位”观念的法理意涵及历史语境238

(三)从我国民商法的发展看我国民商法立法观念的更新241

(四)21世纪中国民商法立法展望245

十九、民商法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250

(一)民商法是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250

(二)民商法与经济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不同使命252

(三)我国现行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256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法作用的具体体现260

二十、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时代主题263

(一)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涵和特点263

(二)加强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64

(三)加强对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268

二十一、制定中国民法典的不懈追求与努力273

(一)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语境273

(二)关于民法典编纂的不同思路和理念的争论277

(三)关于民法典编纂体例的不同学术主张281

(四)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一种法理学的反思283

二十二、经济法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87

(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历史性转变287

(二)民商法的局限性与经济法的生成289

(三)我国现行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293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作用的具体体现297

二十三、社会法的不断发展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301

(一)公民社会权:现代法治社会的正义基础301

(二)社会法的性质和我国社会法体系的基本结构304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法作用的具体体现309

(四)我国社会法实施的现实困境及出路314

二十四、刑法修订的理念及其意义320

(一)刑法性质的观念更新321

(二)完善罪刑法定原则322

(三)重视人权保护325

(四)适时调整刑法价值观326

(五)降低刑罚强度,实现刑罚的现代化327

(六)树立开放观念,加速刑法的国际化329

二十五、从收容审查制度的变革看我国法制建设的人本取向331

(一)“孙志刚案件”与中国收容审查制度的废止331

(二)从“收容”到“救助”:法制建设的人文关怀333

(三)人权的共同标准与“良法之治”338

(四)“新民权运动元年”:2003年中国法制建设回眸340

二十六、行政诉讼法的历史意义和前景展望344

(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历史意义344

(二)行政诉讼的现实困惑349

(三)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352

二十七、追求程序正义的不懈努力——中国诉讼法律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357

(一)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57

(二)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63

(三)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67

(四)中国诉讼法律制度的改革与程序正义理念的重构371

后记378

热门推荐